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力——事实与观点
R:《非暴力沟通》
摘自《创新的神话》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例如,它会说“欧文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没有进一个球”,而不是说“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
I:在表达过程中,我们经常分不清主观的事实与客观的观点之间的区别。
作为旁观者,直接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很容易带有个人偏见,而是只陈述一下所看到的事实就够了。
A1:在之前读完一本书的时候,觉得特别的好的,我总是想着推荐给别人,但我最多只是说,“这本书真的很不错,很值得一看。”
比如,在去年看了《大秦帝国》这套历史小说之后,向一个喜欢历史的同事推荐,这套小说看起来太带劲了,真的很好看。
然而同事只是应了一下,听这书名是写秦朝的历史小说吧,找个时间看看,结果到电视剧上映了他才去翻这套小说。
A2:如果我再看完一本书,想要推荐给别人看的话,我应该找出书中的三个细节内容,通过事实加观点的方式表达出来。
比如最近在微信读书看林语堂的《说话的艺术》,在一周后阅读完写书评的时候就可以这样做,这样就可以让人从简短的评论里面知道书中的内容了。
表达力——条理与组织
R:《谈话的力量》
批评你的人通常最想得到的是你倾听他的意见和想法,并认真地对待。如果你不愿意听对方的批评,问题就会积累起来无法解决,反而让矛盾日益激化。
大部分人当遇到批评时常见的三种反应都不妥当:要么完全否认;要么找借口;要么指责对方更过分。
较好的应对批评的方法是:
第一步,询问具体内容。
第二步,同意对方的批评,具体有四种情况:
1、如果你完全接受:先同意对方说的事实,然后说出你将有什么新的做法。
2、如果你确实无法改变:先同意对方说的事实,承认给对方带来的不便,说明自己无法改变。
3、如果你认为对方以偏概全:先同意对方说的事实,然后列举其他的事实。
4、如果你认为对方无理取闹:先同意对方有发表意见的权利,然后表达自己。
I:当我们面对批评的时候,正常的反应往往是很偏激的,也就容易导致双方争得面红耳赤。其实,应对批评也是有套路的:先询问别人批评的具体事情是什么;其次,接受对方的批评;最后,根据对方批评的具体情况,具体去分析如何采取下一步行动。
A1:前段时间忙着参加某社群的训练营,由于每天都有作业,而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完成,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主动打电话给异地的女朋友。她偶尔电话打过来的时候,我也会跟她说,“我在忙着学习呢,等我空了在给你打电话”。刚开始她也很善解人意的就挂了,可是后来我却忘记给她回电话了,她就会又打过来问我:“你还在学习吗?”其实这个时候,我已经是在空着了,跟她实话实说了之后,她就开始说我了:“你总是这个样子,一点都不关心我。”而我的回答:“不是因为在学习吗,忙完了脑子已经很累了,休息的时间都不给啊?”也就导致了两人的冷暴力,最后,还是需要自己去想各种办法去哄她开心。
A2:如果再出现类似的情况,被女朋友批评的话,我想我根据这个套路去沟通的话应该不会导致先冷战再想方设法去安慰了。
询问具体内容:
我怎么不关心你了呀,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吗?
接受她对我的批评:
对不起,这段时间我确实对你的陪伴不够多。
我在学习是因为给自己投资,这样可以让自己有更好的竞争优势,给我们未来的生活更多的保障,我的心里是一直是装着你的呀,只是没有表现出来嘛!
以后我会多花点时间专注在我们的现在,多点时间给你陪伴的。
修改:
接受批评:对不起啊,我空的时候没给你打电话确实是我的不对。
新的做法:
我做完事情休息时间一定给你打电话,向你汇报。
表达力——生动与表达
R:《故事》
只要冲突占据着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我们就会不知不觉地在时间中旅行。然后,影片突然结束。我们看看表,大吃一惊。
冲突法则不仅仅是一条审美原理;它还是故事的灵魂。
I:当我们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如果加进一些冲突,很容易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让他们跟着你的节奏走下去。
A1:在读高中的时候,我们中午午休时,教学楼在规定时间是被锁上的,防止各个时间来的同学影响在休息或者学习的同学。我有一次因为迟到了半分钟就被锁在了外面。
A2:在读高中时,午休时间我们教学楼是被锁上的,里面的出不来,外面的进不去。
有一天,我吃饭时间稍微拖延了一下,走到校园内,远远的看到了教导主任正在卖力的关着大门,这个时候也不管饭后不能运动这条养生规则了,立马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了教学楼。
还好,在他刚关上门的那一瞬间,我赶到了门口,我打算拉开们进去的时候,只听到一声清脆悦耳的“咔嗒”,教导主任上了锁。(期望受阻)
瞬间内心就崩溃了,苦苦哀求:“老师,麻烦开下门让我进去吧?”
