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知乎上有人妙语连珠地用freestyle的方式提出了一个亘古的人生困惑:人到三十,什么能给你安全感?
房价高涨,细纹增生,你开始害怕跑不赢通货膨胀;财富缩水,新人辈出,职场上你又碰到天花板,你害怕随时被扫地出门;上有老下有小,家庭压力大,你甚至害怕得一场重感冒。
你不得不加快步伐,路上走着生怕手机没电,赶不上地铁,加班打不到车,三十岁左右的我们是史上最焦虑的一代。财富、健康、家庭、职场左右了你的安全感吗?
在围观群众一片唏嘘中,忽然一个声音平地惊雷般振聋发聩:人到三十,保持欲望。
我不禁要拍案而起,林则徐曾留下千古绝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人生不应该追求的就是无欲无求、平淡是真么?为什么人到三十唯有保持欲望才会有安全感?
施耐庵水浒序云:“人生三十未娶,不应再娶;四十未仕,不应再仕。”孔子在《论语·为政》中亦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因此,三十岁左右的80、90后们特别焦虑,殊不知,如今的三十而立,早已并非指古时之人三十岁时成家立业,这里的“立”究竟是指什么?
有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持续行动的态度,立的是事业是否具备竞争力;
有着对伴侣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期许,立的是爱情观是否已经成熟;
有着面对炎凉的世界却依旧保持内心温热的善良,立的是心智是否成长;
有着三五个患难与共、一呼百应的朋友,立的是人格是否健全。
三十岁,学业事业的根基已经树立,个人的价值观已经独立,不会被外力所动摇。
可是这人生的立与破只在一念之间,有人选择30岁开始创业;有人选择开始另一段婚姻;还有人干脆辞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最先到来,你必须拥有了立起来的底气和本事,才有破开去的勇气和魄力!
因此,人到三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唯有对人生下半场保持积极的欲望,才能促使我们不断前进。
02 要保持生活的欲望,与无趣争。
胡适的在《新生活》杂志创刊语写道:什么是新生活,我想来想去,只有一句话,新生活就是有意思的生活,不是糊涂生活。
最深谙将生活过得有意思的古人,当属清代《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独领风骚,他和妻子陈芸闲云野鹤般的艺术生活为世人津津乐道。
尤以已被收入语文教材的一篇杂记《闲情记趣》为例,沈复写道: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仿而效之。”余曰;“虫踯躅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罪过耳。”余曰:“试言之。”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
沈复的居室休闲,案头瓶花许多,妻子陈芸提议画卷中也有草木与昆虫共同相处的方法,何不仿效一下?于是她寻找螳螂、蝴蝶之类用针刺死,拿细丝线捆着它的脖子系在花草间,再整理它的脚足,或抱在花梗上,或踏在叶上,宛如活生生的小虫。沈复按她的方法去试验了,结果来看的人无不称绝赞美。
二人在破败的茅屋之中闲居,经常宾客满座,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
生活的趣味在于每个人对待同一件事的不同视角,用心就能制造快乐。
杨绛在《我们仨》中写道: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我们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早出晚归,家就似旅馆,陈设简陋,毫无生气,下班后低头玩手机、倒床就睡觉是常态,还美其名曰极简主义。
从今天开始,试着改变你的通勤方式,漫步回家;改善你的饮食作息,布衣饭菜,可乐终身,让生活,在烦闷的藩篱之中开出一朵花。
03 要保持读书的欲望,与朝夕争。
很多人抱怨30岁已经看到职场天花板,工作之后忙到一年也看不完一本书,因为他们认为压根儿没有看书的必要性。
那些高喊读书无用论的人,在人生的上半场与人拉开无法逾越的鸿沟,在下半场则被人狠踹出局。
心理学有一个叫做幸存者偏差的概念,它驳斥的是一种逻辑谬误,这种逻辑谬误指的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或者也正像我们常说的那样:死人不会说话。
比如我们常常听见一些人说:哎呀,读书没什么用,你看,某某名牌毕业生还不是去卖猪肉了吗?你看,我家隔壁的中学就辍学的同学,现在不也已经是大公司老总了吗?
类似于这种逆袭故事不甚枚举,看似挺有说服力的读书无用论,恰好就犯了这个逻辑谬误。
先不看统计结果,让我们一起去推敲一下他统计对象的筛选过程,问题一下子揪出来了:大部分通过读书改变了自身命运,或者让自己活得更幸福的人,他们是不会振臂高呼的,因为觉得这理所应当,所以他们一般很难进入成为我们的统计对象;而但凡有一个因为死读书而失败了的,或者但凡有一个没读书,却成功了的,这样的人会立马炸毛,也更容易进入到我们的视野,成为我们的统计对象。
这样造成的结果是:许多人只看到了读书没用的,和没读书有用的那一小波人,更多的读书有用人士,被我们无形忽略了。由此,得出了一个很偏激的结论。
现代人的竞争,已经是人和机器的竞争,是系统和系统之间的竞争,你没有自己的核心知识体系和创新能力,如何在技术革新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时代安身立命?你不是985、211名校毕业,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为何还不奋起直追?
李开复说人工智能将取代那些技术含量低的大部分工种,例如无人驾驶技术将取代司机、自动存取款机器人将取代银行柜员,而马云最近更是放出狠话:未来三十年,绝大多数大学生将面临失业!
任何“位高权重责任轻,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都是幻想。
著名时间管理专家萧秋水告诉我们,时间根本就不是等价的,每个人每天能够拥有的时间不是24小时,你对待时间的态度决定了时间的价值,你只有提高单位时间价值,你个人价值才有所提升。
因此,唯有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提高单位时间价值,形成认知螺旋上升的结构闭环,才能看清这个复杂纷繁的世界,不盲从不焦虑,而读书,是成人学习的最朴素的方法论。
04 要保持逐梦的欲望,与庸碌争。
网络上有一句流行语:就怕你一辈子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三十几岁的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去拼一份丰厚的年终奖,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整天挂着微信,刷着朋友圈,逛着淘宝,打着王者荣耀,干着80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
不要在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不要在能追梦的时候轻言放弃。
记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讲述了湖北脑瘫诗人余秀华用诗歌活成一个女王的故事,在四十岁的时候她“离经叛道”,非常决绝地与老公离了婚,她说,凭什么就因为她的残疾,一定要和一个我根本无法交流的人过一辈子!
影片的英文名为Still Tomorrow,引自她的诗句《可惜还有明天,难道还有明天》:“即使生命在今天终止,如果我们忠实于现在,我们就没有任何遗憾。”
余秀华说这代表一种对梦想乐观的期许,她觉得自己在生活里必须要乐观,以乐观的方式活下去。
狄更斯曾说: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互联网的传播,使得普通人一夜暴富的故事仿佛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闹得人心惶惶,蠢蠢欲动。
可是,你知道哪种人最厉害吗?最厉害的人,不是那些站在风口浪尖,看似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而是那些一直在你看不见的海面下生根发芽,长成大片大片的珊瑚礁,直到有一天,他们筑起了整个海岸线的城墙。
陶渊明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过去的事情无法改变,唯有现在和未来触手可及,
因此,真正的安全感亦来源于斯:保持对未来的好奇和欲望,在当下就按下启动键。
END
作者简介:85后狮子座正能量辣妈,十点读书签约作者,景观设计专业硕士,读研时担任校报主编,毕业后工作五年从设计院裸辞。
懂点心理学,专注塑造女性职场、婚姻幸福力,愿我的文字,陪伴万千女性共同成长。
往期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