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心态与心境最重要
心态要正,心境要静,不要给自己设定时间和速度,不要为了阅读而阅读。只管去读,边读边闭目冥想,务求透彻领悟,彻底消化,务求一种安静舒适通畅开朗之感,读书就是要为你的思维注入一股清泉吹来一阵春风,让你感到深受启发、豁然开朗,让你有一种获得感充实感,这才是读书的意义。
然后说节奏
很多书必须要一气呵成,一旦气泄了就再也不想去读了,很多事也是如此,必须要趁热打铁,一旦放凉了就再也不想干了。这尤其适用于那些不容易入境的不容易进入状态的事情。而有些大部头的书,晦涩难懂的书,知识密度很大的书则必须要拆开去读,每天读一点,每天消化一点,不知不觉间你就会发现竟然读完了一本厚厚的书。
再说具体的几个有用的小技巧
阅读时应当沉醉其中欣赏文字还是应当超然于外审视文字?我认为二者各有所用。前者兴趣占据主导地位,浓厚的兴趣让你沉醉其中。后者理性占据主导地位,沉静的理性让你冷眼旁观、超然于外。不妨用这两种方法各读一遍或者反复用这两种方法去阅读。
阅读一定要先看懂大意,再去琢磨细节上的困惑。
要善用简称、缩写、代码、黑匣子的方法,遇到不懂的不理解的、较长的概念时可大大提高思维的效率。
间隔性闭目冥想对于提高阅读效率十分管用。对于记忆也十分管用。
读书时经常会遇到的几种困惑
1.由概念引起的困惑,比如对某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没有搞清楚、广义和狭义、一般意义和有所特指没有搞清楚,相似相近概念之间发生了混淆,概念离我们太遥远太抽象。
2.由作者表达不清晰引起的困惑:表述上出错、模糊不清、笼统、……没有对各种情况逐一表述和分析,隐含着某些条件和假定,很多疑问点没有讲明白甚至没有点出来。
3.由我们自己思维不够灵活或缺乏想象力或太抽象引起的困惑。
你必须要能敏感的意识到你的困惑到底是哪个原因导致的,然后自然就能够顺利突破这些困惑。这些困惑也就自然无法阻挡你的前进了。
阅读如同吃饭
看了多年的新闻资讯,总结出来一个事实:世界虽大,每天发生的事情不计其数,但是真正重大的并不多,对你而言有意义的就更少了。所以尽管世界纷繁复杂,但其实对于一个个体而言其实又很简单,因为绝大多数都与自己无关。看新闻资讯更像是沙里淘金远不如读教材和古籍来的过瘾。静下心来看一本有内涵的有深度的信息密度大的书是人生之快事。
阅读就如同吃饭,要细嚼慢咽,仔细品味。但不论吃什么吃久了都会厌烦,还是要搭配着来、变换着来比较好。不同属性的阅读材料相互搭配,这样才更美味。当然不仅是阅读,做任何事情都要学会调节,学会搭配,这样才能身心脑的不同区域得到有节奏的兴奋和休息,并且可以高效率的做成更多的事情。
读书的几重境界
第一重,读完了
第二重,读懂了
第三重,会用了
第四重,能讲出来了
第五重,可以为人师了
第六重,能受到启发、能举一反三、能创造性运用了
第七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可以成为大师了。
读任何一本书都要给自己订下一个最终的目标,读完之后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效果。比如读中国古代皇帝传,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要能从古代皇帝的传记中得到启发要吸取教训,要能把他们的故事讲出来,……
阅读其实并不需要多少时间
一般而言如果你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能读完一个完整的章节或段落,并完成闭目冥想。所以不必要开辟出多少时间来,因此从内心里不要觉得这是一个负担一个任务。现在就开始阅读吧!
#我是一个普通的时代思想者,只说干货不说废话。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请点赞+收藏。
点击我的头像进入我的主页,你将发现更多干货。
关注我,我将持续不断地为您创造新的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