老师面带微笑:“后门还没锁,你去后门进来吧!”(点燃希望)
我们教学楼的前后门在大楼里面走也就十来米的距离,但从外面绕的话,那估计就100来米了。
“万一跑过去他再锁门了,不是白跑了吗?既然他笑着说的,估计会等我的。不然,不去作业不是完不成了嘛!”(内心冲突)
为了能够赶到教室补上午留下的作业,豁出去了,继续在大中午的烈日下狂奔了起来。(行为与环境)
当我看到后门还开着的时候,就放心的放慢了脚步,心想:“这老师平时被人说的这么凶残,今天这样也没那么可怕嘛,还能给我留时间。”(想法与现实)
我走到距离后门十米不到的时候,老师出现了,他竟然开始关门了!我立马又跑起来,终于在他上锁之前赶到了门口。
在我微笑着和他打招呼的时候,他也微笑着对着我说:“下次早点来啊,别赶来赶去的这么累!”
当时我还很感动,“这老师挺为学生着想嘛!传言并不一定都是真的!”
然后,我听到了一声清脆的“咔嗒”,门上了锁!
而此时,我还在教学楼外面……(现实与期望)
表达力——受众分析
R:《魏斯曼演讲圣经1:说的艺术》
引起听众共鸣的关键,就是不断回答一个核心问题:你能从中得到什么。这样才能是你演讲时紧紧抓住听众的利益,为不是仅仅把焦点放在产品特色上。他来自于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我能从中得到什么?”但是,我特意将“我”换成“你”以转移焦点。在这里,听众才是焦点。这种改变强调了所有参与交流的人都必须对外关注听众的需求,而不是在乎自己的需要。这就是引起听众共鸣的本质要求。
I:演讲时要想引起听众共鸣,就需要与听众建立联系,最好的方式就是多问问自己,这次演讲能给听众带来什么利益。
A1:前段时间参加某社群的演讲训练营,有个演讲比赛,当时,自己准备的演讲稿一味的按照某些套路,结论先行,有理有据,适当的讲述故事,故事中要有具体的细节,最后结尾升华总结等等技巧都运用上了,结果还是没有获得名次,原因是我讲的我自己去西藏徒步旅行的经历,在路上吃了多少苦,做了什么事,最多在结尾总结了一个人生道理。这个跟大部分人都做不到有效的链接,他们听了最多也就是觉得我的经历比较丰富而已,甚至可能会听出炫耀的感觉。
A2:如果再有这种类似的演讲,一定要先分析听众的身份,再去思考自己所要讲的内容如何能跟听众建立联系,以及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利益。
多问自己几个问题:这对听众重要吗?听众在乎吗?这对听众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要跟听众说这些?听众听了能有什么效果吗?
比如上次经历:参加训练营的人都是爱学习,渴望通过演讲改变自己的人。
那么,我就可以去讲述自己在参加训练营后遇到的一些问题,采取的一些行动,发生的一些改变。
因为这是听众里人人都在做的事,讲述这些很容易建立联系。如果在讲述内容中加入点练习方式,以及学到的演讲知识,或者说自己如何克服大家都会遇到的问题的话,那么我想那次演讲就会榜上有名了。
倾听力——表关注
R:《亲密关系》
在沟通中当我们接收到他人的信息时,有两个重要的任务要完成。第一是准确地理解对方话语所表达的意思,第二是要向对方传达关注和理解,让他们知道我们对他的话是在意的。这两个任务都可以通过复述接受到的信息而完成。即用自己的话重复对方的意思,让信息的传递者有机会肯定那就是他要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人们在谈话中用到复述时,并不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理解了对方的话,并马上给与答复。相反,他们会复述对方的话并向对方重复地说出,从而花些时间来检查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这看起来会使沟通不太流畅,但它确实是个避免争吵和冲突的非常好的方法,不这样做就容易引起误解和错误。无论谈话在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过热,复述都可以使之免于失控。
I:在沟通过程中,为了防止理解错误,可以复述一遍对方所说的话,询问一下自己有没有理解正确。
A1:五一期间,亲朋好友聚会的时候,难免会多喝两杯。当时,我爸和姑父都喝多了,我表弟拉着我姑父要回家休息,结果没想到我姑父喝大了之后发起酒疯来了,动手打了表弟。我爸平时对表弟也挺喜欢的,因为他很懂事。所以,就去拉扯我姑父,跟他掰扯干嘛打孩子。谁知姑父说了句:“跟你没关系!”这个时候,当习惯老大的老爸不爽了:“跟我没关系?你跟我没关系你来我这里干嘛,还从来没人这样跟我说过话!”两人都喝了酒,都是大老爷们,在院子里就吵了起来,还想动手,被大家都拉开了。
A2:为什么事情越发的严重?原因就是因为一句话的理解错误。姑父打孩子确实不对,我爸劝解的方式也很不对。
当时姑父那句话:“跟你没关系!”我爸就是理解错误,姑父表达的是:“我打自己的孩子这件事跟你没关系。”而我爸理解为:“我是这个家庭的老大,你说你跟我没关系,咱俩没关系你就没必要来我家走亲戚。”
虽说酒精的力量是强大的,让两个大老爷们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吵的面红耳赤。但这也证明了沟通的时候,注意复述别人所表达的话,避免理解错误,引发更大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