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之制法
针灸大成制针法,以马衔铁制,谓其无毒,锻铁成丝,分长短断之,外涂蟾酥再锻之,云可止痛。然后继以铜丝为柄,磨其一端为针尖,再入芳香运气辛温和血之药品煮之,谓药可入于针质内,其意为施针时,籍针内之药气,以取运血气也。实则铁制坚致,吸收药力极微,且煮后复须以瓦屑摩擦之,使之光洁滑利,即能吸收药力,一经摩擦,亦已消失,古人之用心,亦有似是而非者矣。
近年工艺,突飞猛进,铜铁皆有细丝,匀而坚韧,针家以马衔铁制针,手续太繁,且脆而易折,故多以铁丝或钢丝为之,惟仍入药煮过,然后一端磨锐成为针尖,一端绕以铜丝,成为针柄,继以细砂捻磨针尖,使其利而不锐,圆而不钝。再擦针身,务宜光滑细致,于是应用于人身,自无痛涩之弊矣。
钢丝之针,坚韧适中,有弹力而不易折,较之马衔铁制者,不可同日语矣。然易起氧化作用而生锈,为一大缺点,金银丝制者,虽不生锈,而柔软易屈,美中各有不足。今有一种不起氧化作用之夹金丝,弹力亦不弱钢丝,以之为针,则甚相宜也。
针之长短大小与应用
人之肌肉有肥瘦,部位有厚薄,下针亦有深浅,刺激有强弱。为适应其刺针之深浅,则针之长短,不可不分也。为适应刺激之强弱,则针之大小,不可不分也。就历来经验以定之,长者须三寸五分,短者为七分,从七分与三寸五分之间,为分配一寸、寸五、二寸、二寸五、三寸,其计七类。于临症应用,深处如髀枢,浅处如指端,四肢腹背,厚薄深浅,无往而非宜矣。惟是针之长者,针丝宜稍大,便于刺也。且刺深者,大都刺激神经干,针小则力不足而效不充也。短者宜小,利于皮下之轻刺。如以镇静制止为目的,则非大者不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