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学思行 精进学思行
周围有人感叹我比较自律,其实我知道有些事情只不过是养成了习惯而已。而关于习惯养成,我们听到很多,比如21天养成……,7天……等,但常常半途而废。真正养成一个习惯需要多久?30还是3个月,没有标准答案,视具体的情况看(废话),最近读到的《微习惯》,为我们习惯养成提供了新的视角,挺受启发。
作者是斯蒂芬.盖斯,作者一直苦恼自己常常很难坚持一个事情,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微小的起步,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改变,于是就有了本书。
本书的核心介绍如何通过微习惯,建立我们想要习惯,进而带来更大的改变,我会从3个方面进行分享:
1 什么是微习惯?
2 微习惯为什么有效?
3 如何践行微习惯?
1 什么是微习惯?
微习惯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积极行为,是要求我每天必须完成的事情,是我们建立习惯的一种有效策略。这个方法的核心在于“微小”,因为微小,所以很容易启动,几乎不会失败,同时它会欺骗我们的大脑,让我们常常做出超过设定目标的行为,从而形成正向循环,促成习惯的养成。
比如你想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根据微习惯的策略,你不需要一开始就设定每天跑步3公里,或者是每天100个俯卧撑,而是设定“好,我每天就做一个俯卧撑”。你肯定会有质疑,这么小的量能有什么用?不会是自欺欺人吧,这就要分析一下,为什么微习惯有效了。
2 微习惯为什么有效?
为什么微习惯可能有效?书中呈现了3个角度的原因:物理学视角,生理学视角,心理学视角,我们重点从心理学视角展开。
2.2 物理视角—牛顿第一定律
我们初中物理学过牛顿第一定律:
“ 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这个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我觉得“习惯”这个词也很贴切,就是通过练习形成的惯性。我们可以将习惯的养成看成是建立惯性的过程,如果说没有锻炼习惯是状态A(静止状态),养成了锻炼习惯的状态是B(运动状态),建立习惯,就是把状态从A切换到B,一旦完成切换,物体就会保持B的状态,但是这里有个关键,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你很难让一个静止状态,惯性很大的物体,突然以很高的速度运动,这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
对我们习惯的养成而言,这个能量包含我们的动力和意志力两种,后面会介绍。问题常常是,我们还没有从A切换到B时,能量就被耗光了,反复几次后,自己也丧失了信心,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能养成习惯。
这和微习惯有什么关系呢?微习惯的优点就在于,它的点很低,几乎不怎么消耗能量,所以很容易坚持下去,一旦坚持下去。而且一旦你动起来了,你通常不会只完成最低的微小量,因为惯性的原因,你常常会超过设定的最小行动单位。
你可以尝试一下,当你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1个俯卧撑,当你趴下做了一个后,你会不自觉地想:“反正都做了一个了,那么就再做第2个第3个吧”,我理解温习惯的一个精髓所在,你欺骗了你大脑,你告诉它只做一个,但是一旦接受,你会发现你很难只做一个。
2.2 生理学视角—愚蠢的重复者和聪明的管理者
我们在潜意识|没有她背后默默的付出,你何来诗和远方?分享过,粗略地分,系统可以看成由两套系统主导——潜意识和意识,它们分别对应的是大脑的两个重要的区域——基底神经节和大脑前额。
潜意识特点是效率很高,常常是自动化的,但常常是无意识的,特点是喜欢模仿。书中提到法国神经学家Francois Lhermitte对前额叶的影响研究,他对比了基底神经节正常,但是前额叶正常和受损两个测试组。
让被测组坐在实验人员对面,测试对象可以问一些问题,但是实验人会很冷漠,并做出很古怪的动作,比如随意摸鼻子,敬军礼,折纸和抽泣等。
结果很有有意思,当问到前额叶正常的人,“你们是否有模仿实验人员的行为?”,前额叶正常的人很肯定回答“没有,根本没有”。而额叶受损的人表现很奇特,他们机会都模仿了实验人员的动作,而且几乎很精准和到位,即使被告知不要模仿,它们还是不自主模仿。这体现了前额叶的重要作用,但是它能量消耗非常大,所以我们很难对每个事情都做出理性分析和判断,因为太耗能。
所以,可以让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是让大脑前额叶判断判什么是正确的做法,让基地神经节形成本能,慢慢让正确的做法成为本能反应,就是我们的“第二本能”。
2.3 心理学视角
2.3.1 两种力,用哪种?
从前面的牛顿第一定律,改变一个状态需要外力。在习惯的建立或改变中,这种力通常有两种形式——动力和意志力,前者对应的是“我想做”,后者对应的是“我应该做”。
下图展示了意志力和动力之间的关系,当我们做一件事情的动力水平越高,也是越想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需要的意志力越低,如果一件事情你特别不愿意去做,但又必须去做,你会靠意志力逼着自己去做,这个时候会特别消耗你的意志力。
那么在习惯的建立中,我们应该主导用哪种力呢?意志力!为什么?因为它可靠和稳定。我们有动力去做一事情,当然很好,但它有一个弱点,并不总是稳定,而养成习惯,需要长期重复的动作,需要稳定的行为。意志力相对来说比较可靠,只要你还有意志力资源,你总能去做,当然,它也有个局限,就是意志力资源有限,我们需要省着用,最好还能补充一些。
而微习惯能够最低程度降低意志力损耗,为什么?我们先看看意志力损耗的常见因素。
2.3.2 意志力损耗5因素
书中提到2010年,一项关于意志力损耗的“元研究”,就是从已有研究中,提炼核心和精华(有点像综述性研究),从中得出5个主要消耗意志力的因素:
①努力程度:需要付出多少努力?
