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报名参加了理事会读写营,课后阅读了张老师的讲义,将她讲述的内容,结合自己读书写作的经历,认真思考了一番,颇有些感悟,下面就以作业的形式,将我的心得写下来,用以复盘过去,激励未来。
一、课程感想
在一小时的课程里,张老师讲述了自己的读书经历,从最初的“横向阅读”,来找到阅读的方向和兴趣,挖掘自己的潜能,定下阅读的基调,然后是“纵向阅读”,在明白自己的方向后,按照习惯实现深度阅读,这样就能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最后是“挑战自我”,不将自己放置在舒适圈里,而是挑战有一定难度的书,这样就能让自己和古今中外的大师的思想更接近,也更明白人生的意义。
当然,以上只是我本人对张老师讲义的粗浅理解,必然不甚完善。我也相信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会结合自己的阅历,有独特的理解,不过只要吸取自己需要的养分,来帮助自己成长也就够了,相信这也是张老师讲课的意义和目的。
结合张老师的讲义,我有几点感悟:
(一)要能拓宽视野,读更多的书。在“横向阅读”过程中,必然要尝试各种不同种类的书,通过阅读不同作者的书,就能从中找到自己所喜欢的作者。正如张老师说的,在读书中遇见另一个自己。也许我们一直的想法,还没找到合适的方式去表达,也许我们对于成为什么样的人还不清楚,也许我们对自己未来的路依旧迷茫。那么,就去书中寻找答案,因为古往今来的大师们,总会在人生的某一刻有着和我们一样的遭遇和迷茫,他们也是在用实际行动,身体力行告诉我们,该如何应对。那么,多去读书,遁着大师的脚步,渐渐飞跃人生的迷雾,找到真正的自我,这应该是一条成长的捷径吧。
(二)要能深入阅读,读更有深度的书。读书其实并不容易,主要是如何让自己在阅读中不断精进。这就是要在养成阅读习惯的基础上,将自己选定的书读深读透。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作品,如何从中体会作者深邃的思想,还有人生的感悟,都需要能在深度阅读中,学会站在作者的角度和处境中去理解。那么就是要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包括社会背景,作者当时的境遇等因素,尽量做到感同身受。当自己能几乎完全理解作者的心境,自己的阅读也就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而收获也必然是巨大的。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要认真仔细去反复读,就总会和作者的思想越来越近。
(三)要能不拘一格,实现突破。读某个人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某人,毕竟世界上只有一个梵高,而是为了成为自己。牛顿说:如果说我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是在向前辈致敬。而我们从大师作品中汲取营养,终究还是为了让自己成长起来,长成希望成为的那个自我。所以,要有挑战更高点,突破自我的勇气。那一个个留下人类文学思想瑰宝的大师,他们身上有能帮助我们成长的知识,力量,还有勇气,当你理解了,也就是慢慢在突破升华,也是在更接近心中那个理想的“我”。
二、我的书单
(一)从前书单
回想自己读书的经历,用八个字便能概括:多而不精,杂而不纯。完全凭自己的喜好去读,而且囫囵吞枣,浅尝辄止。下面就根据从前的阅读记录回忆一下(因为太杂,不全也不精)。
网络:《极品家丁》《赘婿》《神墓》《斗破苍穹》《大奉打更人》等
历史:《明朝那些事》《万历十五年》《大秦帝国》《历史的温度》《简读中国史》等
哲学:《苏菲的世界》《理想国》《人类简史》《未来简史》等
散文:《文化苦旅》《皮囊》《夜晚的潜水艇》等
小说:《白门柳》《金瓯缺》《骆驼祥子》《棋王树王孩子王》《白鹿原》《傲慢与偏见》《基督山伯爵》《长安的荔枝》《解忧杂货店》《遥远的救世主》《云边有个小卖部》等
因为太杂了,且更多追求速读来增加阅读广度而忽视深度,还有些甚至连名字都想不起来了。关于如此浅读,个人觉得有利有弊,这一点在后文中解释。
(二)计划书单
网络:《剑来》《诛仙》(再去找一两本和从前自己看的风格不一样的网络小说)
哲学:《与神对话》《寻觅意义》《通往奴役之路》
小说:《呼啸山庄》《三言二拍》《边城》《平凡的世界》《笑傲江湖》(再补充几本值得读的小说)
散文:《阿泰勒的角落》《额尔古纳和左岸》《名家散文集》等
还有写作类工具书。
以上只是眼下的计划,能否达成还看时间和决心。
三、复盘书单
回顾我自己读书的经历,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内容杂且浅。因为选书凭兴趣,按照我“随缘”的阅读方式,只要当时给我的第一印象好,我就会去读。丝毫不考虑自身情况,主要是有没有使用价值,以及自己是否读得懂。正因为这样,我可以是什么类型的书都看过,每当谈到读书这个话题上,我总能说出很多书名,毕竟好多都见过,甚至翻阅过,而涉及里面的内容,就发现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多年下来,涉猎看似广,略知皮毛的也不少,只不过并没有找到自己的阅读方向,也无法形成知识体系,更不能转化成有用的能力。
(二)读书动力不足。更多喜欢阅读小说,而那些非虚构类的书籍,却一直兴趣缺缺,或许是相对枯燥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让人望而却步。带着这种挑肥拣瘦,拈轻怕重的态度,就只能将更多功夫用在阅读不费脑子的小说,甚至是网络小说,这样也就失去了深度阅读的勇气,在这样浅的阅读中,收获有限的知识,甚至只是带着娱乐的哈哈一笑,然后就将看过的书本抛之脑后了。
