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听讲座,非大师不听;学课程,非大咖不跟。时间紧张,快给干货。
而私塾教育总会说:不着急,慢慢来。干货来临之前,一定要先讲故事。
为什么呢?如果没有了故事之水分与养分,干货就会吸干我们的水分,让生命枯萎。
所以,听听故事,滋润滋润我们的生活,从故事中明白人生,再用故事去和孩子交流,多少年后,我们会发现:多亏了生活故事,我们的孩子才没有被干货噎死。
有个朋友在她儿子三岁的时候,全家搬去了杭州。人生地不熟的她,到处为儿子寻找幼儿园。好不容易在一个街边看到有幼儿园的招牌,走进去一看,昏暗拥挤的课室,让她想立马回头。儿子可没管那么多,直奔蹦蹦床,玩得不亦乐乎。她只好耐着性子由儿子玩了一会。回家的路上,她问儿子:这里好玩吗?儿子说:很好玩啊。“那,要不要到这里上幼儿园?”这句话到了嘴边,她赶紧咽了下去。万一儿子说:要。怎么办?明明自己已经否定了这家幼儿园,还来问儿子的意见,万一意见不一致,是尊重儿子呢还是听老妈的呢?这位朋友后来跟我说这是她第一次,感觉到尊重孩子也是要有原则的。所谓的尊重孩子,恐怕还不是啥事都和孩子商量的。因为孩子太小,没有那个能力承担选择的结果。比如:选择幼儿园这事,就不能交给孩子能决定。
后来,我办学,碰到过很多这样的情况:父母带着孩子来看园,不是花点时间和老师或园长交流,而是问孩子:这里好玩吗?我们要不要来这里上学,或者我们来这里上学好不好?我们并取悦孩子是件很容易的事情。然而,教育本身却是不能拿来取悦任何人的。
当然,更有意思的是:我们很多家长,已经习惯了和孩子说:好不好。结果,当孩子说不好的时候,我们作为家长,就会很尴尬。
有的威逼利诱,让孩子屈从我们的选择;有的恼羞成怒,大发雷霆。结果,弄得孩子不知所措。比如:我们回想一下,是否有过这样的情况:宝宝,我们吃饭好不好?结果,当孩子说‘不好’的时候,我们立马就懵圈了。
吃饭这件事,如果我们已经准备好,孩子可以拒绝,那么,我们完全可以问问他好不好。如果是没得选择,必须要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该吃饭了。民主与尊重并不代表生活中只有选择疑问句,而没有祈使句。
我们去幼儿园或学校接孩子的时候,是不是经常问:今天学了什么。很多类似这样的不经意问话,常常给我们带来的是亲子关系紧张,甚至师生关系紧张,最终导致老师和家长之间也很紧张。
选择私塾先生就和我们今天的选择学校或幼儿园一样。那么,在选择先生这件事上,私塾是怎么做的呢?先生、家长和弟子之间的关系是怎样处理的呢?
在平江的山村里,方圆十几二十公里,并不只有一个先生。
家中有个孩子,长到五六七八岁了,该送去先生那里启蒙了。大概提前半年,父亲会向别人打听,哪家先生脾气如何、品行怎样、擅长什么。打听清楚了,父亲就去拜望先生。拜访的内容也就是是“莫名而来”,和先生聊聊天,喝喝茶。通过这样的交流,父亲感觉和这位先生挺合得来,就开始了下一步计划。
下一步计划是是什么呢?家里常常会有客人来,或者邻居家有人来坐坐,大家会聊天。趁着有孩子在场的时候,父亲会和客人聊到这位先生。说一些有关这位先生的故事。我们知道,小孩子都很喜欢听故事。父亲和客人们的故事里,这位先生是很有能耐的。这样的故事听多了,孩子自然对这位先生产生了敬意,尽管没见过面。
父亲一看,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访先生,这一次,除了聊天喝茶之外,父亲会说:久仰先生大名,我家有个小子六岁了。想请先生给发个蒙。发蒙就是启蒙读书。俗话说的师傅领进门的那个师傅。只不过,这是读书的师傅。先生也在这个过程中对这位父亲有所了解。如果觉得可以,先生会说:那就先带过来看看吧。
到目前为止,我们发现,父亲在选先生,先生也在选父母。不要你多有钱,但要有起码的为人之道。就好像两人谈恋爱,来来回回,互相考察。若是话不投机,便会没了后面的故事。其实,这个环节,我们现在也在用。比如,前不久,媒体风传的“孩子入小学,父母要考试”。只是大家彼此考量的内容不同:一个考做人,一个考智商和财商。
先生答应了让孩子来看看,这意味着父亲的言谈举止和为子求师的诚意是先生认可了的。得到先生的允许,父亲就回家了。父亲回家,可不是把孩子叫过来说:明天把送学校去。而是找个时间,当着孩子的面,准备点小礼物,还弄件出门做客穿的好衣裳。
