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与9岁半儿子无意中的一番谈话,让我不断比较着自己的小时候与他们的小时候。
妈妈,你知道我最向往的生活地点在哪里吗?
不是在城市里,也不是像我们老家那样的农村,而是像电视里那样的田园生活,可美啊!
那里的空气很清新,都没有雾霾,还有自由自在的小鸟在唱歌,暖洋洋的阳光,想在草地上奔跑翻滚你也不会嚷我嫌我脏,还能摘野果看小花,迎着风放风筝,下雨了出去淋雨跳水坑,飘雪了踩着白毯堆雪人打雪仗,对了还可以双手捧着尝尝雪的味道……
多么美的一番话面,可这未尝不是妈妈心中的一片神往呢!
城市越来越大,天空越来越小。
孩子们的娱乐也早就从户外的放风筝、捉迷藏、摔纸盒变为室内的看电视、刷手机、玩平板了。
是啊,也许与玩手机看电视比较起来,孩子们更喜欢的是在大自然里持久的微笑与仰望,而这些只是被我们这些所谓的“引领者”们给示范跑偏了,局限了。
雨过天晴,疫情过后,我最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孩子们去大自然里奔跑一番,去放风筝。期待看着他们手指一拉一放,一紧一松,双脚全力地奔跑,看他们笑着,叫着,脏脏的小脸上露出白白的牙齿。看着他们的画面,也仿佛看着自己的童年。
喜欢放风筝,还因为一个简单的感动,就像小鹏所说:
风筝之于孩子就像梦想之于我们每一个人。你看,每个孩子手里只有一根线,线的那头只有一个风筝。你看,孩子们总希望自己的风筝能够飞得比别人更高更远。你看,挂满风筝的天空,由于风筝的大小颜色形状各不同,而显得精彩丰富。如果把上面语句中的“风筝”用“梦想”代替,也依然能够成立。
风筝能飞多高,梦想能否实现,关键不在于线有多长,风有多大,或者有多少外力的支持与帮助,而在于我们自己的态度,是否乐观,是否坚定,是否专注。
感动于持久的微笑与仰望,感动于每一个为梦想全力奔跑的大人和小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