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
陈司败【1】问:“昭公【2】知礼【3】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4】巫马期【5】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6】。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7】有过,人必知之。”
【注释】
【1】陈司败:陈国的司寇,主管司法。
【2】昭公:鲁国国君,姬裯。
【3】礼:礼原义是指道理、法律法规,这里把礼降格了,把礼降为礼节、规矩、风俗。
【4】揖:放下武器,双手拱。
【5】巫马期:孔子的学生,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据说,小孔子30岁,曾任单父宰。
【6】吴孟子:鲁昭公的夫人。春秋时国君夫人的称号一般为她出生国的国名加上她的姓。昭公夫人生于吴国,吴国与鲁国都是姬姓。按周礼规定同姓不能通婚,所以鲁昭公不称她为吴姬,而称她为吴孟子。
【7】苟:假定,比方。
【8】这篇与孔子时代的文风不符,与孔子的思想境界也不符,编者认为,这篇应该是后人编撰的一个故事加进去的。
【译文】
陈司败问:“鲁昭公懂规矩吗?”孔子说:“他懂规矩。”孔子出来,让巫马期进去,陈司败对巫马期说:“我听说君子不拉帮结派,不结党营私,难道君子也可以拉帮结派结党吗?昭公娶的夫人是吴国人,是同姓,叫她吴孟子。如果昭公这样也叫懂规矩的话,那还有谁不懂规矩呢?”巫马期把陈司败的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太幸运了,就算我有点小过错,别人也一定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