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的一个高中室友,把所有的韧劲积蓄到了高三那一年,早上五点,当大家还在睡梦里,她起床到教室开始背书。晚上十一点熄灯后,为了防止舍管阿姨发现,她拿着手电筒和小板凳躲到了厕所里继续背书。作为她的室友,我很是佩服和紧张。恨自己没有别人的毅力,沾床就着,怕自己考不上好学校。大家都以为她一定能在模拟考里发挥出色,可结果出人意料,这么努力的她,在很多次模拟考里,都只拿到了班级居中的成绩。
我不知道她是怎么扛过来的,当失败一次次出现,她是如何抵挡住那些流言蜚语,继续埋头苦学。其实不少人都很心疼她,劝她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她拒绝了,觉得根本就没有时间再去找方法。在高三这样一个压力很大,时间紧迫环境,有的人便开始习惯并享受着,忙碌带来的安全感,因为有很多前车之鉴,很多的历史故事历历在目,要刻苦,要奋不顾身,各种各样的口号在回响,让人觉得松懈下来,就是罪过。
2.
记得大学学高数那会,我也很盲目。考试前,我把公式全部都背的滚瓜烂熟,课后的练习题也重复写了很多遍,考试的时候信心满满的,结果还是挂科了。第一次如此深刻的体会到,努力过后的挫败感,对数学的自信心大打折扣。幸运的是,我有一个专属的数学老师,当时的男朋友,他很快就发现我根本不是学数学的料,除了教我做题的时候举一反三,他还提醒我,重修的时候每次课都要去,而且还要不怕丢脸的坐在第一排,让老师记住,你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好学生。谨遵男朋友教诲,我拿到了课堂表现分满分,加上平时做题的技巧,顺利完成了高数重修,真是感恩!
我们都有上进心,想做很多的事情,于是把时间排的满满的,往往是忙完之后倒头一睡,第二天又继续匆忙的生活,循坏反复就像在绕圈子一样,一个星期下来,你得到的不是进步,而是虚假的充实,等到新的挑战到来,你只是拥有那些一成不变的能力,应付不来。
3.
刚入职的那段时间,我过得特别压抑,觉得自己困在象牙塔里多年,竟然走不出来。工作中缺少交流,自顾自的在一边埋头苦干,遇到问题不好意思问,妄想着能在网络上找到答案。办公室是一个喧闹的公共场所,高学历的人并不是最耀眼的,令人羡慕的是那些生龙活虎的人,那些能谈笑风生,从容解决问题的人。如果把自己封闭起来,那么再怎么疯狂啃书,我的归宿只可能还是象牙塔,而不是妙趣横生的职场。
有一个朋友在工作的时候经常出错,而且错误来的猝不及防,他很委屈的和我说,明明已经把那张设计图看了四五遍,眼睛都要看瞎了,结果,还是让主管揪出了一些细节上的低级错误。他都要崩溃了。之后一看到设计师发来的图,就浑身冒汗,担心受怕。其实,他需要做的是,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检查流程,每次检查的时候,照着流程步骤仔细检查就可以了。不然,因为懒,因为拖延,因为各种各样的借口,每次都是照着感觉走,按自己的经验做事,恐怕检查再多次,付出再多,也难以避免犯错,达不到真正的进步。
4.
看了《无问西东》,对自己目前的工作状况有了很多的反思。感触很深的,不仅是片尾那段how precious you are的独白,还有梅校长和吴岭澜的对话,梅校长说:“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之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却丧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 这句话唤起了我对碌碌无为的恐惧。那种忙碌带来的充实感,尽管虚假,但也令人非常满足,非常有成就感,然而努力一段时间之后,恍然发现真相,自己并没有比之前提升多少,这时候得到的便是真正的失望。同时,你又害怕改变,不得不依靠旧习惯继续下去,可能不只是摧毁自信心,而会在短暂的青葱岁月里,失去那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和喜悦。”
毁掉自己的奋斗习惯,在重新开始之前,倾听内心的声音,思考能达到目的最关键因素,并义无反顾的为之努力,重新建立自信和新的能力,也许这样,才能拥有一段不懊悔的岁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