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民描绘了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2021年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提供有力支撑。
乡村振兴离不开各方面的力量,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国家政策、资源禀赋、市场需求等要素驱动下,文化产业通过产业融合助力乡村的全面振兴。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探索创新多样化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构建完善乡村文化产业支撑体系、融合体系和共建体系,使农民可共享全产业链增值的收益,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
打造乡村文化产业不能走同质化、复制化的路线,要科学把握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注重地域特色,保存乡土味道,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充分挖掘本地特色,走特色发展之路,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乡村文化产业主要围绕乡村民间文化传统和独特文化资源,利用现代经济理念和产业经营模式,发展相应的文化产业项目。比如立足于当地的特色小镇、农业遗迹、文物古迹等,特别是那些具有厚重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古镇村落、传统建筑,建造一批特色博物馆、展览馆,提升乡村振兴的文化品位和文化气质。依托当地名人历史、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俗礼仪、传统手工艺等,打造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精品工程。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除了依托乡村别具一格的原真文化特质,还要融入现代元素,使乡村文化重新焕发新的魅力。简言之,增强创新意识,积极探索乡村文化产业化发展模式,要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当前消费需求相一致,构建起集“山水观光、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商务会议、康体养生”等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化新业态,进而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美。
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模式,把文化旅游与精准扶贫、农业产业开发、农民就业增收等有机结合起来,助力脱贫减贫,创新乡村振兴路径。特色乡村旅游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个重要突破口。乡村振兴是一场艰苦而漫长的跋涉,不仅需要资金、政策、人才,也离不开乡土文化灵魂的代代相传;乡村振兴的良好实效是既要“看得见美好的未来”,又能“留得住乡愁”。每个人都有自己记忆中的乡愁,大都向往融入大自然,享受原生态的田园生活。正是这种向往将带动乡村餐饮、休闲、民宿、游玩、特色农产品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村群众的经济收入,也会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数字化赋能”作为“互联网+”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态,成为农村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力。借助现代传媒兴起的直播平台,作为一种受众获取信息和特色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崭新方式,也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譬如“快手直播电商助农”以及个性化短视频具有积极的推介作用。另外,优秀的农村题材影视作品也为农村的发展建设起到了宣传和带动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世代相传、与各民族人民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各种民族传统文化形式,它最大的特点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技艺、经验、精神的活态流变文化遗产。因此,开展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创新等产学研活动,培养非遗文化创新创意人才,是非遗文化活态传承和教育精准减贫中可持续、可复制的有效发展模式。民族地区“非遗传承与女性赋能”的精准扶贫实践和特色开发探索,是将乡村全面振兴引向深入的成功案例。如湖南通道侗锦,已经成功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女性赋能相结合,使传统女性的角色在家庭与社会中因侗锦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而发生微妙变化。当地在非遗传统技艺继承的基础上,运用“侗族织锦”技艺,设计、制作特色旅游纺织品,以女性赋能相关技能培训项目为载体,帮助农村贫困妇女提升技艺能力,激发其内生动力,有效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妇女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探索可持续发展和共同富裕的新模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各类新乡贤不仅为乡村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而且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内驱力。因此,要大力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积极引导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振兴,特别是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正面鼓励与有效保护各类新乡贤的“义举”。要立足乡村实际,创优体制机制,搭建新乡贤议事平台,鼓励和支持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和公共事业建设,打造兼具乡土性与现代性的乡村治理新模式,促进乡村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与公序良俗的形成。乡村振兴的一项要义在于以文化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文化接续与传承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要求。当然,不断提升乡土文化的内涵与品质,除了热心的志愿者和乡贤外,还要发挥专业文化队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