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李涉(唐)——友情提供by青菜
第一次参加四明山徒步活动,感想有点儿多,一时竟不知该从何下笔。转念又想,反正读者又不多,就胡乱写写好了。
周六上午乘巴士车,先走了十八弯的山路,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徒步,终于到达了中午休息的农家乐村落。第一个念头是,如果一快递小哥的包裹地址写着:茅镬村无名路79号,他会作何感想?
如此荒山僻岭现代人尚且出入不便,这要放在古代怕是与“桃花源”也无异了。除了休闲度假,是什么原因让茅镬人的祖先放弃江南平原的优渥生活,非要隐居于山林之中呢?
首先想到的应当是躲避战乱。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北人南迁起于东西晋之交的永嘉之乱。《隋书•食货志》曰: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并谓之侨人。
好,停止遐(瞎)想,回头复习一下村口的介绍:村里百余户人家皆为严姓,相传为汉高士严子陵后裔。严子陵何许人也?有困难,找度娘: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子陵同学老家余姚)。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子陵同学很牛,还与未来的元首是发小)。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年八十,终于家。
这要捋一下,按茅镬村自己的介绍,其严氏子孙为严光后裔,即早于两晋时期,说明其祖先乃东汉高士,因无心功名隐居山林(即使遇到世祖这样人性的老大);而严公老家余姚,解甲归田也似在情理之中。但是,问题也正在此。按度娘所述,人家严公归隐后“乃耕于富春山”,非“四明山”也;并且“年八十,终于家”。窃以为严公子嗣没必要于其百年之后由这山再迁去那山,因此茅镬村严氏后人与我们子陵兄的关系最多是兄弟族人,但他们是何时、何因迁至这“浙东第一古树村”就又不得而知了。
不论如何,子陵公在事业巅峰能够做到激流勇退、隐姓埋名,从根本上避免了良弓走狗的宿命,这种人生智慧与哲学值得后人深思。在现如今都追求“高大上”的潮流下,有的不那么高不那么上,小小的可爱的事与情、物与景,是否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呢?
少不了的大合照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