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爱听故事,无论是还原社会热点事件,还是列举生活化案例,或者纯粹讲解一个知识点,你都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这会让你的表达更有吸引力,文章更出彩。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逐梦阁,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第一个技巧,利用“原型”,构建故事框架。
什么是“原型”?
简单来说,在写作中,“原型”既可以是某类人物、某个情节,也可以是某种主题。
它的特征是具有普遍性,很多人都能从“原型”身上找到自己熟悉的印象,能够感同身受。
古今中外,所有伟大作品,都可以从中看出“原型”。
比如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中,复仇主题,悲剧英雄,这就是经典的“原型”,后来的许多艺术作品都受其影响。
动画片《狮子王》,讲述的就是像哈姆雷特一样的复仇故事。
又比如一个资质平平,但不甘平凡,努力后获得逆袭,收获圆满爱情的故事,这就是一个“灰姑娘式”的“原型”。
可利用的原型故事有很多,比如逆袭励志原型、卧薪尝胆原型、龟兔赛跑原型等等。
你完全可以借鉴一个古今中外,大多数人都认可的故事“原型”来构建属于你的独特故事。
在写作前先考虑清楚,你想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塑造什么样的人物。
让你的故事框架符合大众认知的“原型”模式。
甚至你还可以将不同的“原型”结合起来,让故事的矛盾、冲突更加强烈。
利用好原型,可以让你的故事写起来更轻松,也更容易获得更多读者的心理认同。
利用好原型之后,接下来,在写作过程中还要善于使用第二个技巧——就是设置悬念。
所有的故事,归根结底就是两个问题:发生了什么事?结局怎么样?
我们熬夜也要看完小说,愿意花钱提前多看几集电视剧,不正是因为好奇这两个问题吗?
所以,要想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写作中设置悬念,“给读者提问题”就是最好的办法。
具体可以怎么做呢?
首先,你可以让故事停下来。
比如中国古典小说,经常使用章回体形式,每一回的最后,都会留下故事没讲完,告诉你“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电视剧的每一集,也经常以一个事件的高潮结束,留下一个未解决的问题,让人心痒痒。
这些做法,都是通过让故事停下来,来制造悬念。
你也可以在写作中切换视角,分头介绍故事中不同人物的活动,这样也能让故事停下来,让读者好奇每个人物的发展和结局。
其次,你可以保留关键信息。
比如《了不起的盖茨比》开头写到:“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那么,父亲说的这句话是什么呢?作者是故意保留不说的。
最后,你还可以通过暗示进行铺垫。
比如:电影《卡萨布兰卡》中有这样一句话:“世上有那么多的城镇,城镇有那么多的酒馆,她却偏偏走进了我的酒馆。”
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故事的空间很大,这俩人之间会有很多故事可讲,也就更想把故事继续看下去。
又比如小说《赎罪》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个决定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
也是同样的道理,读者看了这句话后,会为故事中人物感到担忧,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的生活有了怎样的改变,从而有继续读下去的欲望。
学会设置悬念,是写好故事的必要技能。
利用“原型”搭好了故事的框架,并在故事中设置悬念之后,这基本能保证你的故事不会太难看。
这两样做好之后,如果你还要更进一步,那么你还需要注意下面的第三个技巧,那就是:
注重描写,善用修辞,这会让你的词句更有感染力。
有的文章,我们可能只是读了开头的一段景物描写,就觉得枯燥无味,不想再读了;
还有的文章,我们也许只是略读,就对里面的描写回味无穷,多年以后还能想起其中的句子。
所以,想让你的文章快速吸引读者,就要在描写上下功夫,让你的文字变得生动有趣。
我们先来听一段汪曾祺的文章《端午的鸭蛋》中的一段描写: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席间待客的办法。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怎么样,馋了吗?
听完这段话,想必你也能感受到高邮鸭蛋的美味。
为什么这段描写特别生动形象呢?让我们来分析看看。
首先,作者抓住了鸭蛋的特征,进行具体的描写。
比如要表现鸭蛋油多,就写“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这样具体的描写,才能让读者产生画面感。
其次,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动态词汇,比如“挖着吃”“扎下去”等,这样不会显得描写单调,能让语言变得活泼有趣。
最后,作者还巧妙运用比喻,把吃别处鸭蛋的蛋白,比作嚼石灰,这么写,不仅体现了蛋白颜色、质地和石灰相似,而且立马能让读者感受到,别处的鸭蛋远远比不上高邮的鸭蛋。
所以,注重描写,善用修辞,能让你的语言更有感染力,读者自然也会被你的文章所吸引。
你也不妨学着来写写看。(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逐梦阁,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