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two 成功学的解药(2/2的3/3)
十三、打游戏的三个境界
游戏之所以让人上瘾是因为它满足了人的心理需要:一个人在现实生活很平庸无聊,而在游戏中却可以呼风唤雨、横三千军。
打游戏有三个境界。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情。如果你随便玩,你只能体验到小小的快乐。如果你陷入即时正反馈系统不能自拔,你会获得更大的乐趣或痛苦。只有你进入更高的境界,你才能成为游戏界的泰格·伍兹。
第一个是好玩。首先是“现实感”或者是“超现实感”。一个游戏让人觉得好玩,凭的就是它能让玩家特别逼真的“做事”。一个游戏要做到有趣,还需要“随机”。人的天性喜欢随机性、热爱小意外,好赌。对于这种游戏玩家来说,游戏只是消遣和点缀,他们浅尝即止、走马观花。
第二个是追求成就感。即时正反馈是游戏上瘾动力学。即时的回报会给做事的人一个正反馈,使他更投入地继续工作,这种正反馈一旦运行起来,只有人的生理极限才能限制工作强度。而玩家一旦陷入这种即时正反馈系统之中,他就成了游戏的奴隶。
第三个是体育和科学的境界。他们不是玩游戏,而是“训练”甚至是“研究”游戏,追求的是技艺。
十四、穷人和富人的人脉结构
真正有用的关系不是亲朋好友这种经常见面的“强联系”,而是“弱联系”,也就是那些并不经常见面的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不在你当前的社交圈里。“弱联系”的真正意义是把不同的社交圈子连接起来,从圈外给你提供有用的信息。人脉的关键不在于你融入了哪个圈子,而在于你能接触多少圈外的人。
“弱联系”的理论本质不是“人脉”,而是信息的传递。最有效率的交流,也许是跟不太熟悉的对象进行的。强联系告诉你的有用信息,你自己本来也有可能发现;弱联系告诉你的有用信息,他要没告诉你,恐怕你就发现不了。人们的大部分知识还是来自弱联系。
风险投资的最佳合作伙伴,应该是一个从来没跟你进过同一个大学,从来没跟你在同一个公司工作过的,而且跟你不是一个种族的高学历者。当我们考虑找人创业,找人合作,哪怕是找人了解什么信息的时候,“弱联系”才是最佳选择。
part three 霍金的答案
一、亚里士多德为何不数数妻子有几颗牙(他认为女人的牙齿少于男人)
破解世界有两个办法。
一个办法是看书,从已知推未知,只要掌握基本原理,似乎在理论上你就应该能推导出所有的现象。看书学科学并不容易。真正懂科学的人不但得对所学知识倒背如流,还得能举一反三,乃至于用这些知识解释身边的现象。能活学活用才是真本事。
另一个办法是直接上手干。因为现有的科学原理远未完备且复杂现象涉及的数学计算和各种相关因素多到根本不可能用理论推导的情况。
科学知识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知识,其有一个很酷的性质:只要学会了一般原理,就能解决无穷多表面看来千奇百怪的问题。哪怕问题是全新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也能用旧的知识解决它。掌握科学知识的人有凭借理论推导就能破解世界的力量。
二、物理学的逻辑和霍金的答案
判断一个物理理论的好坏不在于这个理论是否符合人的直觉,或者是否足够漂亮,而在于它能不能做出预言。物理定律应该适用于所有时间和地点,所有事件都必须精确地符合物理定律的数学方程。
物理学具有两个逻辑。一是必须处处管用,以至于上帝存在也无事可做。二是必须不但能解释已知的现象,还能对未知的现象做出预言。
三、怎样用统计实验检验灵魂转世假说
科学的态度是检验。单个案例总是偶然出现,不具备可重复性,从而无法让人信服。
四、一个关于转世的流行病学研究
现有的科学理论已经能够很不错地解释整个世界,似乎并没有哪些事情非得用人有灵魂来解释不可。
科学家不关注灵异事件,可能不是傲慢,而是这些事件很难认真对待。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是证据。除非能够大规模地重复验证一种灵异现象,才有可能让科学家认真起来。
在医学界和心理学界,如果科学家想要研究某个因素对人的影响,往往无法直接做实验,而只能采取搜集案例做统计分析的办法,这个方法叫做“流行病学”。但其结果远远不能作为最后的科学结论。
一个好的研究应该不但能印证人们心目中已有的观念,还能告诉我们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事情。
五、摆脱童稚状态
