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听了节万维钢《精英日课》对《为什么佛学是真的》一书的导读,对我触动颇大。3月14日出差途中把五节全部听完,感觉被点破一张窗户纸,长久以来思考的几个问题融会贯通了。
如果说《七个习惯》是理性个体以终为始的自修圣经,那本书即是调和感性自我的自修指南。
人兼具动物和精神双重性。我认为大多时间人都处于无意识惯性状态,任由爬虫脑、哺乳脑导航,你以为你在控制人生,实际潜意识早已做下决定,理性只是在帮忙找理由说服你行动。
过去太多教育说用训练、毅力、理性控制小我,但大多数会失败,比如戒烟。我想更好的方式是内观:觉察,接纳,自在,协同。
下面是我的几点收获,今天先谈谈第一点。
1.人的行动是如何触动并发生的?
2.如何看到多个自我,并减少自我的内耗?
3.人的追求如是快乐和意义。两者的调和,如何过有意识和幸福快乐的人生?
4.什么是人生的苦与伤,如何对待?如何疗愈并获益?
1、人的行动/成长是如何触动并发生的?
1.1 人受基因支配
我们每天起床、吃饭、上班、看书、看电视看手机、睡觉,这些行为中有多少是为愉悦自我(ego),有多少是外力驱使(被迫)去做的? 我们用大脑操纵躯干,有意识地做出选择;还是凭感觉、直觉做出选择和决定,然后行动?这些问题时不时冒出我脑海,触发思考。
《为什么佛学是真的》作者罗伯特赖特(Robert Wright)及《生命3.0》给出了进化心理学的解释:人活着的目的就是传播自己的基因,自然选择(即进化)为动物和人类写入了底层设定:基因为了刺激人传播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加入了奖励机制,让人在传播基因过程中产生了“爽”的快感。但这种爽的感觉是不持续的,是短暂的。想要更多获得爽的感觉,则需要重复传播基因的过程。
在不断重复传播基因的过程产生快乐的同时,也会提高“预期”,则需要追求更大的刺激与激励。如得不到满足,就产生了“苦”。
1.2 人的另一种行为模式
人毕竟是有思想(意识)的生物,除了追求生理与安全的物质与生存需求,还有追求社会归属、被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精神需求。
在《幸福的方法》书中和古典老师提到:幸福 = 当下的快乐 + 未来的意义。
幸福的本质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如果我们以牺牲当下的快乐去追求未来的幸福,这属于忙碌奔波;如果我们只追求当下的感官刺激而不管将来,这是享受主义;如果现在和未来都不快乐,那是虚无主义;真正的幸福,应该是现在快乐,未来也快乐。因此,如果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让我们快乐,又是有意义的,那便进入了幸福的状态。
我的理解:人对意义的追求,实际是通过“创造”高阶的快乐来愉悦自我(id),即追求更持续长久的快乐。
1.3 行动的内驱机制
我在马丁老师的《金钱密码》课程中首次了解到这条身心运作链条:
信念:来自于语言设定、模仿榜样(权威)、特殊事件。
想法、感受:因外部事件刺激,触动内在需求,经观念(信念)翻译解释,形成个人想法。想法促进行动,潜意识决定内心感受与情绪。
行动: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媒介,取得结果的直接作用力。
结果:行动取得结果,结果改变信念。
行动是获得结果的媒介,行动受信念、观念、想法和感受左右,行动的结果会加强/调整内在观念。所以我们至少有2种选择:
1、尽管有情绪(恐惧)也先迈出第一步,行动。只有突破自我改变过去的行为习惯才能迎来一个崭新的自己。——马丁老师
2、通过内观、咨询等等方式,觉察发现自己的思维定式与盲区,调整想法安抚情绪,再付诸行动与尝试。
如果让我选择,我会有意识地选择行动,因为更直接,也许会痛苦点。
1.4 为什么我们回避或拖延某些事?
待补
1.5 我们接受的家庭教育,为什么主要以批评与打击为主?
从小学至高考升学的读书生涯中,我接受的家庭教育少部分鼓励与肯定,大部分批评与打击。甚至我工作升职时,父亲的反馈也是戒骄戒躁,再接再厉的文风,这是为什么呢?
有次在放松的环境,和爸妈聊到这个话题,得到以下信息:怕你骄傲和满足,希望你再接再厉。
从上文讲的内容可发现:父母的反馈,激起了我“不爽”与不满足的情绪,我感到不被理解与认可。父母希望与我进行有意识的沟通,但如果潜意识感到不舒服和危险,则沟通的连接可能无法建立,激起逆反情绪,后续的深层沟通与增加理解与感情也无从谈起。
除非我有坚定的自我认识与接纳评判的胸怀,启动有意识的觉察:既感知小我的情绪,把外界评判与整体自我被否定区隔开,又能体察并“积极”翻译父母话语背后的肯定、用心与期望。
所以有句话: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从马丁老师的探询式沟通与分暴力沟通中我学习到:比如现金流游戏点评中,先找到玩家游戏中的亮点进行表扬肯定建立感情连接,接着再描述事实与银行家(我)的观察,最后提出另一种选择和建议。
总结下:人只在潜意识感到安全、放松情况下,才有可能启动自主意识。最好是意义和快乐能结合起来诱导行动,这样最协调最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