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如同一个鉴定中心,按照学业成就表征来确立“好学生”与“差学生”的区分标准,其实也是根据这些标准在“打造”出不同的学生,甚至可以说,是非常专制霸道的,如果仅仅以单一的分数来评价的话。
01
薄弱学校之薄弱,首先一定不是学生“薄弱”,因为绝大多数学生都是智力正常儿童,即使家庭教育不够到位,学校相对于家长,更具专业、科学与方法,为何不能让更多学生成为更具学习力的人?学习力,并不单一指应试能力,而是持续的、持久的自我期望、好奇心、热情,以及主动习得的技巧等综合能力。
薄弱学校,往往是“薄弱”教师较为聚集的地方。人心不齐、集体倦怠固然是薄弱学校教师的群体写照,教师个体在教育教学方面,也有薄弱之处,值得一一讨论。
02
学校是如何定义好学生的?好学生往往较为驯从,比如保证基本学习时间、按时作业、注意力集中、守纪律、有礼貌,懂得与人合作尤其是与老师合作,对学习有兴趣……
我们按照好学生的标准,来倒查教师的教育教学薄弱之处,体现在:
其一,确立规范并养成规范的能力较差。
“规范就像知识重建、学习技术、个人特性或审美素质等各种计量的精妙配比”。其中,学习技术指制定计划并执行、某一学科的方法习得并应用等。有一些规范,是可以预见、可以驯养的,有一些规范是不可预见、令人难以参透,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一般来说,有些规范不是明确的学习内容,不同身份地位背景的学生、地域的差异,可能因规范不同而起冲突。但是,教师要能够辨识最基本的学习场域规范,确立教学中,学生的倾听、发言、练习、小组合作、教室行为准则等。
其二,欠缺期望的表达
教师的“期望效应”是显著而持久的。教师决不能基于学生的学业初始水平、社会出身、父母经济地位等作出不同的期望。如果教师能够抛开刻板效应心理,相信自己的学生能够进步,则可能组织更具激励性的教学互动,以唤醒、激发学生努力满足自己对其投射的“期望”。薄弱教师往往向外归因,认为学生家庭有问题、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意愿不强……实际上,恰恰是他们的这些心理向学生传递了不言而明、却能够被强烈感知的信息。“差生”对这种负面信息尤其敏锐!
其三、延长学生积极学习的时间能力较差
学习时间,是提升成绩不容忽视的因素。好老师能够最大限度地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擅于在课堂上,照顾所有的学生,流畅地在一个又一个教学环节中转换,维持一种张弛有度的节奏,最大限度增加学生的学习机会——教师主导,学生自己控制课堂。
教师能够激发学生专注于学习内容,也有方法组织学生在同伴互助中相互学习。学习时间的保障才能保障学习的有效性。薄弱教师往往将太多时间放在控制纪律、无效重复、磨灭学生学习激情上。
其四,教育评估能力较差。
对于教师而言,教育评估无处不在,既是对学生,也是对自己,存在于学校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检查、督导,并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成绩,而是在于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纠正,在于激励学生,在于支持学生寻找、发现,养成自我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能否及时发现学生作业中错误背后的原因、能否准确判断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能否判断并包容学生的多样性、个性化需求,这些都是教师教育评估的能力范畴。
好老师对于好学生总是“任务驱动型”,以帮助他保持较高的激励水平,敢于对他进行批评。对于差生,则是“表扬鼓励型”,少批评多激发,懂得基于学生初始水平的进步,而不是以平均分来要求加快他的自我改进步伐。
03
人人都痛恨分数,但恰恰分数是某种过程显性的、最终的面貌。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学生因素,其它一些因素也在发挥作用,其中最关键的是教师。以上探讨的是教师职业能力上的薄弱,另外教师个性、爱好、家庭等问题,也会造成教育教学上的薄弱。
有些教师,对自己期望不高。他们对生命没有敬畏,因而对自己如何过完一生完全没有思考,过于追求物质满足。不能把工作场所也当作一种人生修炼之地。他们满足于安排什么做什么,等着下命令,但是对于命令也不能好好理解并认真完成。甚至,与自己无关的工作不愿意干,应付了之。
有些教师,基本素质很好,但是没有能够转化为学校教育教学所需要的才能,更不能真正带给学生持续、可预见的激励与激发。
有些教师,牢骚抱怨、拉帮结派,导致学校内耗,低效能运转。
有些教师,干脆成天盯着年级组长、盯着领导,无事生非,促使事故不断,麻烦丛生。
这些教师的“薄弱”,与学科素质、教学能力无关,与个人修养、自我期望、阅历视野有关。
*这是原创文章,引用转发请注明出处。争取每天更新。涉及的内容根据工作需要、兴趣爱好、情绪情感而定。如果你觉得我的分享对你有用,欢迎点赞、转发、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