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篇备忘的分享,让我们再次进入吴哥王朝著名的统治者者耶跋摩的精神世界。这位主持修建了百塔城、阇耶塔泰卡、圣剑寺、涅盘寺、巴云寺等宏伟建筑的富于传奇色彩的国王,一生曾有三次做国王的机运,但前两次,他都放弃了。最后一次,在他近六十岁时,他眼见外敌入侵国土沦陷,举国上下生灵涂炭,为了江山社稷与千秋大业,他不得不扛起重振帝国兴盛之大旗,终于还是登上了帝王台。在他执政的时期,他以帝王的谋略与胆识,逐步将真腊王国由一个破败之国发展成为一个统辖54个省的强大帝国!对于外邦极度的残忍和对于辖下之民无比的仁爱同时集中在他的身上,而赫然把莲花、四面菩萨像等佛教元素昭示于巴戎寺之中,则是他由信仰印度教转向信仰佛教的必然结果,由于他的倡导,大乘佛教曾一度成为吴哥王朝最具影响力的宗教!
从永无休止的争斗与较量,到最终抵达佛教中的淡泊、宁静、包容与恒远,其间发生了什么?宗教信仰经由思想,让一个人呈现出性格的两面,也推展出人生不同的演变历程!国家也好,个人也罢,在发展的早期,更多需要的是充沛的精力旺盛的激情,以及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对于未知世界按捺不住的好奇。在这期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一场亟待开启的旅程,所有的经历都是人生不可复制的财富!哪怕是一个擦身、一次回眸,都会让你在若干年之后懂得:哦,原来是这样!年少轻狂,我们错过了很多,可也正是年少轻狂,我们体验了很多!错过了人生的种种机缘,体验到了生命的种种不易!
孩子如何在防御中形成病理性的隔离[分裂·偏执POSMON的空间结构的形成论述]
l人格的发育与客体关系的建构能力
l偏执-分裂结构的描述
l幻想与分裂
一个自觉舞蹈跳得很棒的孩子,可以因为妈妈的一句:“你看,你就是不细心,你本来可以跳得更好的!”而哭得一塌糊涂!你可能会说:“这孩子脾气太大了,大人说一句都不行吗?”面对孩子的哭闹,大家都倾向于压制孩子平息事态,而很少有人去体会嚎啕大哭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孩子怎样的情绪。孩子太渴望得到大人的认同了,因为这份认同关系到孩子对于自身的定位[及至成人,控制情绪的能力,也显示出其自我定位的水平,一个情绪稳定祥和的人,必是一个能够肯定自我内在价值的人],孩子通过成人的眼睛看到自己,大人的每一次肯定或否定,都会被孩子内化在心里,而幼年形成的体验格式,会成为一种固化的模式沉淀在人格的结构之中。人格的塔基如果充满了否定和怨恨,还怎么能对世界保有足够的开放和信任呢?一个被怨念填满的灵魂,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身处何地都觉得不安全,再美的东西也会过目即忘甚至视若无睹!
偏执-分裂是一种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原始的防御机制,通过这个机制的运行,成长中的个体学会了担当,学会了承受。但也是在这个阶段,个体往往以一种功利的态度去评价客体:满足自己需要的就是好的,反之就是不好的。如果不能统整的理解客体,而只是根据局部的观察去区分好坏,是很危险的,一旦固化下来就会导致个体在今后的人生中形成偏执、封闭、狭隘的性格。常常以个人的一己好恶自以为是的对他人施加道德的评判,自动阻隔与外界的链接!
人格的发育与客体关系关系重大,可以这样说,一个人早期的客体关系的品质决定了他人格发展的水平,而人格发展的水平又反过来影响客体关系的建立。母子关系,是孩子最早也最原始的客体关系,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母子关系的好坏严重影响着孩子对于人际关系的认知。一个焦虑的冷漠的母亲,会无形中让孩子觉得缺乏安全感,感到隔离,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被固化在里边,而为了要和母亲剥离,孩子就要通过幻想来进行调整,依靠幻想的理想化客体来隔离残酷的现实。可是这样的幻想是补偿性的,也是虚构的,理想化的程度越深,客体关系就越建立不起来。相反,当孩子能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基于现实去观察人际关系的时候,他就开始去了解这个现实的世界了。他会在与现实的碰撞中反观自己,在关系的磨合中不断的调校,逐渐强大自己人格的力量!
孩子隔离的运行机制与古老的部分客体的认知与体验格式[分裂机制作为一种原始的防御机制是如何将我们停在部分客体的认知水平上的]
l最初部分客体的内在映像的形成与满足的早期体验
l早期的体验格式:满足与防御
l投射性认同的运行机制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有人抱怨说:“某某某实在是太自私(懒惰、尖刻、暴躁、小气……)了!我真看不起他!”太多的人习惯了高功能的表达,总是喜欢用单纯的好与坏来把人分为三六九等。这个好与坏的评判模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呢?
