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行知先生的《活的教育》一文,颇有感触,说感触好像也不太贴切,更多的是学习。提到活的教育,我首先想到的是孔子说的“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那么我们就不能固执的用单一的方法教所有的学生,不同的学生要学会用不同的方式去教。今天,读了陶行知先生的这篇文章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文中说“教育可分为三部: A.死的教育; B.不死不活的教育; C.活的教育。 死的教育,我们就索性把它埋下去,没有指望了 ! 不死不活的教育,我们希望它渐渐地趋于活。活的教育,我们希望它更活!”
“我们教育儿童,第一步就要承认儿童是活的,要按照儿童的心理进行。”
“我们如果承认教育是活的,我们教育儿童,就要根据儿童的需要的力量为转移。有的儿童天资很高,他的需要力就大些;有的儿童天资很钝,他的需要力就小些。我们教育儿童,就要按他们的需要的力量若何,不能拉得一样。学校里教育儿童,也象这样,不能下死规强迫一律,不但学校是要如此,就是社会上的工作亦莫不要象这样。我们人的需要力,有大有小,我们只求其能够满足他的需要就是了。所以教育儿童和承认儿童是活的,首先就要能揣摹儿童的心理。”
“儿童不但有需要,并且还有能力。他对于种种事体的需要有大小,他的能力亦有各种不同。”
要活的教育,我们怎么做:“要用活的人去教活的人”,“拿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要拿活的书籍,去教小孩子”。
“我们讲活的教育,对于这精神上的传应,也要注意,也要求活的精神。精神也有死有活的,活的精神,就是能使人感受了他,可以得到许多的教训。社会一日不死,各方面的精神传应,也是不死的。我觉得社会上受了这种精神的教育,也不知道有多少。这精神上的教育,最易感动人的,能连络一切。我从前有许多朋友住在一块,后来别了好多年,没有见过面,形式上要算疏忽了,但是精神上还是没有分离。这就是一种活的精神的表现。我希望讲活的教育,也要把这活的精神当作活的教育里一件材料。”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善于开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探索的兴致。教师是一个活的教科书,孩子从“活”的书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在我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仅仅满足于形式上的活动,更会仔细关注学生身边的生活,并透过表面的活动,更有效的帮助孩子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健全他们的性格和个性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