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坐是始于一次自己的思考。从小到大,我受父亲的影响,对身体很关注,因为他总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对我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我总想让自己身体更好一些,从没有放弃对身体的各种修炼或者锻炼,虽然没有特别长期坚持某一项,但是却也从来没有放弃过,我一直在找一种更方便、简单的、更高效的方法,现在看来也是急功近利吧。
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既然都说身心灵是一体的,那我就修心吧,打坐是很好的一种修心的方法,我当时认为打坐是一件简单轻松的方法,那么我肯定也能坚持下去。后来才发现不是的,不过一直在坚持的过程中,我也发现我的心智模式,更深刻的了解了自己。
用钱逼迫自己的模式
为了让自己能够坚持每天打坐,我也是想了很多方法。其中一个就是在这件事上下金钱成本。很多人都会看在付出的金钱成本上坚持做一件事。 为了逼迫自己每天打坐,我特意下“血本”斥“巨资”每了一个全网最贵的打坐垫,这也是一个有同样心思的伙伴推荐的,她用下来一方面觉得垫子好,坐起来轻松也更愿意坚持;另外还有一个心理是,看到这个下了血本的垫子,不坐对不起这个价格。
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心理,以为我们会因为付出的成本而逼迫自己去做难以坚持的事,比如买健身卡让自己健身,然后发现不从根本上解决动力问题,付出的成本也不能迫使我们的身体行动起来。而反过来,有些人因为付出的成本,比如付钱让孩子玩某个游戏,即使孩子不高兴玩了,也硬要强制他们把时间玩完。
了解到这一点,我想需要更有觉知的使用这个方法,而不是僵硬的使用,否则既浪费钱也没有达到目标。
小步子前进的模式
打坐看起来很容易,只有你真正去坐才知道不是那么容易,当我两腿一盘坐在哪里时,心里各种烦躁,久久不能平静,如万只蚂蚁爬过,如坐针毡,让我恨不得立刻起身,当时以为一坐肯定至少半个小时,后来发现坐半分钟都很难。
好在我认定这是一个好方法,于是想方设法也要坚持下去。既然坐半个小时不可能,那我从三分钟开始吧。三分钟也好像是度日如年。但无论如何,想想三分钟还是短,无论如何我也要坚持。 接下来就是如何坚持的问题如何打坐更长时间的问题。我的方法很简单,小步子前进。我计划得很好,从三分钟开始,坚持一周,然后四分钟,坚持一周,再五分钟一周,如此下去,我到后面可以坐一刻钟了。
这就是我的一个模式,我没有大魄力和能力对自己狠心一下子做到,我贵在坚持一步子前进,这有它可取的地方,我也经常推荐给一些来访者,让他们不要想一口吃个胖子,一点点的改变,从他们能承受和有能力做到的开始,一步步前进。
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后来也会有意识地去做一些突破,偶尔也会尝试大步走。比如,有次听了老师的说,她认为我能一次坐1个小时,回去我真让自己坐到了一个小时。把对自己的信任又撑大了一些。
惜命的模式
通过打坐,我意识到我不是一个会特别逼迫自己的人,我很爱惜自己,不会让自己过度劳累。感觉不好的时候不会硬撑,那种过劳死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我不会让自己承受太大的压力和焦虑,一旦不适到一定程度,我会想方设法让自己舒服一些,轻松一些,因为我认为状况不好效率也不会太好,还不如休息调整好再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要讲究效能”是我的座右铭,我会把各种不适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有100分的力气,我一般都只会使80分左右。所以大部分情况我都觉得比较轻松。
好的一面是我使自己保持比较好的状态,不会太紧张和太大的压力,坏的方面是,我从没有用尽全力拼搏过,所以我在现实中的各种表现就不会突出,这也是能猜测到的结果。 同时我也意识到,过度在意自己的身体,可能反而让自己的能量不通畅,活得不洒脱。
意识到这一点后,我放开对我自己身体的操心,活得更开放率性了,自己感觉很好,整个人也更精神。有了这样的体验后,我也对自己承受压力或者能接受的挑战有了更大的信心,毕竟我还有20分没有发挥出来。
完成任务优先的模式
我打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由时间,能坐多久坐多久,还有一种是设置闹钟强制自己必须要坐满一定的时间。我发现我无论设置多长时间(基于上一点,我不会设置让自己坐到哭的地步),我都会完成。有一天设置了比较长的时间,我原本还担心是否能坐那么久,后来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不管怎样,任务总会完成的。” 这好像是我的一个模式。
这么多年来,如果我自己认定的任务,无论如何会完成,有时时间紧迫,我可能质量不太满意,但任务一定完成,这好像是我的最高优先级。
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在后面的几次闹钟打坐中就想,模式也是可以打破的,实在难以坚持,可以中途放弃,于是有了第一次放弃,就很容易有第二次第三次。我这才意识到,放弃真是很容易的事情,还是不要轻言放弃吧,我又重拾起曾经一定要坚持到底的模式。
但同时我也反思,我的追求任务,其实很多时候是追求数量,而有些东西更讲究质量。就以打坐为例,我以前坐三分钟时,可以很清静,身体变化感觉也很好;反倒能坐一个小时后,好像并没有达到之前的效果。生活中也有很多的事例,比如我看书,可能快速的囫囵吞枣看了很多,但是却没有多咀嚼反思,好多书看了都没有印象,而偶尔有些书认真思考过,做过读书会分享的,实际学到的思考的远超过该书的内容。
我想,在很多时候,我也的确需要放弃追求数量的心态,其实这是一种求快,讽刺的是我很反感别人这样的心理,而自己一直这样却不自知,那么我需要做的是学习慢下来,要更多关注质量。
都说打坐就是现实中的反映,这其实只是创造一个环境让你可以更方便清晰的看清自己。同时也可以在打坐中进行即时的一些突破改变,进而影响到现实生活。 而我所说的模式并没有绝对的好或者不好,在一定程度上我是获益的,但同时也会让我受阻。在以前,这个模式是不自知的、习惯性的运作,从今以后我可以有觉知的、更有效能的使用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