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大家桑恒昌老人的诗
文/吴柳(山东)
今天《当代诗歌地理》(做客齐鲁)栏目,刊发了著名诗人桑恒昌老人的诗。
桑老被誉为继臧克家、贺敬之之后,山东诗坛,第三代探索新诗意象化,卓然有成的一代领军人物。
《齐鲁文学演变与地域文化》一书,对山东文学六个门类重镇人物有这样的确定:小说:张伟,莫言;报告文学:李存葆;散文:山东籍台湾著名作家王鼎钧;诗歌:桑恒昌;电影:张宏森;电视赵冬苓。
可见桑老在诗歌界的成就之大。
桑老能做客《齐鲁》也是非常难得的事情。曾社长在群里留言:“能请到他老人家回来,我们澎湃不已,对诗歌的敬畏之心和对他的万分崇敬。桑老的创作见证了诗歌发展的历程,为此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80高龄仍保持年轻的创作热情和对生活充满热爱。”
平台以“胸中的泪光”为标题,刊登了桑老诗作共二十三首。二十三首诗歌,首首精品。连读三遍,每一次读到最后都让人热泪盈眶。
诗评人秋华老师说:“诗歌是一个民族或一个人的精神镜像。决定诗之为诗,重要的依据是诗歌素质上的浓度与力度。诗歌是一种艺术与精神,而不仅仅是形式。它是对自然、生命、生存、历史、文化、审美等深层次的揭示与呈现。
一个诗人的精神高度,决定着他的诗歌的高度。
诗人的内心越澄澈,写出的诗也越透亮,也越能击中读者灵魂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越是能靠近人性中最美、最善良的地方。
人性本善,只是在尘世中被动的被浸染、被裹挟。往往最柔软、最真、最纯、最美的部分被层层包裹。于是,人人外表的坚强成了生活中必备的铠甲。
读桑老的诗,能让人脱去身上的铠甲,能让自己回到本性的状态,于是读完热泪盈眶也在所难免。
桑老的诗歌是他灵魂的流淌,是他对生活深刻的领悟。穿透生活层层的迷雾,他用无限人文的光辉写就了一首首令人惊叹的作品。
正如桑老在其作品《肝胆人生》中所言:
诗是从心里疼出来的/是心上生长的文字/没有肝胆人生/何来血泪文章
没有痛的领悟,怎能有惊心动魄的诗魂。每一首诗的背后,都是诗人内心智慧与情感的凝结。
读桑老的诗,你的心就会随诗句缓缓向前,不卡顿、不停滞,就像午后漫步在夕阳西下的光景里。一切自然,随心而又动心。
读桑老的诗,字字惊心,直击灵魂。有鲁迅先生的猛回头、警世钟的感受。桑老对人生,对亲情的领悟,无一不透彻,无一不细腻,无一不让人感动。
诗作有豪情万丈的书写:
在广袤的内地/在诗人李庄的笔下/杀死过许多镰刀的野草/在这没有镰刀可杀的地方/在康熙和乾隆涉猎的木兰围场/也杀死了许多王朝/形似狼毫、羊毫/却是一支支的大手笔/绘出蓝天绿地/让天下为之称奇
有快意人生的豁达:
有人问我/你老吗/我说/我有时间写诗/没工夫去老/又问我/你写的是诗吗/我说/你领着那些文字去问问时间/时间未必说了都算/但总会有说了算的时间
有无以言说的悲痛欲绝:
将母亲土葬/土太龌龊/将母亲火葬/火太无情/将母亲水葬/水太漂泊/只有将母亲心葬了/肋骨是那墓地坚固的栅栏
诗人排山倒海的悲痛欲绝,泪水顿作倾盆雨都不足以表达。
也有侠骨柔情的细腻:
心有誓约/来世/我的骨骼轮回为山/对你/恒有千山的瞩望/你的血脉轮回为水/对我/总有万水的萦绕
读桑老的诗作带给我的感动,这支拙笔不足以表达不出万分之一,只有对桑老怀有崇高的敬意。
偶然踏上诗歌的道路,感恩所有在这条道路上给我引领、帮助,鼓励的人。感谢你们,让我得以借助诗歌这块沃土,去感谢生活,热爱生活。
向桑老致以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