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昨天去市区里吃饭,我和朋友找了一家在广场美食街里的小餐馆。之前在美团上订过了他们的外卖,看着比较划算还实惠。
去的时候还早,人也不多。给老板确定套餐并支付金额后,很快,菜就上来了。实物与图片相差不大,我们俩也走了很多路,已经饥肠辘辘了,迫不及待地吃起来。
旁边老板娘一直在忙,她挎着收钱的肩包,左手还抱着小孩子,不停地接打电话,接外卖订单。步伐轻盈矫健,右手灵活自如。
慢慢人多了起来,有点忙不过来。她在桌子旁边空档处垫上点餐单页,把孩子放在地上。
离开了妈妈的怀抱,他也许不理解,妈妈为什么要忙?为什么不搭理他?在他理解的范围内只有拥抱和接近才能感受到母爱,因此他想要引起注意,开始哭闹,呜呜地掉起眼泪。
她在忙,显然暂时顾不了那么多,她要点餐,要打包外卖餐盒,要收钱找零,要整理桌面……
没有人会轻视孩子的哭喊,多数会心生怜悯。但是也没有人会理所当然抚养你,多数要自食其力。没有人会怀疑嘲笑你挣钱的方式,多数会尊重和理解。
她作为妈妈,要养育孩子,给他更好的生活。她作为老板,要认真招待顾客,让顾客满意并顺利收款。两个角色自由转换,没有自相的矛盾,前者是后者驱动力。
也许这仅仅是社会中每天发生的最常见不过的画面罢了。是一个缩影,作为普通人为生计要付出,奔波忙碌,是不得不去做的,成为常态的工作。
- 02 -
生活本就是跋涉在荆棘遍布,沼泽遍布的密林荒野中的一次探索,没有终点,没有陪伴。你需要自备铠甲,披荆斩棘,完成自我的一场修炼。
之前看纪录片《生活在炼狱》中出现的场景,讲的是海洋之血。位于西非的毛里塔尼亚,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
绝大部分土地是广袤的沙漠,牲畜对那里的人们来说是生命的一部分,生活的基础。西部边缘临近大西洋,这里的人们打鱼为生,依赖海洋,敬畏海洋。
摄影师跟随渔民半夜出海打鱼,关掉所有灯光,便于发现鱼群。波涛暗涌的海面空旷死寂,他们在出海前都会祈祷,希望满载而归,平安回来。
他们在黑夜之中,寻觅鱼群的踪迹,一旦发现,迅速放网,船摇摇晃晃,海水不听拍打着小船,还要站在湿滑的船沿上面放网,拉拽,收网。
在那个区域,鱼,构成了生活的几乎全部。因为鱼,给他们提供了工作岗位,让他们获得经济报酬,让他们收获爱情,也让他们邻里朋友之间增加感情。
出船打鱼,有的出去了,再也没回来过。
危险,恐惧,没有打消人们对更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义无反顾,为了生存,要一次次在大海中撒下网,付出力气,耗尽精力,赢得每次收获。他们觉得这样才安心。
- 03 -
记得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那段经典对白。小女孩玛蒂达问里昂:“人生总是那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小时候是这样。”
里昂回答:“总是这样。”
生活从不会眷顾或者偏向任何人。它凌厉暴残酷,它奖罚分明,它知恩图报……
造命者天,立命者我。有时候生活逼迫我们为了求得生存,放弃理想,甚至来不及感伤。因为今天或者明天还有一堆的事情要做,不得不去面对,选择承受,选择坚强,而不是丧失希望,去抢掠杀戮。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你必须在额上流汗,以资获得你的面包。
越来越明白很多道理,没有人比谁更容易,也没有人比谁更糟糕。我们大多数,拼命地努力工作挣钱,无非是希望给家庭或者自己更好的未来和最实在的物质生活。
生活的过程,是一部只是演给自己看的电影。有要经历的喜怒哀乐,要接受的生死离别,要面对的艰难困苦,还有要向往的诗和远方。
生活本来就是严肃的事情,让你懂得活着的意义,让你明白用力一词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