科学家强调事实。科学放弃了从一套最基本的哲学出发推导所有结论的尝试,改为在每一个领域内就事论事地搜集事实。科学家其实不迷信任何理论——很多情况下他们完全用不上绝学,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把事实搜集在一起,就好像集邮一样。只要有证据,反驳一个理论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想用证据建立一个理论就要困难的多。只有运气好,才能在大量事实中发现一些规律,然后不断形成科学理论。
最简单的规律叫相关性。相关性研究知识科研的初级阶段。但它也已经超越了我们的思维本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是人这种动物最自然的思维,而使用大规模统计发现实在的相关性这个简单的科学方法,是我们摆脱童稚状态的第一步。
发现相关性足够发表科学成就,但相关性结论并不能指导实际生活。有相关性未必有因果,这是一个重要的思维。要发现因果,唯一的办法就是做实验。当不能做实验的时候,就只能进行流行病学,也就是被动地调查。最容易的流行病研究是回顾性的问卷调查。这种调查的难度在于病人的记忆常常不准确,甚至是有偏见的。一个更可靠的方法是前瞻性调查。但是需要多年的研究。要想从流行病学中发现因果性,就必须尽可能的统计各种影响因素。
好的科学除了证明因果关系外,还必须有一个机制,得能解释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相关性思维和因果性思维只是思维方式的转变,科学研究的真正关键在于发现机制。机制提出来之后,这个机制中的每一步也必须是可验证的。有时候这个过程也会反过来,也就是用现有的机制去推现象,再去寻找证据证实。但探索未知最基本的科学方法是证据,然后谋求建立因果关系,然后是提出机制。
六、怎样才算主流科学
一个论断想要被科学界全面接受除了要求超乎寻常的证据,还必须有一个机制。科学要求解释。
“主流科学”在某种意义上是故步自封甚至以权压人的代名词。但是主流科学并没有打压任何人,也没有做错什么。科学研究是一个充满争论的过程。科学家要是不争论,科学就死了。
必须得用现有的理论去解释新理论才算主流科学。什么新东西都得从我这里长出去,这是科学的态度。只有这样的态度才能建立一个高效而严谨的学术体系。才能确保一个实验结果可以经得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重复,一个技术可以随便复制使用,既不要求使用者道德高尚、人格完美,也不要求他掌握什么不可言传的心法。
七、科研的格调
所有学科都有“道”,盖尔曼的格调论和费曼的鄙视,是不客观的,但是有道理的。因为一个人如果对所有东西都感兴趣,他将无所适从。也许要想干好一行,就必须爱这一行。而爱这一行,就意味着“不爱”其他行。所以一个科学家应该学会从心理上“鄙视”自己专业以外的其他学科。科学本身是客观的,但是科学家是主观的。最好的科学家甚至可能是极端主观的。有爱恨、敢说不,才是真正的科学家。
八、喝一口的心理学与喝一瓶的心理学
目前大多数的心理学是“喝一口”的心理学,而不是“喝一瓶”的心理学。其实验的弊端是只做一次而且还是在实验室里,而没有进行重复验证性实验。
九、医学研究能当真吗?
当一些问题产生争议的时候,我们应该:
1)以最权威科学家,比如诺贝尔奖得主或者《自然》上的论文的意见为主。
2)科学家中的“主流”意见(如果“主流”真的存在的话)为主。
3)以最新发表的意见为主。
4)别当真,科学新闻可以当娱乐新闻看。
所有搞医学研究的科学家都知道这个秘密:医学研究根本不靠谱。
科学家是有偏见的。他可能为了拿资助或者发表论文而追求某些效果。采取不同的数据要求、是否进行多次重复试验都会影响结果。
大多数人对科学有两个重大误解。第一,认为科学研究绝对真理。第二,认为每一项科研都是在生产我们日常决策的答案。真实的科学研究其实是一个充满曲折,甚至有时候错进错出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科学的野心其实比公众设想的小。很多论文不严谨甚至错误,并不表明科学没有正确答案,只是表明得到和判断正确答案并不简单。
科学是成年人玩的东西。我认为抱着谦卑的情绪去“仰望科学”是个错误的态度,正确的视角应该像下棋一样,是俯视。
十、真空农场中的球形鸡
所有物理定律,乃至所有科学理论,都只不过是主观模型。物理学革命其实就是一个模型取代另一个模型。科学从来不直接追求那个“最后的,真正的现实”,而只是不停地用不同的模型去模拟现实。科学研究从来不涉及绝对真理,它研究的是“有效、有限的真理”。
用模型来预测未来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越复杂的模型就越困难,而且越细致的未来就越不好预测。不要特别相信那些复杂的模型能对未来做出的复杂预测。
科学家玩模型最大的目的其实是想解决小问题,是想通过模型来发现和证实一些小机制。所有玩模型的科学家都知道自己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