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7日 星期六 天气:晴
昨天晚上睡前,孩子很认真的跟我说:“爸爸,我觉得最近你和妈妈最近越来越好,情绪控制越来越好,我好爱你们。我昨天晚上在酒店睡不着的时候,就想到这些。” (〃'▽'〃)
孩子最近喜欢拥抱和亲吻我们,真好。此生能成父子,希望我能给你足够的理解和尊重。孩子,我也是第一次做父亲,还请多多指教。
周六全家去看了《银河补习班》,里面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在网络上已经被人翻来覆去的炒了好多遍,我们就不啰嗦了。7岁多的孩子,看完之后,问了好几个为什么,当然,孩子的角度你永远都不是按照套路了,问的问题也不是里面的教育相关,更多还是谁厉害,跟《流浪地球》比,哪里更高科技之类的,很有意思。还是的很多问题,其实我是回答不上来的,要偷偷查资料,或者想办法自圆其说,或者引导他自己去翻百科全书。同一件事,可以允许有多种答案,自己找到的总是印象深刻。
这部电影其实是小时候父亲给孩子“变魔术”,到孩子长大后,给父亲“变魔术”。作为80后,大量历史的图片,场景,和音乐,能将我们这些目前已经为人父的人拉回到童年。那就是我们从小就活着和经历的世界啊。
我的父母都是典型的农民,母亲小学二年级都没有读完,父亲只有小学毕业,关于读书,我是“幸运的”。父亲和母亲对读书上事情,因为觉得自己也“教不了什么”,所以和愧疚。小时候,家里还在温饱线上挣扎。所以家中对我的读书,就是简单干脆的:孩子,读书只能靠你自己。你能读下去,砸锅卖铁供你去。学不下去,那就早日回家帮忙。在读书上,我相当的自由,自己对自己负责。
父亲母亲每天早上都是早早起床做好饭就出发去田里干活,中午不回来。我早上吃完早餐,中午自己回到家里,就热下剩饭,然后自己再去学校上学。晚上回来,能帮忙做点饭,搞点菜或者等父母回来一起做点晚餐。吃完饭,自己做作业,洗澡睡觉。父亲和母亲都是要忙到大半夜才休息。对于孩子,你越关注的,可能是问题越多的,你越信任的,才是回报最大的。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现实能让孩子很早就成长起来。生活才的真正的大熔炉。我感谢小时候父母的“放养”,虽然是现实所迫,但确实给了我很多自己成长的机会。原生家庭带来的,绝对不仅仅只有问题,那些所有无法打倒你的坎,都将成为你成长的踏脚石。
父亲和母亲不会讲道理,也没时间讲道理。家里穷,但每天靠自己的双手打拼将日子也过得有声有色。我小时候偷偷看了很多书,对父母在这种情况下,能依然把家庭照顾成“家”的样子,我内心其实是很佩服的,那时候,父亲和母亲就是我的天和地。小时候特别喜欢一句话,当成了自己的座右铭: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在那个年代,告诉自己不要自卑,什么事情都能通过自己努力去实现。这些,是当时的社会带给我的烙印,一直在心底默默的影响着我。
当然,很多的时候,你童年碰到的老师将会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一到四年级,我也一直是个超级淘气的孩子。每天早上都会被赶到教室走廊去,人家在班里晨读,我趴在走廊台阶上补作业,考试,班级倒数有名。四年级下学期的时候,一次作文点评课,老师问了一句:wxy,你看了那么多书,为啥作文还写不好呢?很多人都知道我看了很多书,家里的柜子里藏了很多书,除了竖排版的《水浒》,《铁道游击队》,还有很多“红书”,就是各种革命先烈的故事,什么《欧阳海之歌》等等。除此,我跟我几个兄弟,经常去村里的离退休室借书看。我看了很多杂书,乱七八糟,什么都有,但从来没去思考,这些书会给我带来什么。那次,也许是水到渠成,也许是冥冥天意,我突然开窍了。是的,开窍了,不是我的作文变好了,而是我开始思考我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我要去当兵!!!(果然是红书看多了),我要所有人都看得起我家(也许这才是我内心真正想的)。孩子,就是这么神奇,从那时候开始,我努力的跟随学校的节奏走,成绩很快就到班上中上。其实,应试教育,因为绝大部分的人都是被动填充,哪天,你突然能找到主动的动力,是很容易超过大部分人的。
而到了初中,我们有个“偶像”语文老师,初一还很讨厌他,初三崇拜得不得了,他的粉笔字和作业批改上的字迹都是我们模仿的对象。我的语文,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成为我最好的科目。因为,我喜欢。从前所有开过的书,在那一刻开始融汇贯通。其实,那个老师只是做了很简单的事情:1、他的语文课,如果讲的过程中,你有任何不一样的想法,可以随时举手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2、语文选择题这些,因为只有四个选型,有特定的办法将答案筛出来(应试策略,这招特别狠,我们班后面语文选择题基本都是全对)。3、主观题(阅读理解和作文)都没有标准答案,只要你能自圆其说。“鬼知道作者当初是什么想法,但是如果能找到证据,你就可以认为是对的” 。 第三点完全收买了我,因为看的东西太多,作文这个时候就成为我的福利,因为我可以自由发挥了。好的老师,确实能将你的特点放大。如今,我写的字,还是有老师字迹的痕迹。(扯远了,O(∩_∩)O哈哈~)
既然是随想,我也就思绪跳跃。大家随意看看吧。
再回到父亲母亲身上,如今我们也成为这样的角色,而对于父亲母亲,却有了更多的认识。再读《背影》会有更深的感受: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
亲爱的父亲,母亲,儿子今生也是第一次做儿子,给您二老添了很多麻烦,还请多多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