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甥,爽,高一开学,在全新的环境,当班长,当英语班助理,还有一个楼层管理工作,军训一周时间,班上唯一一个军训标兵评选,他获此殊荣。还获得一个班干领导力的奖状。
回想6月30日到南宁找我的他,中考失意,1.83米的身高,肥胖到212斤,处于比较灰色的状态。我微信公众号(晚妈育儿)上一篇文章《37天,“小胖男”到“小壮男”养成记》记录了他减重的过程。37天逆袭小胖到小壮,军训的相片,看到他,在班上个子最高,身材最壮。
军训结束,得以从学校回来住一个晚上,没想昨晚同学聚会,今天早上六点才回家,这是他从未有过的行为,对于刚收到儿子两张奖状的妹妹来说,真是忽喜又忽忧。说他,就一句话,“高中了,还管我?我自己有数。”见他妈焦虑,才安慰妈妈说,“以后不会再外宿了。”下午要去学校的时候,又再出一难题给他妈,要带手机去学校。妈妈说,老师说了,手机不给带去学校,所以要他交手机出来。不想,他却说,下午还要用,老师说了,可以带去,只是集中收集保管起来。后来他还说,不给我带去,反正我负责管班级手机,想玩还不是会玩同学的。妈妈还是不给带,母子就这么僵持着,后来我说了一句,好吧,带吧,自己的将来在自己手中,孩子大了,我们要相信孩子。这才去了学校。
他是去学校了,留下妈妈在家焦虑着。好吧,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你怎么办?放手,却显无奈?
我开导妹妹,分享了前一阵子在《得到》,万维钢老师《精英日课》一篇标题为《高中的精神枷锁》的文章。
摘录部份文章内容在此分享,如有兴趣,推荐你免费试读购买老师的课程,真的很棒。
1.什么时候个子高才是真的高?
我们这个社会有个共识,人们都喜欢个子高的人。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高个儿,我们相亲也都是给高个儿加分。所以美国密西根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几个经济学家就问了一个问题:一个人的身高,跟他的收入有没有关系?是不是身高越高的人,收入也越高呢?
的确是这样。
一般求职简历里不会包括身高信息,但事实上个子高的人就连在职场上都比较受欢迎。经济学家用美国和英国的数据库,调查了两万个33岁的男子的身高和收入的关系,的确有一个身高越高,收入也越高的大趋势。
但是经济学家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跟这些人的收入的相关系数最大的,并不是他们现在的身高—— 而是他们十六岁时候的身高!
每个人的发育速度不一样,有的高个子是十六岁的时候就已经很高,有的则是后来才长高了。而这个研究说,后来长得再高,对收入的意义也不大,关键在于你十六岁的时候有多高。那么如此说来,高个子之所以收入高,并不是因为公司招人的时候特别关注身高,也不是因为人们看着你的身高跟你做生意,而是因为他们在十六岁的时候,因为个子高而获得了某种性格优势。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性格优势跟自信、乐观和欢迎度有关。
十六岁正是上高中的年纪,你想必还记得,那时候班上同学身高差异很大。如果同学之间有什么政治斗争的话……不太可能是矮个同学欺负高个同学。
这样的性格优势,特别宝贵,从十三岁开始,我们就特别重视自己的社会地位了,而这一点是由大脑的发育进程所决定的。
整个青春期是大脑发育的一个高峰,是神经元和髓鞘质在一岁以后增长最快的时期。
青春期之前,小孩大体上是“活在当下”的,他们喜欢什么就做什么,不喜欢就抗议,大部分行为都是对当前事物的反应。而到了青春期,我们心中的“叙事自我”越来越强大,我们开始思前想后,开始给自己讲故事,尤其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普林斯汀说,到高中的时候,我们大脑中就逐步积累和形成了一个“社交数据库”。我们大体上就知道了跟别人怎么互动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比如跟陌生人认识要微笑,路上遇到熟人要点头打招呼,这些举手投足的行动都是瞬间决定,你在几毫秒的时间内就能做出正确反应—— 这些几乎是自动化的社交知识,就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
一个名词,“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让你列举你都掌握哪些社交习俗,你可能说不出来什么,但是临场发挥的时候,你知道该怎么做。现在搞人工智能的科学家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怎么让计算机算法掌握这些隐性知识。
关键在于,每个人的隐性知识,因为个人的经历和记忆的不同,是有各自的偏见的。有些偏见对你有好处,有些偏见则可能是一生的精神枷锁。
2.看见的都是自己
英国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事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受试者平时的经历,看他们的欢迎度情况。我们做个最简单的分类,就是有的人是“被接受”,也就是一直都受到别人的喜欢;有的人是“被拒绝”,在社交生活中不太成功。
所有受试者一起看了八个视频短片。这些视频的内容都是一些高中生在校园里的互动情况。有些互动表现的是参与者互相喜欢,比如点头、微笑、一起大笑。有些互动就不怎么和谐,比如一个人说话被人打断、被人忽略,两个人争吵,或者作出互不理会的姿态。
受试者看视频的时候,他们的头上都带着眼球跟踪设备,这样实验者可以知道每个受试者重点看了屏幕上的哪些地方。结果非常明显。
在生活中被接受的受试者,有60%到70%的时候看的都是视频中那些互相喜欢的、正面的互动。而在生活中被拒绝的受试者,有80%的时候看的都是那些不和谐的、负面的互动。这两个群体的关注点实在太不一样了,简直就是他们在看两种不同的影片!
