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现在想想似乎并没有一个系统的计划,今天就来做一个大致的整理。
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最早开始读的可能算不上是真正的书籍,只是一些当时发行量还算不错的杂志,还有一些在学校订阅的一些学生读物。
后来,在一个同学那里,看到了《读者》和《意林》,如获至宝,一口气就把两本杂志读完,当时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还有这么高级的杂志!于是在后来开始看小说之前,就是期期不落去买回来这两本杂志来看。
中学时期,开始执着于阅读名著,《简爱》、《安娜·卡列琳娜》、《红与黑》、《呼啸山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世界名著都借来看过,其中最爱的就是《简爱》。而国内的书籍,如《红楼梦》、《围城》、《边城》等,以及鲁迅、茅盾、老舍、张爱玲等作家的作品都曾认真阅读。
读书是会上瘾的,当我真正开始读进去了以后,自己的阅读品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只要是这些著名作家的书籍文章,都会想方设法地借来看。当时只是觉得读这样的书与读《故事会》等大众读物是完全不同的阅读体验,并不知道它们其实只是针对的是不同的读者群。
那段时间还特别喜欢古典文学,诗词、古文都会主动地去背诵理解,当年我的自考古汉语是为数不多的一次考过的学员之一呢,所以直到现在,很多的古代诗词文章都还能够背诵下来。
反而是长成大人之后,读书特别是读纸质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是对于茅盾文学奖等奖项的获奖作家及其作品都十分关注,并尽量买来看看,像《活着》、《平凡的世界》、《人世间》等看了几部。
最近,因为专门在家照顾身体不好的父母,时间稍微自由的缘故,参加了 基础班、读写营等的学习,又开始读迟子建、东西、徐则臣、毕飞宇、铁凝等一些作家的作品,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学习以一名作者的身份去读书,就有了不一样的收获。
现下正在读的是作家东西的《篡改的命》和徐则臣的短篇集《如果大雪封门》。
准备读的书单如下,以纸质书为主: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马伯庸《长安的荔枝》
梭罗《瓦尔登湖》
汪曾祺、史铁生等《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最好的短篇小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