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找亲友借钱,遭到婉言拒绝,往往认为亲友很自私;但他没有意识到,他找亲友借钱的行为本身也是自私的。因为他陷入财务困境是他自己没有做到未雨绸缪,他现在要将自己的困难转嫁到亲友身上,不但不觉得羞耻,还以为自己理直气壮。
一一冯学荣(作家)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们往往以拥有复杂和多元的关系网而沾沾自喜。若有人一张口,便引来千呼百应,这样的人际关系,在中国,往往是能力和地位的象征,能招来大批人羡慕的眼光,更是备受人们推崇。
中国的人际关系网可谓铺天盖地,甚至关乎利益,关乎生死。生在中国,谁又能逃得掉被网缠身的梦魇呢?即便有亲缘的人之间,也沾上了一些利欲熏心的味道,活脱脱的将亲缘之爱演变为亲缘之累。
亲戚朋友的忙,你,帮还是不帮?
朋友芸在美国生活十五年,曾讲过一件让她愤怒的往事。有一年,她领着三个孩子回国探亲。因为工作繁忙,并非一年一回国。所以,每次回国,她总是会大包小包,给亲戚朋友们带很多礼物,礼物并非极其昂贵之物,但每一份都是芸精心挑选,渗透的是芸的一番心意。那次回去,自然亦不会例外,亲戚朋友,礼物几乎人人有份。
芸有一个表亲,一直在开公司做生意,闻讯芸回了家,就前来拜访,寒暄之后,便提出向芸借30万元人民币,说是欠了高利贷,压力很大。可能为了顺顺利利的借到钱,表亲还当场口头许诺芸,说要给她支付利息,并且会高于银行利率。芸说她当时一听,第一反应,这不还是高利贷吗?只不过这位表亲把芸变成了放贷人。
其实,芸当时根本没有能力帮助他人。芸在美国买了一套独立屋,但房子贷款还没有还清,外加还要养育三个孩子,也就没有太过多余的闲钱。于是,便婉言拒绝了这位表亲,当然也把自己家没有余钱外借的理由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期望亲戚能够理解,不要介怀。
未料想,几日过后,有一些不好的言语陆陆续续的传回了芸的耳朵。那位被芸拒绝的表亲到处说芸在美国挣很多钱,但太吝啬,区区几万美元都不肯借,没有同情心,不帮亲戚,只会买一些不值钱的小玩意回来糊弄人,有的亲戚竟然跟着附和,以讹传讹。
芸说她当时听到这些闲言碎语,火冒三丈,后来又有其他亲戚前来告知,其实,那位表亲一直开着豪车,并未山穷水尽,可能觉得芸生活在美国,有钱,便想有所图,抑或想要轻而易举转嫁部分压力于他人。
了解真相后的芸,毅然断绝了和那位表亲的一切往来。自那次以后,芸回国带礼物,亦再也没有了面面俱到和人人有份,觉得有些人情不维持也罢,太过伤人!
亲朋好友,本应该是每个人最放松,最惬意,最亲密的心灵港湾,最美好的人生相遇,尤其亲情,更是血浓于水。但在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内,有些人却把“亲朋好友”变成了饱自己私欲,填自己私囊的好工具。
亲朋好友来借钱,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娟子工作在西北的一座省会城市,但却并非本地人,几年过后,靠自己的省吃俭用和辛苦努力,攒了一些钱,外加父母的帮衬,便买了一套面积并不算太大的两居室房。这也算是大事,便邀请了一些亲朋好友来“暖房”庆祝。有人夸赞娟子能干;有人却说,娟子一个女孩子,花这冤枉钱干什么?将来找一个有房子的老公不是更好。娟子说,房子好比她的根,租房住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是飘在这个城市,毫无归属感;有了房子之后,一下就踏实了,算是生了根,牢固了。这房子于她而言,意义非凡。
娟子亲叔叔的儿子,年长她三岁,从小一起玩到大,之前关系一直颇为要好。就在娟子买房后的第二年,某一天,急匆匆的来找娟子诉苦,说是和别人合伙做买卖,血本无归,还欠了很多债,竟然以命令式的口吻让娟子把她的房子抵押给银行,换取现金来解他自己的燃眉之急。堂兄要钱要的如此理直气壮,让娟子当场就目瞪口呆。一番考量过后,娟子自是没有应允堂兄这样的无礼要求。
碰壁后的堂兄,逢人就骂娟子,什么见死不救,什么白眼狼,......,完全没有了往日的温情。
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可惜好多人却不懂,总觉得别人就应该帮你,哪怕帮的不到位,都会遭来非议!
之前曾看过一则新闻,是在辽宁发生的一起灭门命案,一家五口全被残酷杀害。警方怀疑是亲戚多次向男主人借钱,遭到拒绝后的报复行为。这虽是极端个案,但因借钱抑或借而不还导致的反目成仇在中国却时有发生,屡见不鲜。
俗语云:斗米养恩人,石米养仇人。此话不无道理,从古至今亦皆如此。
人活在世上,互相帮助,实为美意,亦是茶余饭后的美谈,值得称颂。但我们是生活在文明社会,有的人力不足,便不应强求。你的欲求,于他人而言,也非理所应当。
帮你是我有心有情,拒绝你亦是无可厚非,请懂得尊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