这就应了女作家阿娜伊丝·宁的一句名言——
“我们看到的不是事物本身,我们是从这些事物上看到了自己。”
用最简化、最直白的语言说,就是高中的生活给我们每个人戴上了一副“欢迎度”眼镜:高中时代被接受的人,从此在社交生活中看到的都是被接受的场面,高中时代被拒绝的人,从此在社交生活中就特别关注被拒绝的局面。
他们看的地方就不一样。不但如此,对同一件事,他们的解读也不一样。
3.精神枷锁和有色眼镜
有心理学家做过研究,发现不论这些事是发生在自己还是别人身上,那些被接受的孩子,更倾向于把它们解释成偶然事故,而那些被拒绝的孩子,更倾向于把它们解读成有人在故意欺负人。
这种观察世界的有色眼镜,就是一个精神枷锁。这个精神枷锁是从青春期开始形成,到高中就基本完成了。我们知道人脑是一个硬件系统,什么信息和套路都是以神经元的形式“长”在大脑之中,这意味着“社交精神枷锁”一旦形成,就很难更改了。
长大以后,比如说有一次你跟一位朋友约好了下午四点在某处见面。你按时到达,可是等到四点半,朋友也没来。那这怎么解释呢?是他忘了吗?是他临时有事来不了吗?还是他从一开始就故意要耍你?带着“被拒绝”的精神枷锁的人,更容易把这件事解读为自己被朋友耍了。
现在“校园霸凌”现象是个热点话题,我们肯定是坚决反对霸凌者,绝对不应该谴责受害者—— 但是普林斯汀说,有些校园霸凌事件,跟受害者一开始的解读也有关系。就比如说像把饮料洒在你身上这种平时一些纯属偶然事故的事情,如果你非得解读成对方故意欺负你,那事故就会升级。而对那些被接受的人来说,即便对方真的冒犯了他,他可能都能跟霸凌者化敌为友。
带着被拒绝的精神枷锁的人,会在生活中寻找各种蛛丝马迹,去进一步证明自己被拒绝。他们在工作中会表现的更容易生气、更容易焦虑、更具有攻击性、也更容易一言不合就辞职不干。而那些一直被接受的人,可能对很多事情根本就不在乎,甚至根本就感觉不到。
高中枷锁带给我们的所有这一切,都是毫秒间的反应。你根本没来得及细想,就已经做出了判断,甚至已经采取了行动。这就是枷锁的力量,是大脑硬件的快速处理。
由此得到
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社交行为的观察和解读,往往受到青春期、特别是高中时代经历的影响。一个高中时被接受的人看事情会更加乐观正面,但也容易傲慢;一个高中时被拒绝的人看事情更加负面敏感,但也更善于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作为青春期家长,面对孩子叛逆的青春期,面对孩子自控力差,电子屏幕游戏迷恋,自杀,校园霸凌,高考压力……父母的自我觉察,自我情绪管理,自我学习成长就显得更加的迫切,看清孩子问题的本质,转化障碍为资源,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每一次都是成长的机会。
如何不处罚不娇纵,和善而坚定的养育孩子?鼓励青春期家长阅读《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
焦虑和恐惧,就像是住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大灰狼”,担心是最坏的礼物。
想到什么就是什么,
你头脑中的想法决定了你的心愿,你头脑中的想法决定了你的行为。
想好的,有积极正向的意愿,自我觉察,接纳,改变就会开始。推荐阅读《做你自己的心理治疗师》
做更好的自己,给孩子传递正能量,遇见更好的自己和孩子。育儿路上,微信公众号:(晚妈育儿)欢迎你一路交流、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