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果不曾遇见光,就不会害怕黑暗
在学校里带来光的是老师,在影片中这位新来的老师叫基汀,他跟以往的老师都不一样,自由,浪漫,激情,活力,仿佛是一切美好的代名词。在最开始与孩子们的自我介绍时,就让孩子们叫他“船长”。“哦,船长,我的船长”这是影片中的台词,而“船长”更加代表的是引航人,带领、激发学生们找到自己内心渴望的引航人。
“同学们,你们必须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因为你越迟开始寻找,找到的可能性就越小。梭罗说,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别陷入这种境地,冲出来!”
基汀的课很有意思,不像其他老师一样,他总是让少年们充满意外和期待。第一节课就让大家走出教室,看看历代校友的照片,体会并提醒孩子们,光阴可贵,把握当下。那群少年们在船长的带领下,去操场上语文课;将课本中的古板老套的内容撕去;在诗歌朗诵中找到自己的本心。
“什么才是自己的声音?”
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目标,遇见喜欢的姑娘头破血流也要牵手,找到自己的兴趣是表演,千万人阻挡也要上台。
少年们成立了死亡诗社,在山洞里放飞自我,短暂的时光与同伴们畅想,讨论,寻梦,找到灵魂共振,仿佛那世间的美好跃然于他们的脑海,就那么驻足于此也足以。然而,死亡诗社被视为异类,在那个静止张扬个性,不准培养兴趣爱好的时代背景下,学校是不需要满怀激情,不需要创新改变。在大势所趋下死亡诗社被同化,被排挤,被不认可存在。
校长曾说:“学生们不过是被送进来,流水线加工后再送出去的产品。”
催化剂在尼尔的自杀,在他人生最开心的那一天,选择了自杀。
痴迷于演戏的尼尔获得演出舞台剧男主角的机会,不料被一向严苛控制欲极强的父亲发现,父亲已经给他规划了医生的路,不是演员。父亲来到学校,训诫他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不能参加演出!此时的他无法开口说NO,痛苦的找到船长倾诉,船长劝他跟自己的父亲表达自己的想法,然而一直没有反抗过父亲的他,如何开得了口?在演出成功的当晚,是他从未有过的开心,但是在此时父亲出现在现场,美梦被牵扯回现实,回到家父亲愤怒地斥责,他想开口,却欲言又止,最终他还是放弃了,在和父亲的对话中,他从头到尾只说了“Yes,sir”,“Nothing”。于是,在那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带上他演出表演的装扮,举枪自杀。
少年的死,给诗社成员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悲伤。他们从天真,坦荡,一腔热血,毫不设防地被校方逼至撒谎,把责任推卸到船长的身上,被迫签字画押船,使船长被开除。
看,教育不是让我们去改造世界,而是教我们如何习惯被世界改造。
逼死死亡诗社的是人性的抵制和专制。不过没关系,终有一日,死亡诗社会爬山涉水穿过荆棘,诞生在光明中,现在只是暂时地存于少年们的心中而已。
影片的结尾,船长离开的时刻,少年们向团长致敬,面向船长站在桌上。但并不是全部人都站上去了,这也许是电影的高明之处,就像社会上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是会在绝对势力面前选择妥协,选择让自我被纠缠蹂躏。
“死亡,是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这是影片开始的题记。
我想船长让少年们看见的光,会照亮他们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