再回首,已经是二十年了。这二十年里,我经常会梦起那儿,会不经意间想起那儿。因为在无为师范的三年的时光像钻石镶嵌在记忆深处,那么光彩夺目,那么令人魂牵梦萦。
1998年的9月,我踏进了黉门,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去过县城的我来说,这儿的一草一木都是令人激动不已的。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校门,古朴却不失庄重,庄重却不失气派,这样的古建筑虽与门前这条无为最繁华的西门大街都点格格不入,但却更显示它的独特魅力。那校门似乎宣誓着这儿学子的独一无二,宣誓他们的出类拔萃。当时能考进这所学校,都是当时乡镇属一属二的学生。于是黉门成了我对无为师范的第一印象,也成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次骄傲。
走进校门,我看到了那些优秀的教师,他们每个人都像是民国时期走来的大师。或睿智,或文艺,或平和,或倜傥,他们是我仰望的山,给我依靠,催我奋进,那是我追求的高度。在这儿,你可以学习各种知识,这些知识像大海里的珍珠,每一颗都是千锤百炼而来。我们学习了高中的课本,我们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我们拿起了原先没有拿过的画笔,我们抚摸了从来没有看过的乐器。我们学普通话,我们练"三字",我们在这儿一点点进步,一点点达到我们想要的高度。这高度足可以让我们以后进入工作岗位后,轻松地应付各种教学活动。很多年后,经常有校长说起师范生,说我们是"万精油",学校缺什么老师,我们就教什么学科,而且最终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这一群师范生们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那些优秀的老师们,他们所传授的知识使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上受益终生。
走进班级,我结识了很多同学。我们都是一群来自农村的孩子,因为某种原因,我们选择当一名师范生,一名投身农村教育的师范生。说真的,当年我选择考师范,更多的原因是当时师范生包分配,这对于当时家徒四壁的我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虽然后来看到我初中有的同学上了高中,考了比较好的大学,我也曾羡慕过,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当一名师范生,更没有后悔当一名教师。我热爱自己的事业就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那种来自工作上的成就感,是任何没有经历的人无法体会到的。我爱和孩子们在一起,当你看到在你的教育下,他们一点点进步时,你感觉世界因你而精彩,你会感觉自己活着的价值。因为我来过,我给世界留下点什么。而我,还有我的那些同学。他们在无为师范的三年,努力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如今,当我看到那些优秀的校友时,他们虽然后来有的没有从事教育,但他们的实力证明,师范生都是好样的。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师范生,我觉得是精进。这儿的校园虽不大,但你在这儿的任何地方,都会看到这个词的身影。那是橱窗里的一幅国画,当你驻足欣赏时,你疑心这是出自哪个大家之手。可谁知道,这是一个农村娃的处女座呢?你是不是会在教学楼旁边的操场上,看到那些热血沸腾的青春在跳跃,那是青春的另一种灿烂。你是不是听到那个来自艺术楼的琴声,这是个周末早晨,可这琴声似乎没有因此而休息。你是不是会在半夜看到那闪烁的烛光,虽然这些学生有着包分配的未来,但他们永不停步的努力正张扬着师范生的精进。
走出学校,或许你看到了初恋青涩的模样,或许你看到青春爱美的身影,或许你看到一群十七八岁的孩子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热情,可这一切,难道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吗?
时间来到了2001年,我们一届师范生毕业了,我们必须回到自己的家乡。这种与无为师范的关系似乎注定要成为一个即将升空的风筝,而那牵着我们的线就是我们在无师的三年时光,不管我们飞向何处,达到什么什么高度,那根线将我们牢牢牵引着。
再回首,已经是2021年,我们毕业二十年了,当年的少男少女都已不再年轻。我们在教育事业上发光发热,虽然不耀眼,但我们从不懈怠。今天,当我听闻母校校庆七十周年时,尘封的记忆再次被打开,那个黉门,那些老师,那些同学,他们都一一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岁月带走了青春,却带不走我对母校的热爱。感谢母校,因为有你,我的人生多了一份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