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就会义无反顾的去学文科,然后我现在应该是个诗人了。首先感谢这个网络时代,其次感谢能接触到古诗文的正确的读法——吟咏。吟,有节奏的唱或读;咏,唱。也就是说正确领悟古人思想的方法是唱。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我们都读错这句话了,正确的解释应该是,熟唱唐诗三百首以后,你就能用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了。以前脑补曲水流觞的时候,是这样的:啊!水!多么的美!如此宏伟的腔调;或是心中,流淌着淡淡的忧伤。如此忧伤的情感。确实挺傻的。
而接触了吟咏,才知道古人曲水流觞的时候其实是在唱歌的。其实汉字非常奇妙,声音可以表达出一定的意思,语音语调,词长可以表达一定的情感。按正确的读法就能读出歌唱一类的效果。比如,胖和瘦,当说一个人胖的时候,嘴巴是张开的,当嘴长得尽量大,声音拖的足够长,就会感觉这个人要胖炸了;说一个人瘦的时候,顺应嘴型的撅起,音调拖长,就感觉这个人要瘦成筷子了。
当放到诗文中的时候,情况要复杂一些,然而还是能从语音中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比如宋之问的渡汉江中,经冬复历春的读法是冬、春拖长,复历短而快。就有一种时间难熬,经过很长的冬天转眼就春天了,而春天依旧也是漫长的。
汉字很神奇,神奇在于它的语音能表达情感;这似乎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只是被雪藏了,只要一经激活,我们就能运用。用了吟诵的方法来理解诗文,首先是理解得快了,其次是背起来特别快。就像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赋一般。
然而这个学习是漫长的,网络资源说多也不多,说少还是挺少的。首先是这种方式濒临失传,其次曲调不是所谓的流行曲调,再次这种方式现在还仅限于研究,而没能走入学生的课堂。但是也能看到在慢慢发展,很是高兴。
希望有朝一日能通过吟咏背出唐诗三百首与宋词三百首里的诗词,再次能结识能作曲的年轻人,把这种诵读方式推广出去。也是一大美事了。
p.s.若是有缘人能看到这篇记录而对吟诵感兴趣,那可去搜索徐健顺教授的普通话吟诵讲座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