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澄录【6】
【原文】
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曰:“是徒如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①,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②。”
[注释]
①在事上磨:就是要在碰到事时做“为善去恶”的格物工夫,并通过各种具体的事来磨炼本体,以去掉“私意”,而识得“天理”。
②静亦定,动亦定:语出《河南程氏遗书》“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这是一种定的境界。
[译文]
陆澄问:“静守时,觉得自己修养状态还不错,但是一遇到事儿,又不行了。这个怎么办呢?”
先生说:“这是因为你只知在静中涵养,却没有做克己功夫。如此碰到事倩就会站不住。人应该在事情上磨炼自己,才能立住脚跟,才能达到‘静亦定,动亦定’的境界。”
[解读]
这里谈的是心学修炼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阶段性问题,初学心学的人,静坐息心是入门的功法,假如在这个阶段取得了成果,那就是达到了“意思好”的境界,然而修心下一阶段遇到的难题,“遇事便不同”,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就是倒在了这五个字面前。
如何破解这五个字?王阳明说要“事上磨”!
什么叫事上磨呢,比如王阳明第一次科举考试不及第,那么才华横溢和自负不凡的人,高考居然没考上。他怎么说呢?他说:“我不以不得第为耻,我以不得第而动心为耻。”这就是静亦定,动亦定了。
我们再看看《大学》里怎么讲静和定,次序是“止定静安虑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定在静的前面,先有定,然后才有静。静的时候能定,有事便不能定,那不叫定,也不是静。
王阳明最后说的“静亦定,动亦定。”是引用程颢的《定性书》:“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内外,无将迎。”这个定,还是前面说的心如明镜的定,这个“无将迎”,是引庄子“圣人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定,是“不为外物所移”,所以能胜过外物,不被它伤心伤神伤身,不被发生什么事而摇动自己的心志,也不刻意事先思虑,来了怎么迎,去了怎么送,不“默戏”,不演习,来了自然就迎,去了自然就送。这样还免得想多了。
最后化用一首佛家的诗,来阐释一下“事上磨”这三个千钧之重的字:
此生难得今已得,心学难闻今已闻;
此心不于事上磨,更于何处磨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