(三)不能学以致用。听了那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这是一种常态,我觉得自己就是如此。书本上的知识大多知道,给别人讲道理一套一套的。而如果想将这些运用起来,却不知道如何入手。一方面是那些讲方法的书,我不知道该如何对应到自己的工作生活实践当中,指导我做出正向的改变。另一方面是那些优美的文字,确实触动了某个当下的我,我却无法将这他山之石为自己所用。如果读完后,书还是书,我依然是我,那么一本书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了。
(四)不懂阅读的意义。这是我时常追问自己的问题,当我问自己我读某一本书是为了做什么,往往给不出具体答案。到底是获取知识,掌握方法,还是提高文笔。因为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去读这本书,所以在读书时,就抓不住重点,只是从头到尾浏览一遍,觉得大致知道了,也就觉得读完了。
其实关于读书,我还有很多问题,简直有些“罄竹难书”吧,一时半会儿还写不完,暂时就将想到的这些罗列出来,以后想到了再完善。
四、此刻想法
每天都有工作和生活的事情要应对,渐渐发现能抽出一两个小时去阅读写作,其实是件奢侈的事。那么,为了对得起上天恩赐的这两小时时间,也对得起自己好不容易克服懒惰天性,选择了“反人性”的阅读写作,就应该好好利用这段时间,把效率提高起来,让自己以后真正得到阅读写作所带来的收获,以回报辛劳的自己。
(一)理性选对的书。选书是看书的前提,先结合自己知识结构,阅读偏好,去选择自己想看的书。不见得大家都认为好的书就一定适合自己,也不见得适合自己的书就一定是大家认可的好书。所以要理性思考,读这本书目的是什么,会给我带来什么,我对这本书感兴趣的地方在哪里,在能回答这些问题之后,再继续读书的话,势必能将这本书读得更有价值。
(二)使用正确的阅读方法。记得以前看过一本书叫《聪明的阅读者》(阳志平著),书上将书籍进行了简单分类:叙事类、信息类、美感类。每一种类型都应该使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叙事类是小说,重点看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个人觉得如果想提高写作能力,还应该了解起承转合,摸清结构脉络,这样能记住书中的故事,还有讲述的方法。信息类只看重要信息,包括知识点、概念,再设法将这些与自己掌握的其它知识,以及实践相连接,使其成为自己的知识。而美感类就是散文,还有如《边城》(沈从文著)此类小说,要着重放在遣词造句,人物景物描写上,要将作者使用的动词形容词乃至副词记下来,以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还可以进行仿写练习,这样自己也终将会给文章赋予美感。
(三)阅读当有详略。正如很多阅读方法论的书籍提到的“二八法则”,一本书中的核心观点是20%,剩下的80%是用以佐证那20%的观点。那么,对于聪明的阅读者来说,就应该用自己的慧眼识别核心内容,以相对更快的速度将书读完。当然,上述观点只适合部分非虚构类书籍,而加快速度只是为了利用有限的时间去阅读更多书,加上这些商业书籍有很多都有“凑字数”的内容,快读是应该的。而那些大师经典作品,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每字每句都值得停下来思考,最经典的如《道德经》,那可是一个字都不敢错过的。所以综上所述,读书就好比开着手动挡的车行驶,要根据路况及时换挡,在平直的路上,挂高档加速行驶,而崎岖坑洼路段,则低档慢速前进。而平直的路是可略读的内容,崎岖坑洼的路是要精读的内容。
(四)参考借鉴他人,不死磕。一个人默默读书,死磕书本,精神固然可贵,但效率太低,如果是曾经那个互联网不发达的年代也就作罢,可当今时代,就应该把互联网利用起来。你读的绝大多数书本,都有前人读过,他们总结了观点,列了思维导图,发表了书评,除了小说要担心会剧透之外,其它书籍,为什么不先去看看人家怎么说呢。记得在微信读书里看《明朝那些事》时,我可是边读边看其它读者的观点,也时不时写几句,这样总能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而部分不太懂的内容,被热心网友解释,就能“秒懂”,省去了自己查询时间。不过话说回来,别人的观点也仅仅是一家之言,可以参考学习,却不应以此来代替看原书。
(四)再多看一些纸质书。这些年,体会到了电纸书的便捷,很多时候,我都会将那本电纸书带在身上,每当闲下来,翻开墨水屏,上面那些文字就能清晰印入眼帘。这样不仅方便,也会比纸质书更节省成本。毕竟一个书柜的书放进电纸书或者手机里,也是毫无压力。可渐渐地,我就忘记了曾经读纸质书的快乐,当某天重拾纸质书,触摸到质感满满的封面,那扑面而来的墨香,聆听着书页哗哗作响,再看着书本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左到右地变薄,那种知识入脑入心的感觉,哪怕是一种错觉,都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现实的安稳,也会在潜意识里“强迫症”的驱使下,将整本书翻完最后一页。所以最近这几年,我开始注重纸质书了,从前空空荡荡的书柜里,也变得逐渐充实。不过话再说回来,对于多数“阅后即焚”的书籍,电子书读完了事,有限的书柜,留给值得读一辈子的经典就好。当我看到书柜里有四大名著,《三言二拍》《资本论》《中国通史》,还有沈从文,汪曾祺,余秋雨等老师的著作,而电纸书中,也放置着各种名不见经传的作者的书,内心则是踏实的。
从昨晚开始写到现在,中途经历了睡觉,可谓“两气呵成”将这篇心得写完了。因为关于读书曾经想得比较多,所以写起来还是比较顺手的。不过依旧表达未尽,只是暂时想到了这么多,以后想到的内容再补充。
也庆幸有这次机会,这个主题,让我对于读书这件事有了深度思考。让脑子里那本是一团浆糊般紊乱的关于读书的话题,被梳理出一定的脉络,这势必会引导我用更科学的方式,更精准的方法,投入到更高效率,更大收获的阅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