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观课学习的感受
前段时间外出观课学习,在一所比较有名的学校观摩了两节《余弦定理》的课堂教学,深切的感受到了教学相长的教与学的师生双边活动的魅力。
一、教师层面
教师提前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将“查阅并整理余弦定理的证明方法”的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完成之后,教师整理、筛选学生的结果,挑出一些比较好的证明方法,以备课堂展示所用。
二、学生层面
课前,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目标,预习新课,并查阅相关资料,整理余弦定理的证明方法。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展示、研究和讨论。当组内所有成员对本组所用方法完全理解之后,本组选取一名学生,将本组的证明方法展示在黑板上,并进行讲解。
三、教与学
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学习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巡视于各个小组之间,观察学生合作学习的进展,同时听倾学生讨论的声音,有必要时给予指导和点拨,体现着教师管理、掌控教学进程的能力以及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当然,有的学者认为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是“双主体”,不无道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是一种双边活动,缺一不可,只不过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之下,二者呈现的形式不一样,但同等重要。
四、教学相长
观课中,笔者可以明显的感受到生源的质量对学习成效的影响,对教学进程的影响。这些学生基本上课前都高质量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课堂上呈现出来的方法多样,且板书漂亮,讲解清晰。
好的教学,一定是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彼此互相促进,逐渐完善对方,成全对方。
毋庸置疑,好学生成就好老师,成就名师。学生的情况亦即学情决定了教师的成长轨迹。生源好的学校,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完成,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也比较顺畅,彼此之间的思维碰撞能溅起火花,这些都会促进教师的成长,使得教师在专业发展上比较迅速。反过来,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又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成效。
现实是,很多学校,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生源质量让人无可奈何,很多学生难以完成或者是难以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那么,我们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就没有教学相长了吗?
其实不然,只要教师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以及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布置合理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的学习发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这样,就会促进学生的学习,也能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教师也能逐步在这种研究学情,研究教学,不断反思自己,不断反思教学成效中促进自己的成长。
这就是教学相长!只不过,这种教学相长可能速度慢一些,形式隐蔽一些,道路曲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