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回到家的时候,会习惯性地将东西乱扔,摆满整个屋,我妈妈会非常难受,觉得房间里太乱了,批评我不是不整洁,不爱干净,说这是一个女孩子应有的行为。如果觉得妈妈不是特别生气,就对妈妈的话不以为然,还是我行我素,有时呢也会在妈妈心情特别不好,特别严厉的时候赶紧收拾,当然心理也有些不舒服,会觉得妈妈指责的语气太严厉,更重要的是觉得东西没整理好也不能说我不是一个爱干净的女孩子呀。因此,体会到有时候很怕妈妈指责我这一点。
到了研究生,自己在外地求学,有时候去亲戚家里,看见嫂子,姐姐会把房间整理得很干净,也觉得在别人家里不应该到处乱扔,所以,也尝试着去跟他们学习,养成好的整理习惯。确实,整理好之后,物品放在固定的位置会感觉到舒服。后来,工作,搬家,发现自己的东西越来越多,学校宿舍已经被堆满了,中间几次搬家的时候也不断发现有些物品是不需要的,于是果断决定把他们处理掉,不常穿的衣服就把她打包整理捐给小区的衣物箱,不要的书本就把他卖掉或者一起捐。在处理掉的时候,我觉察到自己以前不舍的扔一些东西,以及每次回家带很多东西,内心是有一些恐惧的,总觉得万一有一天我需要使用他们呢,这种恐惧背后其实是害怕失去,怕自己不再拥有,从而就用保留的方式来应对有些非必须品。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首先开始在我的衣物上进行大革命,不需要穿的,即使再好,也把他处理掉或者送给别人。发现每次清理完之后,会觉得特别轻松,原来,他们会有更好的去处,而不是留在我身旁做无用的废品,流通,其实会让他们拥有更多的价值。 随着我一起奔波的,还有好几箱书,有些书是自己看过的,特别喜爱,会随身带着,但还有一些书,是自己的专业书,还有自己以前在外面学习的一些材料,我发现这类书虽然一直随着我奔波,但我几乎不会再翻看。然而我却一直保留着他们,内心也是一种惶恐,总觉得有一天万一我需要他们呢,我找不到他们怎么办呢?而这,不过是对未来的恐惧,对失去的执着。如果真的有一天我发现需要这些材料时如果他们没有在身边,难道我就不会有解决的办法了吗?不,我想不会的,每时每刻我们都有从容面对生活的能力,要相信在那一刻,即使他们不在,我们也可以很好的活。这是一次非常美妙的心灵觉察,前两天搬家还在疑惑要不要处理掉这些不经常用的书本,也总有一个念头想交给学校认识的阿姨,让他们拿去处理,但一直没有践行,而这些书本,一天天地在角落里布满了灰尘,并没有真正地发挥他们的价值。通过这次断、舍、离的体验,我更加确信该如何安置他们了。让他们流通起来,去到他们可以发挥价值的地方,而不是尘封在我惧怕的角落里。
生活中,对于衣物,书籍这些看似珍贵必须的物品,我们因为害怕失去而只是牢牢地抓住,并没有真正的物尽其用。而这,不过是给自己不安的心找到退缩的借口。
那么,在人和人的关系里呢?我们是不是也会因为害怕失去而牢牢地抓取,觉得占有就能安抚自己吗?而这背后,我看见了那颗害怕失去,害怕不被爱的内心。而抓取,有时也会让我们感觉到疲惫,甚至是生活的累赘,也是对别人的束缚和要求,而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应该是让一个生命可以尽情地舞蹈,让爱的人可以勇敢地舒服地做他自己,尊重他自己,也尊重我们原来的样子。
无论是衣物,书本,人和人的关系,当我们牢牢抓取时,好比握紧了拳头,以为可以拥有他们。然而,那只是自私地剥夺和侵占。而不是发自内心的爱。当学会断、舍、离之后,我想我们不是不爱了,不是不需要了,而是让衣物散发她棉布的味道,让书本传递给那些更需要知识的人,让爱的人活出他的真实和精彩。
而我们,当摊开手心,一切放飞和释然的时候,也便拥有全世界,拥有面对生活的从容和笃定,从而自由的快乐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