孩子就问:爸爸,这是要去哪里呢?父亲说:我有个难题,需要去请教某某先生,你要不要去?某某先生其实就是之前父亲嘴里经常说过多么多么好的那个人。孩子本来就喜欢出去玩,加上之前对传说中的先生有种神秘感和崇敬感。当然想去了。
父亲就说:去,是可以。但是,你要穿件干净的衣服。到了那里要有礼貌,向先生问好。大人说话时不能插话。先生给吃的东西不要多拿。能做到吗?孩子想去,当然说:能做到。
这样,出门做客的规矩趁此机会就教好了。
父子俩到了先生这里,或许大家以为是先生要给孩子做个幼儿园升小学的考试了。
是,也不是。这个考试完全是自然完成的。考试的内容就是看这孩子受不受教。简单的问候之后,先生并不和孩子直接交流,而是和父亲聊天。聊四季农忙、聊人情世故。孩子就在旁边静静地听,或者吃东西。
各位,看上去极其平常的一件事情。其中的奥妙,如果没有人说,恐怕我们很少会思考。
就这么个过程,先生就能看出这孩子受不受教。一个有诚意、非常信任你的家长和一个受教的孩子,再加上一个合适的先生,这样的三角关系,通过这个互相选择的过程,处理得干干净净、清清楚楚。
各位,我们有没有发现,在生活中,两人关系非常顺畅,是不是也意味着事情发展的顺畅?这一系列的:你选择我,我选择你的过程,不是用现在的逻辑程序来完成的,而是完全在文化享受中完成的。是的,是文化享受。每一个过程都很美,没有一点压力。好与不好、合适与不合适,都心领神会,毫无违和。
这就是原生态私塾的第一个特征:先生与弟子之间是双向选择的结果。看上去是彼此选择,其实是彼此教化。这是一种我们现在已经享受不到了的自然又智慧的生活方式。
我曾经在一次讲座中问我们的家长,请问:你认为父母和老师的关系是什么。
有人回答:交易,我出钱,老师负责教好;
有人回答:交换,其实和交易差不多,但好歹比赤裸裸的交易要好点;
还有人回答:战友。各位,亲爱的朋友,父母和老师是战友,请问你们共同的敌人是谁?孩子成了我们的敌人,我们还如何美好地生活下去?大家无语。
在先生的眼里,孩子聪不聪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接受教育。能受父母之教,能受先生之教。正所谓“外受傅训,入奉母仪。”在外能听从师傅的教诲,回家能孝顺父母,这样的孩子不说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至少,他这辈子应该是会得到很多的指导和帮助的。所以,我们为人父母最要紧的,不是教孩子认多少字,读多少书,而是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能被别人教的人。这是最要紧的。
然而,愿意接受教育,并不意味着只是听从权威。最近,有海归们说“美国的耶鲁大学开始少招或尽可能不招中国学生了”,其原因是中国学生专业学得太好,而其社交能力差、思维僵化。
于是,有人出来说,中国学生太听话了。私塾教育不是更加禁锢孩子的思想吗?
其实,恰恰是因为我们离开真正的私塾教育太久了。从这一个简单的选择入学的过程可以看出,社交能力的培养已经开始了。而在整体观的思维模式下培养出来的私塾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核心就是传承维新。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这里,或许大家也感觉到了,私塾是只称先生,不叫老师;只招弟子,不收学生。不同的称谓,所提示的彼此关系不一样,所产生的情感归属不一样,对生命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
在私塾教育看来,父母和先生的关系,就是亲人。彼此关照、彼此鼓励、互相信任、理解包容、关系一生。在这样的关系中,孩子就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秩序。
我常常回想在平江的六年,尽管非常的孤独与辛苦,然而心中总是涌现无限的美好。那是我这辈子做老师最幸福的六年。下周和大家分享的故事:雄群买米,讲述的就是我在平江研习私塾时,那些智慧的家长们的故事。
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