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习惯”?习惯实际上是一种动作定型,是一种自动化的、稳定的、不容易改变的动作。习惯动作已经进入潜意识,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不需要刻意用意志去控制。
一个勤奋惯了的学生,不用别人说,他也会勤奋学习。
一个懒惰惯了的学生,别人不说,他也总是懒得动,家长老师逼得没办法了,才学一点;但如果家长、老师不说,外力一停,立即又不动了。
好习惯使人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工作、去助人。为什么?回答:学惯了,不学难受;干惯了,不干难受;帮惯了,见到人有困难不帮便难受。
坏习惯使人不知不觉地,很省力地,很轻松地去拖拉,去懒惰,去干扰人。他为什么那么做,细想起来,不为什么,也不是故意的,就是拖惯了,懒惯了。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习惯的好坏可以影响人的一生。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就是说: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所以说,我们有必要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养成许多好的习惯。
关于习惯的话题真是太多了:可以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为人处事习惯等等。但只要做个有心人,在生活中发掘和培养孩子好的习惯也不难。
生活处处皆学问。孩子其实就是缩小的大人。我真的很用心观察过这些孩子,大人们在大声训斥孩子们的不是时,自己有没有认真反省过呢?在对孩子提出种种要求时,家长们是否也在严格的执行呢?所谓“言传身教”说的就是环境,孩子的成长环境是否健康呢?这里说的环境不一定要身居豪宅。只要父母身心健康,给孩子以正面的积极的引导,蜗居也很幸福。我特别重视孩子的生存环境,这里面还包括了择友和对书籍的选择。好习惯的形成不是一两天就能形成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特别喜欢《论语》中的一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说的是:见到贤人应该想和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该对照自我反省。这是我告诫女儿时常引用的一句话,并让她铭记在心,成为一种自我鞭策的警世名言。
关于习惯我还是想从身边人,身边事说起。
孩子在上小学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一些行为习惯。家长平日里所教的会在孩子离开父母之后在学校通过和其他孩子的交往完全表现。所以说孩子其实是父母的翻版,说的一点也没错。有时看着那些孩子说话的口气和表情,一幅大人样,又觉的好可爱、好担心。我记得有位长年在外上班的家长,很大声的说起他的公司福利有多好,好到夏天的晚上任凭空调外机“嗡嗡”作响,也不稍微掩门,说钱是公家的没关系。另一个例子是:哪怕只有一双袜子也往洗衣机扔。反正花的是公家的钱。没错,钱是公家的,可资源是大家的。在如今大谈环保的社会里,地球是我家,也许地球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啊!那么我刚才举的例子,不知大家看懂了吗?这就是家庭素质教育,试想这样的家长如何引导好子女,你有钱就任性吗?那么素质何在?
所以习惯就是父母自己先是合格的家长才能引导合格的子女。做个真正用心的家长,要求孩子拥有的美德,家长自身就要具备。要求孩子达到的目标,家长事先能够做给孩子看,家长把培养孩子成为自己的事业,孩子也会在心灵上与父母达成高度的默契。此时,家长的品行会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孩子的心田。
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 克鲁普斯卡娅(苏联.列宁夫人)
教育是一场马拉松赛,在13岁以前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期。这个时期要尽量开发孩子的兴趣爱好,还有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事,不要一味的为了满足自己年轻时未完成的心愿,强加孩子成为负担。我亲眼目睹孩子知道成绩后的那个沮丧痛苦的表情,担心回家后父母的惩戒。一看便知这是一个以成绩为重的家庭,除了学习,父母已不知还能对孩子再提什么要求了。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很为那些孩子心疼。我只想告诉那些父母,学习有时是一种天赋。如果孩子已经尽力了,就不要过多指责,不要让原本快乐上学的事件变得苦不堪言。从现在起,在长达13年的求学生涯中,唯有孩子心中拥有的梦想,才是孩子拼搏的方向,并鼓励孩子成为有目标的人,为之努力直至成功。
每一个孩子都有梦想,也都渴望梦想能够实现。要给他们做梦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系统化的学习知识,我深信在老师和孩子及家长的共同配合下,孩子们最终会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