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有两种美,一种是人情美,一种是自然美。会不会欣赏美,取决于一个人的审美能力。
一个人不会欣赏美,不仅是因为他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是因为在成长的环境中,过于功利化的教育,阻挡了一个人对外界的感受力。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比例失衡造成。
美分为雅的和俗的。 看待世界万物的眼光,可以雅俗共赏,看待人也一样,一个人有文雅的一面,也有俗气的一面,不懂欣赏美,便会落于俗,错过人生路上很多美好的人,事,景。
有广泛兴趣的人,且对世界充满探索的人,审美能力往往高于常人,人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人类前进的动力,美,是希望之光。自然美美,在落日,松间,清泉,石上,落梅,残叶里,美在无尽生命蕴含的意象里。美,在心跳之声清晰可闻时。美不是浅薄的认识,而是深刻的体验。皓月,清风,琴曲,流殇~~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欣赏人情美的最高境界。一个微笑,一个优雅的动作,一个真诚的眼神,都是美。看到美,人生才能获得更多的愉悦和快乐,得到积极向前的能量。反之,看不到美,会对这个世界产生乏味,甚至悲观厌世的心态。
看不到人情美,人便只剩下本能和欲望,随之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
寒假,从史学角度解读红楼梦,红楼梦是古典文学启蒙之作,对文言文和古诗词有很大帮助,它不像二十四史的古典语那么多,又介于白话文和现代文学之间。对激发古诗词兴趣有很大帮助。但一不小心,缺乏史学背景和美学思维,便会坠入浪漫美好而细腻的宝黛爱情里,而错过红楼梦中人物语言美,动作美,表情美,心灵美。
换个心态,从美学角度欣赏红楼,“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回顾黛玉的一颦一笑,百转流情是一种美,静如姣花照水,动如弱柳扶风,黛玉俏皮的眨眼,转了个身用手帕飞打宝玉,骂“呆雁”,这活泼而优美的身姿多么美好,宝玉给黛玉讲故事惟妙惟肖的神态,显露出了纯真爱情的美好。如不懂得欣赏这美,把爱情当做欲望,那就俗了。
因为欲望的背后是性,联想到性,是对纯真爱情的一种玷污了。性对宝黛本人是子虚乌有。发呼情止于礼是黛玉的界限,乐而不淫,是整部红楼梦的基调。
人与人的交往,异性之间的交往,用审美的眼光发现,她(他)笑容的美好与温暖,眼神的真诚,心的感动,言谈举止的优雅。因为人与人之间除了性别的差异,还有美好的人情与人情味。
欣赏美,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学问,美不是虚无缥缈的,是对现实的修饰和艺术化。真正的美来源于我们的内心,是我们对生活感受到的,体验到的。所以,美来源于生活本身,一个个当下构成了生活,关注当下,用心体验,美好正发生着。
大美无形,我们太匆匆忙忙赶路,经常会忘记或者提味其中的美。只需静下来,去看,去听,去感悟。在自然美的体验里散步,可见芳草萋萋,可见繁星点点,可见落木萧萧,可见秋水盈盈,可见孤帆远影,可见落霞红云。禅院钟声,雪夜踏梅,炊烟袅袅,渔舟唱晚。
美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又附着人的感性认识,就像列夫托尔斯泰说的“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美给人带来积极的影响,净化人心。人心之坏,是由于未能免俗。俗无非是缺乏美感的修养。
现实生活中人们都会习惯性的把自己的欲望和利益凌驾于他人之上,而美感的世界,是纯粹的意象世界,它超乎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而独立,纯粹的美只会带给人幸福和满足,有审美的眼光才能看见美。
这一点,艺术生很容易能做到,而学文化课生却很难做到,比如,看一棵树,木商习惯用“功利心‘’的态度计算木材的价值。这是实用的态度。植物学家习惯用“寻真理”的态度思考植物科属,这是科学的态度。而画家习惯用“无关心”的态度感受色彩形态的美,这才是美感的态度。
所以,想要审美,你必须抛开自己实用与科学的态度,用美感的态度观察世界。人的实用活动是“有所为而为"是受环境限制的。而人的美感活动而是“无所为而为”是环境不需要他活动,他自己愿意去活动的。实用活动中,人是功利性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美感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
俗无非是缺乏美感的修养,确实让人避无可避,想让快乐和愉悦多点,就让审美的能力再提升一点。所以,培养美感来为自己免俗吧,我们无需像艺术家那样深刻解读美,也不用带着学院派的眼睛和耳朵,或者令人窒息的逻辑理论,只置身其中拿出无关心的态度,获得美的体验,心灵的净化,让身体里,那个俗的气质少点,雅的成分多点。
柏拉图说过,人活在世界上,身体是灵魂的监狱,灵魂才是真正的自我。所以偶尔让我们得生活慢一点,我们的灵魂才能跟得上,有时候我们生活里的很多信息和知识跑的很快,结果却忘记了等待,等待我们的灵魂,等待真正的自我跟得上。这也告诉我们,学习固然重要,但生活中的实践和体验必不可少。否则,人就变成了机器了。
当我们用功利性看待事物,就忽略心灵的感受,美的感受,无法回到自己当下的本心,在物质和欲望的河流里,渐行渐远!人生苦累无止境!
想要多点愉悦,快乐,让我们开始欣赏这个世界的自然美,欣赏身边的人情美吧!此刻,请打开自己的心扉,你就会看到,美好正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