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时候会觉得很厌烦吗?会觉得是因为自己懒才厌烦工作吗?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是跟懒惰有关的,其实错了,我们都错了。
巴里.施瓦茨的《你为什么而工作》正是为我们解开这个疑惑的问题:
《你为什么而工作》的三个部分分别讲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部分,我们追溯了工作是什么时候变得让人深恶痛绝的,那就是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八字真言——“人性懒惰、报酬至上”。正是因为这个假设的“自我实现”,工业流水线式的工作出现了,并且在全球横扫一切,工作的意义被瓦解。
第二部分,我们探究了两个问题,好员工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好员工常常不受待见?因为他们往往效率不高,并且难于管理。我们同时顺着施瓦茨教授的思路,定义了什么样的人才是好员工。那就是有大局观,能把公司宗旨内化为自己每一步行动的人。
第三部分,我们澄清了一个误区,物质刺激不是什么好手段,经济动机和道德动机是互相削弱的,要慎重使用。同时我们顺着施瓦茨教授的思路,定义了什么样的人才是好员工。那就是有大局观,能把公司宗旨内化为自己每一步行动的人。
第三部分,我们澄清了一个误区,物质刺激不是什么好手段,经济动机和道德动机是互相削弱的,要慎重使用。
同时我们给出了配得上好员工的好企业的一些特征。
最后我们总结,当人们视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工作就不再是养家糊口的饭碗,而变成了成就感、荣誉感和使命感的来源。
1. 你是老板,员工出工不出力,不跟你一条心,痛苦;你是员工,老板天天催进度要加班,就是不给涨工资,也痛苦。
金句
2. 自然科学的逻辑是:一件技术产品被发明出来,如果不能改善人们的生活,自然而然就会被淘汰了、消失了;而社会理论都有着“自我实现”的倾向,让人们的行为照着这个观念的逻辑去演变,让这个理论变得愈发的正确。
3. 经济学的理论假设被企业家们奉为真理,由于社会观念有着“自我实现”的神奇能力,越来越多的没有荣誉感、道德感、成就感的经济人被制造出来,一种糟糕的人性被“发明”了出来。
4. 只有你给人们提供的工作既无聊又单调的时候,你才没法找到优秀的员工。
5. 没有任何激励机制可以替代人们内在的动机——“人们做正确的事是因为它本身是正确的事情”。
愿我们在工作中都能成为好员工,找到合适的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