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04 | 小静鱼
阅读书目:
《绘本有什么了不起》by 林美琴
有些事,如果你不知道,你也许会说:
“绘本有什么了不起?”
有些事,如果你知道了,你肯定会说:
“绘本真的很了不起。”
一个人做选择的能力,源自于他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是否全面。
不管对哪个年龄层的读者来说,绘本都有提升阅读兴趣的作用,而兴趣就是打开阅读这扇大门的钥匙。
不过,若想要持续这样的乐趣,阅读力就是关键了。
教育改革之后,人们都惊呼:
“大语文时代来了!”
——只是,大语文时代看重的,到底是什么?很多人依然不明白。
它要考核的,正是一个人的阅读力。
什么叫阅读力?
简单来说,就是不仅仅要能读懂文字,还要进一步地能理解,并应用文字中阐述的知识。
有阅读力的孩子和阅读力缺乏的孩子,当他们在阅读同一本书时,区别在于:
一个只是在外在走马观花式地“看”书;一个是除了“看”之外,身体的感受和头脑的思维也在相互激荡,最终提升他的个人认知和学识。
阅读力要怎么提升?
绘本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媒介。
但要注意的是,不是你给孩子看得越多,他的阅读力就会越强的——量的累积,不是考核阅读力的标准。
学会如何阅读,才能在阅读中学习。
(Learn to Read, Read to Learn. )
阅读力如何通过绘本来提升?
在林美琴老师的《绘本有什么了不起》这本书中,举了一个非常具体的例子,以学习“苹果”这个物品举例:
第一种方法:认知学习
我们拿一个红苹果,或者一张画着红苹果的认知卡片,给孩子认识。
孩子如果被动地接收了这个形象,不假思索,照单全收,那么以后他看到一个青苹果的时候,他可能都不知道,那也是一个苹果。
——因为他对“苹果”的全部认知,都来自于上次看到的那个红色果子。
第二种方法:文字学习
同样让孩子认识苹果,我们没有图片和实体,只是用文字让孩子来学习“苹果”。
因为文字是抽象的符号,孩子就要通过想象、思考等等,来认识他需要学习的这个“苹果”。
比如说:
——苹果是什么形状的?
——苹果是什么颜色的?
通过这些文字的描述信息,孩子需要再进行推论和整合,逐步地在心里构筑出“苹果”的概念。
而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阅读力”。
——它是一个获取信息,进行推论、整合,再运用抽象思维去理解的过程。
从上面的两种方法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关键的结论:
1)只看图,不读字,无法提升孩子的阅读力;
2)太过具象的图画/插画,可能反而会局限孩子的认知;
3)单靠文字来学习,非常考验孩子的阅读力,它指向的是结果,而不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因此,我们需要借助第三种方法,来提升孩子阅读力,而这个方法,就是绘本阅读。
在这里,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图画的两种基本表现方式:
一是指涉(denotation):就是图像具体描绘出事物(类似第一种方法的指认效果)。
一是示意(exemplification):图像是表达意思、暗示意图的媒介,它会形成意象,表达思想、情绪、抽象概念等内容。
我们在市面上,经常会看到很多粗制滥造的所谓“绘本”,它们最多只能呈现第一种方式——这也是我们不建议孩子阅读的主要原因。
而真正的绘本,它是视觉艺术的呈现,同时也是图书,具有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目的。
一本优秀的绘本,它的插画通常都不会仅限于“涉”的功能,而是被用作示意的途径——也就是说,图像被转化为意象的表征,用它来传递意义。
接下来我们来看:利用绘本,孩子是如何提升阅读力的——
第三种方法:绘本学习
上面我们说到的苹果,它在绘本中又是怎么样的?
很可能就不只是苹果的外观和颜色之类的描述,而是传递某种意义的媒介。
比如说,把苹果和医生关联,它意味着健康;把苹果和牛顿关联,它意味着地心引力……
通过绘本的图文合奏,孩子们从感知图像,到理解意义:阅读从内到外,提升了他的心智能力。
图,有助于字的抽象理解,自然也就更容易从故事情节,领悟到主旨和意义。
绘本,可以让孩子更多地去体验,这样由外而内的阅读历程:
一方面,他们在头脑中通过图像,来积攒自己的“经验值”;另一方面,他们也通过图像,去理解文字符号的深层意义和情感……
久而久之,自然可以提升阅读力。
而这,仅仅是绘本的其中一个作用。
你需要明白的是:绘本,绝不仅仅是儿童读物,它适合给0-99岁的人阅读。
现在,请你告诉我:绘本有什么了不起?
如果可以通过绘本搭建起阅读的桥梁,拥有一片辽阔的心灵视野,绘本就真的了不起!
——《绘本有什么了不起》林美琴
本文首发:公众号【小静鱼】
原文链接:绘本有什么了不起?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