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意识(一):意识与无意识的界限?
在你坐在桌前时,外面有一些声音刺激,比如大小恒定的音乐声音。你能不能听到一直播放着的音乐呢?这取决于你的状态。如果你全神贯注地工作、打游戏、看书,你可能完全听不到这个声音。甚至当你结束当前任务后,你可能还完全意识不到外面曾经播放过音乐。然而,如果你心烦意乱,你很可能会被这声音吸引,甚至觉得它很吵。如果你处在这两者之间,可能会时不时地注意到音乐声音的存在。
那么,对于同样存在的物理刺激,你在意识到与否的时候,区别到底在哪里呢?这就涉及到你的大脑如何处理信息。伯纳德·巴尔斯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全脑工作空间理论,把意识比作一个"全球性的工作空间"或者"剧场"。在这个剧场中,不同的认知过程(比如视觉、听觉、情绪等)就像是舞台上的演员,它们的表演被大脑中的观众(即其它的神经系统)观察和关注。
据此理论,大部分的大脑活动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的,就像舞台后的演员在准备上台表演。当某一种认知过程变得足够重要,需要被注意到时,它就会进入全脑工作空间,就像演员走上舞台,在聚光灯下表演。这个过程可以被看作是意识的产生。
意识与意识不到的最大区别在于大脑使用资源的不同,这些资源包括我们的注意力、记忆、感知以及思维等能力。当我们意识到某个刺激或信息时,大脑需投入更多资源对其进行深度处理,这不仅包括感知与认知的过程,也涵盖了将此信息与我们既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连接的过程。
回到前面的例子,如果我们对音乐声音并未在意,这段声音可能仅在听觉皮层产生短暂反应,然后快速消失。但如果我们意识到并专注于这段声音,大脑的许多区域将会被激活,包括负责情绪、记忆的大脑区域,以及负责思考和理解的前额叶区域。这时,我们可能会开始分析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回忆起与这段声音相关联的记忆,甚至产生一些感情反应。
接下来,我将在全脑工作空间理论的框架下,介绍意识与无意识的一些特性:
意识的反应速度相对较慢:意识滞后现实大约1/4到1/3秒。一个物体出现1/60秒以下时,人看不到这个物体,而出现后,大脑将看到的物体加工成视觉印象还需要上述提到的1/4秒-1/3秒。这是由信息的传播速度决定的,全脑工作空间加工信息显然要慢于大脑局部区域加工信息。
无意识的反应速度更快:比如你接触到热物体时,你的手会在你意识到热感之前就反射性地收回,因为这个过程不涉及复杂的信息处理,甚至只靠脊髓反射就能完成。
意识的容量有限:我们的意识容量大概在几十比特到一百多比特之间,这是因为大脑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而意识涉及到的过程,如注意力的集中、信息的整合、决策的制定等,都需要大量的认知资源。与此同时,大脑也需要对其他的无意识过程进行管理,比如维持基本生理功能、进行常规的神经信息处理等。举例而言我们不能同时思考很多个问题。
意识是单线程的:这是因为在任一时刻,只有一部分信息或一项任务能够获得足够的大脑资源并进入全脑工作空间,成为我们的意识焦点。其他的信息和任务被暂时排除在全脑工作空间之外,虽然他们在舞台后台(无意识区域)等待,但并未成为意识的内容。
无意识是多线程的:如果你将多个技能练习得足够熟练,那么你就能同时进行这几个无意识活动,例如一边打字一边说话一边抖腿。
全脑工作空间理论揭示了意识的基础,它是大脑中多个区域的协同作用的产物。尽管无意识活动在知觉之外,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却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意识,尽管受到信息处理速度和容量的限制,但使我们能够进行有意识的决策和创新。我们对于意识与无意识的理解仍在初步阶段,全脑工作空间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引领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一复杂的主题,从而更好地认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