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也先森
在悟空问答里收到一个提问,春节隆重而来悄然而去,年味为什么越来越淡?
这个问题真的应该是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现在很大一部分人,特别是二十到三十岁之间的这波人,对于春节可谓是情感复杂、百般滋味。
一方面,基于记忆和情感,对春节有着莫名的亲切和期待。渴望重温往昔浓浓的年味,与儿时好友把酒言欢,与亲人一起看春晚、守年夜。
另一方面,基因现实困顿因素,对春节又多了一份恐惧和焦虑。惧怕亲朋长辈的“精心准备”的问题攻击。
“对象在哪里?”“工作在何处?”“工资有几何?”
同时,囊中羞涩,又在焦虑众多长辈的“敬礼”与诸多小辈的“红包”如何能够做的妥帖。
然而,不管怎样,春节就在这种爱恨交织中,隆重而来又匆匆而去,以至于让很多人都感叹春节越来越没有意思,越来越没有年味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第一个是因为仪式感的缺失。
一个节日之所以能特殊于其他日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节日消费和娱乐所构成的文化所带来的仪式感在起作用。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消费和娱乐方式体现出了农耕民族的特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多,消费方式和娱乐方式越来越体现工业化的经济特征。
然而春节的娱乐和消费模式却没有太多的改变,原来的很多春节因素,比如写春联、挨家挨户拜年等活动,对人们的吸引力已经大大降低。
而日常消费和娱乐却与时俱进,与春节形成强有力的对比。
因此节日的文化未能契合大众当下需求,仪式感对过年的期低了,期待感自然也就降低了。
第二个是参与感的缺失。
虽然团聚才是春节的核心内容和意义,但是这意义和内容还是需要通过消费和娱乐来承载,而消费和娱乐的关键就在于参与。
原来过年为什么有意思,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男女老少都能参与其中。
杀年猪,女人烧水,男人杀猪,孩子放鞭炮凑热闹。
打糍粑,女人蒸米,男人打粑,孩子吃糯米团子。
贴春联,男人写联,女人熬浆糊,孩子配合贴。
这些传统项目,往往是需要全家甚至好几大家子一起协作才能完成,而节日的氛围就在这种全员参与中变得越来越浓。
然而现在,这些活动不再需要全家参与了。
杀年猪?打糍粑,费时费劲费力,市面上直接买吧!又好又快!
贴对联?会写大字的不多了,市面上买的又好看花式还多,甚至政府、社区还会送联上门。
旧的节日习俗逐渐失去魅力,新的节日文化尚未登场,年味怎能不淡?
第三个是时间感的缺失。
以前过春节,至少提前一个星期,家家户户就开始筹备,期间伴随买新衣、大扫除、杀年猪、写春联等活动,节日氛围浓烈。
现在呢,绝大多数的单位、公司除夕才放假,春节休七天,很多人还需要参与值班、加班等,时间的减少必然导致准备环节的投入降低,进而影响对春节的真切感受。
另外,相比往昔,女性在经济上越发独立,年轻人或主动或被动晚婚晚育,不同年龄层次的生活习惯差异也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人们对于团聚的时间在主观意愿上也在逐步降低。
这也是年味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过我们也不用过多担忧,春节习俗并非历来如此,它也是在岁月长河中不断发展而来的。
在时代的发展中,我们的春节乃至传统节日文化必将能够结合经济社会大潮,诞生更多丰富多彩的形式和载体,迎来更大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