②感知难度:觉得一个事情有多少难度?
③消极情绪:低落,忧郁,消沉等情绪。
④主观疲劳:感觉是不是累了,常常因为目标很高导致
⑤血糖消耗:血液中缺少糖分。
2.3.3 微习惯—最小化意志力损耗
对于上面提到的⑤,最好的方式就是吃点补充能量的东西,比如巧克力。而对于前4项,微习惯策略都能比较好地应对。以做俯卧撑为例,一天一个俯卧撑,你觉得自己需要付出多大努力?很难吗?而因为不难,而常常你不会只做一个,你会为自己开始行动而高兴,同时,因为目标很低,你不会因此而感到疲劳,所以,微习惯能最低限度地降低对意志力的消耗。
2.3.4 独特优势
此外,它还有两个独特的优势:提高自我效能,建立连接。
前面提到意志力消耗的因素,如何补充意志力?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提升自我效能,通俗讲就是自信,即相信自己能够做成某件事情的程度,因为它是通过行动来说话的,所以不虚。当你开始动起来,并持续动起来,而且总是超越目标(当然这个目标比较低),你就会慢慢相信其实自己是可以改变的,就会提升自我效能。当然你可能会怀疑,我的目标是最后一口气能做100个俯卧撑,现在每天做一个,最后又实现不了这个目标,有什么意义呢?不是自欺欺人吗?
这地方的地方的关键是,人是一个强大的系统,当你给了它一个微小的起步之后,它会自动延续这个起步,并不断放大它,这也是陈海贤在《自我发展心理学》中提到的“小步子原理”。
第二个是,建立愿望和具体目标的连接。我们的新年的愿望是有个好体质,但是它常常不具体;我们也可以设定每天做200个俯卧撑,但如果你不知知道自己为什么做,常常很难见此,而且前面也提到,如果直接设定这么高的目标,很容易放弃,而微习惯可以建立愿望和目标。当你的目标是每天一个俯卧撑,你很容易俯下身,哪怕已经在被窝,翻身就是一个,这时,当你想到要有两块厚实的胸肌,你会不自主地做2,3,4……,一不小心就做了15个,明天继续,时间久了,你会发现,说是每天1个,实际一不小心就超过目标了,你不会真的制作一个,即使只做了一个,也不会内疚,反正达到目标了,最重要的没有间断~。
3 微习惯建立3阶段
书中讲了8个步骤,我记不住,我把其中关键步骤总结为三阶段:如何开始?如何保持?怎么判断?
3.1 如何开始?
第1步肯定是要选择我们要养成什么样的一个习惯,这里面有个非常重要一点,就是我们要选择的习惯一定是具有内在价值,就是这个习惯是我想要的,不是因为看到别人早起,我就早起,别人每周写作,我就写作,而是要想这个习惯对自己有什么真正的价值?作者推荐用不断问“为什么”,去发掘自己内在价值。
第2步就是要把这个习惯最小化,比如想通过俯卧撑练胸肌,最小的单元就是每天就是一个;
第3步,可以同时建立几个微习惯。这个和我们之前提到的习惯建立原则不同,之前强调一次一个。但是底层相同,考虑的都是意志力资源的有限性,如果同时建立很多个,就会让精力分散,所以,作者认为可以同时多个,但是最好不要超过4个。
3.2 如何保持?
确定要养成什么微习惯,并且已经制定了每天最小量,如何让自己保持呢?书中给了3个建议:回报、记录,超额
①回报
什么是回报机制?就是要给自己奖赏,而最好的方式是内在的奖赏,就是成就感,这也是为什么前面强调,习惯一定要体现自己的内在价值需求,因为行动本身就是奖赏,它还会带来更多行动。
②记录。
最典型的就是每日打卡,一件事情,看到自己一直做了100天,你就很不愿意中断,就像现在每周一篇,我至少1整年未间断,所以,无论如何,我现在每周都必须发一篇,最重要的原因是——不想断。
③超额。
当坚持每天1个俯卧撑一段时间,你发现常常能做10个以上,现在要不要调整目标到10个?不要。因为一旦提高,你很有可能会陷入一个陷阱,那就是提高了自己的起步难度,万一哪天疲惫了,一想到还要做10个,就比较容易放弃。所以,如果想超目标完成,就超目标完成呗。
3.3 如何判断?
微习惯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习惯,怎么知道习惯养成了?作者给出几个衡量标准:
①没有抵触,以前做这个事情还会有点抗拒,消耗意志力,现在是顺其自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习惯成自然;
②无需考虑,你已经忘了要提醒自己做什么,因为你每天不自觉就在做;
③常态化和无聊化,已经习惯,觉得挺无聊的了。
当你发现如上特征,你的习惯已经渐渐养成了,可以开始新的习惯养成了。
总结
微习惯,让我们容易启动一个行动,微小的动作会通过系统自身的惯性进行放大,进而在无形中养成你想要的习惯,它为什么有效?因为它符合物理学,生理学和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