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二、尋求其根(分三科) 巳一、鈍根【若有鈍根,雖聞宣說麤淺言論;而於法義勵力審思,方能領受解了通達。】 「若有鈍根,雖聞宣說麤淺言論」,這第二科。前面是「尋求種性」。那麼經過這樣的三乘佛法的言論,就知道了這個人是什麼的種性了。現在第二科「尋求其根」,分三科。第一科是「鈍根」。 「若有鈍根雖聞宣說粗淺言論:而於法義勵力審思,方能領受解了通達」,若是這個初修業者,他是一個「鈍根」的人,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不是那麼銳利,「雖聞宣說」雖然聽善知識為他宣說「麤淺」的「言論」,不是深奧的言論。「而於法義」,麤淺的言論當然也是說的佛法,「勵力審思」這位初修業者聽聞了這樣的法義,「勵力」,特別努力的去思惟這個法義「方能領受」、方能「解了」,方能夠「通達」。這樣子,那麼這個人就是鈍根了。巳二、利根【若有利根,雖聞宣說深細言論;而於法義速能領受解了通達。】 第二科,是「利根」人。若是這個初修業者的人,他的眼、耳、鼻、舌、身、意非常的銳利。眼也是銳利,耳也是銳利,乃至第六意根也非常銳利而不遲鈍。「雖聞宣說深細言論」,雖然聽聞善知識宣說甚深微細的法義,這種樣的言論。「而與法義速能領受了解通達」,而這個利根的人,「深細」的「言論」不是容易懂,但是他對於這樣的「法義速能領受」、速能「解了」、速能「通達」。 這個「領受」,就是把你所說的法義領納在心,這個「領受」也不容易。譬如說一段話,我聽你說一段話,我能領受少部分,其餘說什麼我不知道。有的人會說錯會了義,說這段話的正義他不知道,不知道這一段話說什麼事情,所以這個「領受」也不是容易的事情!這是「領受」。這個「解了」呢,和這個「通達」呢,「解了」是法,「通達」是義。可以這麼解釋。這個「領受」是總說的,一個是法,一個是義;解了與通達就是別說,但是有一點不同。那麼這個利根的人「而於法義速能領受解了通達」,這就很明顯知道這個人是「利根」了。巳三、中根【若有中根,則不如是。】 這是第三科,「中」等「根」性的人。他就不如是,也不是鈍根那樣子,也不是利根這樣子。看這個《披尋記》。《披尋記》一頁:《雖聞宣說深細言論者:此中言論,謂如緣起等教應知。》 說十二緣起,或者四諦,或者六波羅蜜這一切的佛法。辰三、尋求其行(分五科) 巳一、貪行【若有貪行,彼聞為說淨妙言論,便發最極淨信愛樂,悟入其趣;身毛皆豎,悲涕墮淚;其身外現潤滑相狀,其心內懷柔軟怡悅。】 「若有貪行,彼聞為說淨妙言論」,這第二科是「尋求其根」。他是利根、鈍根、是中根,「尋求其根」。現在第三科「尋求其行」。這分五科。第一科,是「貪行」。 「若有貪行」,若是這個眾生,他的貪煩惱特別重,這樣的人。那怎麼知道他貪煩惱重呢?「彼聞為說淨妙言論,便發最極淨信愛樂,悟入其趣」,如果是這個眾生聽善知識為他宣說清淨微妙的言論,說這樣的佛法。「便發最極淨信愛樂」,說是阿彌陀佛國七寶莊嚴,依報莊嚴,正報也是莊嚴,說這些話。「便發最極淨信愛樂」,他就生歡喜心。「悟入其趣」,他能夠明白那件事的道理。「身毛皆豎」,都豎起來了。「悲涕墮淚」,感動到這個程度,「其身外現潤滑」的現象。「潤滑」的現象就是水分大,也就是貪煩惱重的人就會有這樣的反應,「其身外現潤滑」的「相狀」。「其心內懷柔軟怡悅」,他內心裡面柔和、柔軟、喜悅,這樣的現象。看《披尋記》。《披尋記》一頁:《彼聞為說淨妙言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是名淨妙言論,感可愛生淨妙果故。》 「彼聞為說淨妙言論者」,是什麼言論呢?「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是名淨妙言論,感可愛生淨妙果故」,這是「淨妙」的「言論」。下面是瞋行。巳二、瞋行【若有瞋行,當知一切與上相違。】 若是這個初修業者,很多煩惱雖然都是有,但是瞋煩惱特別重。「當知一切與上相違」,那他聽聞了佛法的反應,和那個貪行者是不同的,這是不一樣的反應。你若說個淨妙言論,他不會發出最極淨信愛樂,悟入其趣的,不會有這種事情。這個瞋行這段文說的簡單。