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就是我,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
平时说话做事,都是以我出发来思考问题。能反映本真的自我,不管对错,不论成败,自己承担自己享受。
事后复盘,发现自己的局限,自我,私心等等人性的弱点,痕迹深刻,一览无余。
2
要识庐山真面目,不要身在此山中。
3
常常和同事或同行聊天。谈到某某人说,他现在拥有的资源这么多,万事俱备,东风正好,可惜贪恋**,事业没有做起来。要是我是他的话……
事实是,我们早已习惯换位思考。
4
把换位思考再次转换。
跳出“自我”来看“我”,“我”是新的我,虚拟的“别人”,“自我”是真我,现在的“他”。
把我的角度换成别人的角度。以别人的眼光来看“他”,少些自我的成分,多些客观的理性。视角可以更宽,纵深可以更远。
把自己幻化成一颗棋子,放在关系的棋盘中。我就在旁边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或者把下棋的我,用自认的牛人,其它关键的棋子来代入,有什么效果?能解决什么问题?
想想,觉得很有趣,因为以前没有用这个角度深入思考过。
会不会有一些新的发现?
5
近期听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心灵僻径。这不就是现在我的状态吗?
搬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七年,以前的朋友逐渐远去,新的朋友寥寥无几。认识的人几百,能密切联系的除了家人,还是家人。
自己出了什么问题,我自己想不明白。好像本身就抗拒自我是有问题的。
我把自己换成“他”,跳出自我成“武志红”,专家把脉。
这几年,工作地点与居住地点相距40公里,每天来来回回两小时。社交时间被压缩。理由之一吧!
笑来老师最好习惯之一,主动激活休眠关系,打电话给不常联系的朋友。“我”主动邀约相当缺乏,接电话的人常讲,好不容易接到你的电话呀!缺点之一。
常常发现,以前通过我认识的人,现在关系好得很,和我一直就只认识一样。为此,也给自己提过醒。注意点,多联系!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没有孤独寂寞的时段是20-30岁吧!喝酒,唱歌,打牌,似乎没有闲过。掩盖了内心深处的“恐怖”,生命处于开放之中。
后来,厌倦了这样的生活。喜欢独处,喝喝茶,看看书。
孤独升起,封闭的门越来越厚重。
直到听心理学专栏,焕发了追根溯源的愿望。
现在回忆童年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天的挨打。饭桌上最多,不是妈妈就是爷爷。说话声音高,其中之一;偷偷到河边洗澡,其二;还有的似乎都是冤枉的委屈,不明就里。
这是最能解释的原因吗?
童年积累的死能量,潜伏在深处,在适当的时机,现在,显现?!
好在,及时发现。我正打开双臂,拥抱你和接受你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