婴儿对于母亲的感知一开始并不是统整性的,他从最初的乳汁、乳头,再到乳房,最后才是完整的母亲。他最初关注的,是能够给予他满足的乳汁,而不是作为完整个体的母亲。分裂机制作为一种原始的防御机制和古老的部分客体的认知与体验格式一起,让生命的认知水平就此停住,不再往前发展了。从此,他对于外界的认知永远停留在片面的局部上面,无法感知事物的全貌,又如何客观的了解它呢?胸无丘壑,心中怎能有格局?又如何谈得上拥有全局化的系统性思维?一个视野狭窄的人,既看不到机会的到来,也无力预知风险的存在,最终只能在人云亦云中随波逐流!在人际关系中,若眼前看到的不是一个统整的人,你如何跟他交流?你如果关心的,只是他是否可以满足你,为你所使用,那你如何能跟他产生生命的共振?你们的关系,也只能停留在相互利用的交易的层面,一旦利益尽失,关系也就不复存在!
人是生活在场景中的,任何一个行为的发出,都脱离不了实际的环境。对于一个人的了解,对于一个行为的评判,都要把它放到具体的场景中来考察和体验[进入场景的能力越强,对现实检验的能力也就越强],在场景中,所有的人都是有相关性的,这种相关性就是促使某种特定行为产生的共因。极度抱怨的人总是会把场景和信息省略掉,抓住别人不好的地方,动不动就武断的说谁谁谁怎么怎么样,这是一种幼稚的也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年幼的孩子,在母亲离开之后,面对周边环境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缺乏情感响应对自己的哭泣不闻不问或者甚至是刻意的专注和凝视),首先启动的就是防御,他会本能的对那些令他不安的事物心生戒备,而对给他响应的人却可以毫不在意!这种防御是原始而古老的,镶嵌在每个生命的基因之中!
投射性认同把个体内化在心中的善或者是恶的形象投射到客体身上,让客体充当那个善或者是恶的形象。你希望客体能够承载你的恶意或善念,可以任凭你安排和处置,而一旦客体表现出反叛的行为,你就会进行攻击,这也是导致很多关系破裂的原因,任何一种补偿性的关系,都是不可能发展的!
退行的表现在成人时期的婴儿化需求的表现与偏执-分裂的空间结构位相之间的联系[分裂的原始空间结构中孩子的退行表现,包括躯体化表现,边缘性形成的早期所涉及的分裂机制]
l人格中的历史遗迹不会消失,只会在人格的最深处等待着激活与表达
l退行与历史遗迹
l在身体的维度和精神的维度层面上不同的表达
退行,是一种生命活力严重不足的表现,精神和身体的虚弱感、无力感迫使人被动的选择逃避,这是一种防御性的隔离,这样的隔离也是生命早期就已经形成的反应模式。而那些促使人退缩的历史遗迹一直深藏在人格的结构中,一旦同样的触点激活了它,人在不由自主中做出的反应会惊人的相似。一个幼年时期因为极端的缺乏爱而在成年之后努力寻求补偿的人,会因为他人满足了他婴儿化的需求而极力的想依附于他,而对周围的一切不闻不问,同时,也会因为欲望的不被满足而恼羞成怒,恶言相向。一个从小就习惯了在僻静的角落里孤芳自赏的人,长大后也会担心被指责而躲在不被人注意的地方选择沉默。
我们可能会爱上某人,也可能会讨厌甚至憎恨某人,但其实我们爱上或者是憎恨的都是我们自己,我们爱上所爱之人眼中的自己,也憎恨所恨之人判定的自己。而爱的过度和恨的极端,都会让我们陷入极度的虚弱感之中,为求自保,只有选择逃避。这样的自恋和自恨源自哪里呢?在生命的最早期,母亲的自恋水平、自我定位直接影响着自身的情绪状态,情绪安宁平和的母亲,对孩子会有更多的认同和包容,她爱自己,也爱带有自身基因的孩子。而一个怨念过深的不能肯定自身价值的母亲,对孩子则总是过多的挑剔,在这份挑剔里,孩子感受到的,是母亲对自己对生活的不满意,由此,生活在他的心里,也是不美好的,他恨母亲,也恨母亲眼中的自己,他们互相的诋毁和攻击,以此发泄心中的不满,假以时日,这种彼此的撕扯就变成了一种不断上演的戏剧,成为孩子成年以后持续重现的原始模型!
好和坏,永远都只是孩提时代功能性的评价,一个成熟的人,不会这么简单的去评价一个人。幼小的我们,内心里总是渴望有一个护法神,希望他可以护佑我们,但终有一天,我们会长大,到那时,你就是你自己的魔法师,你就是你自己的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