下面第三科,是「痴行」,分兩科。第一科「生怖畏」。巳三、痴行(分二科) 午一、生怖畏【若有痴行,彼聞為說決定通達涅槃離染相應言論,便生最極驚恐怖畏。】 若是這個眾生他的煩惱裡邊愚痴的煩惱特別重,這個愚痴,我們通常說這個人很笨就叫愚痴;固然這是愚痴,但佛法說愚痴又不只於此,這個人很有學問智慧很高的,但是站在佛法的立場可能說這個人是愚痴,也可能是這樣的。我們看這上面說:「若有痴行的眾生,彼聞為說決定通達涅槃離染相應言論」,如果善知識為他宣說「決定通達涅槃離染相應言論」,這個「涅槃」,是一切聖人住處,這是肯定的,不須要猶豫的事情。你若通達這個涅槃的境界,那是離一切相的境界,不生不滅的。「離染相應言論」,離一切染污相應的這種語言,表達涅槃緣起的境界。「便生最極驚恐怖畏」那麼聽聞了這樣的佛法,而這愚痴的行者,他就會生出來很大的恐怖。那地方沒有我了,也沒有色、受、想、行、識,也沒有色、聲、香、味、觸、法,也沒有眼、耳、鼻、舌、身、意,離一切相的境界,他就心裡恐怖。那麼這表示這人是愚痴行者。午二、例鈍根【如是鈍根,如是痴行,當知亦爾。】 這是「痴行」。第一是「生怖畏」,第二是「例鈍根」。愚痴行者是這樣的反應,如前面說的「鈍根,如是痴行,當知亦爾」。前面說鈍根人是那樣相貌,現在這個痴行者也是那樣,也是這樣情形。看這個《披尋記》。《披尋記》一頁:《彼聞為說決定通達等者:此中言論,謂即顯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法爾道理應知。依無常義,此說決定。依無我義,此說通達。依涅槃寂靜義,此說涅槃離染。》 「彼聞為說決定通達等者:此中言論,謂即顯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法爾的道理」。「諸行無常」是「法爾」的道理,「諸法無我」是「法爾道理」,「涅槃寂靜」也是「法爾道理」應知。 「依無常義,此說決定。依無我義,此說通達。依涅槃寂靜義,此說涅槃離染」,這樣配合這一段文。巳四、慢行【若有慢行,彼聞為說正法言論,不甚恭敬屬耳樂聞,不極安住求欲領解奉教行心。雖作方便引發其心,令受正化;而不分明發言稱善。】 這是第四科,「慢行」。這高慢心特別強的人。「若有慢行,彼聞為說正法」他聽聞善知識為他宣說「正法言論」的時候,「不甚恭敬」他心面不是很恭敬,他不能夠「屬耳樂聞」。把這耳朵注意這個法的音聲,說法的因聲,他不能這樣子,心裡面不是很願意聽。 「不極安住求欲領解奉教行心」,他心裡也可以有一點安住,但是「不」是「極安住」,不是「求欲領解奉教行心」,沒有這種心情。 「雖作方便引發其心,令受正化」,善知識雖然知道這人是這種根性,就是用一種善巧方便引發他求法的誠懇心。「令受正化」,令他接受正法的教化。「而不分明發言稱善」,雖然善知識給他這樣接引他,他還是不能明白的表達出來,佛法真是善法,是第一義最殊勝,他還不能這樣稱揚讚嘆的。這就是高慢心特別多的人是這樣子。 是第四科。下面是第五科,是「尋思行」。巳五、尋思行【若尋思行,彼聞為說正法言論,雖攝耳聽而心散亂,惡受所受。凡所領受不堅不住:隨受隨失,數重請問。】 「若尋思行」,「尋思行」,就是妄想特別多,散亂的人。「彼聞為說正法言論,雖攝耳聽而心散亂」,雖然他也注意聽,心裡面散亂成了習慣還是不能專注。「惡受所受。凡所領受不堅不住」,他這個人就是有這種「惡受」,就是散亂種種雜染的這種境界,他就是在這上面東想西想,習慣了在雜染的境界上虛妄分別,叫「惡受所受」。「凡所領受不堅不住」,不管他領受甚麼事情,都是不能堅固、不能夠深刻,不能夠安住在那裡。有的人他能夠在一件事上能深入思惟、觀察,但是有的人不能!這件事還沒做完就放下了,就去做第二件事了,第二件事還沒做完又去做第三件事,就是不能安住在一件事把它做圓滿。 「隨受隨失」,這種人隨他去領受一件事的時候,隨時也就失掉了,這個散亂心重的人多數難有成就。「數重請問」,又失掉了,想要知道是甚麼,還要再請問是甚麼?卯三、結【如是名為應以言論尋求種性,及以根行。】 第三科「解釋」。前面這個標題的時候,應以言論尋求種性,應以言論尋求他的根性,就是這樣子。(2018.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