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诌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华杉详解
“非其鬼而祭之,诌也。”“鬼”,古代人死了都称鬼。这里的鬼狭义上指自己的先祖,广义上指自己分内的祭祀,张居正说,比如天子要祭天地,诸侯要祭山川,大夫要祭五祀,庶人要祭祖先,都是当然之分。
祭祀,是为了崇德报恩,不是为了求福避祸。
崇德报恩而祭,是礼,是本分;求福避祸而祭,是谄媚。
比如你拜佛,那你必是信佛,按佛的话去做,按佛的价值观去行,那佛便是你的鬼、你的神、你当祭当拜。你若对佛的思想并不了解,也不感兴趣,拜的那尊佛,什么来历,什么故事,什么象征,都不知道,只觉得拜他一拜,他或许会保佑你。那就是谄媚。你都没在他的价值观道路上,他怎么能够得着保佑你呢?
今天我们若要祭孔,也要问问孔子是不是我们的鬼、是不是我们的神。若他并不是你的鬼神,你去祭他。那也是一种谄媚。孔子听到那些驴唇不对马嘴的祭文,他老人家恐怕也很不自在。
祭祀是最大的庄严和诚意。今天民间的葬礼,弄来一些歪嘴道士,设计种种礼仪,都是讨吉利,为子孙祈福,要逝去的亲人保佑子孙。似乎那人死了,成了鬼神,他就有了魔力。葬礼上种种节目,哪里是崇德报恩、缅怀亲人,倒像是演小品,种种奇怪的动作,牵强地象征祖宗保佑、求福避祸。反而把自己当祭的分内事,也弄成了谄媚。
“见义不为,无勇也。”“义”,就是你该做的事。该做的事,遇到了,见到了,却因循退缩,不去做,那是没有勇气。
看见老人跌倒在路上,上去扶他起来,是当然之义。该做的,却不去做,为什么呢?怕他讹我,那就是没有勇气。
孔子举了这两件事,是说社会上种种不道与不义,都是人心的病。要么是谄媚,要么是懦弱。谄媚,就会去做不该做的事。懦弱,则该做的又不做。
一句话总结,该做的要做,不该做的不要做。
刘澔悟
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否总是会想起找一个救世主。佛?如果你不了解佛还对佛有所求,那是就是你希望佛能救你。看到那么多人朝拜心想或许这样可以,求得一个心安理得。也许你会找高人救你,想要高人带你离开你的烦恼。
文章的题目简单的一句话就告诉了你,“不是你的神,你不要拜。该你担当的事,你不要躲。”如果你遇到了问题,不要去拜谁,去面对它,去研究它,去解决它,当你解决不了的时候就去学习、思考、分析、去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发生的每一件事。
世俗的文化是世俗的、上一代人是上一代的、别人是别人的看法。你要有你的判断,这个判断是你放下你的情绪后充分认知的客观事实,当然也有你看不懂,看不到的地方,这个时候放下懦弱,拿起勇气。用心做该做的事情。
人是环境的产品,大环境是一个时代,小环境就是你的成长,大部分看待事物的基础都源于此。想要离开表现看清的本质,那就是终身学习辩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