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6年,安史之乱第二年,59岁的王昌龄没有混出个名堂,决定不再折腾拼命,退休回老家躺平。没想到,竟在路上被亳州刺史的闾丘晓杀害。俩人无冤无仇,王昌龄为什么莫名其妙没了命?命运真的如此放不下才子吗?
盛唐时期,诗歌文学登峰造极,王昌龄被称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在那个神仙打架的时代,可见其水平之高、能力之强。然而才华横溢并没有求得好仕途,他的一生非常坎坷。
农村娃
盛唐诗人大多出身官宦家,衣食无忧,有时间多看课外书籍,吟诗作乐。但王昌龄的初始配置非常不行。
698年,山西太原一个贫困的小山庄,王昌龄出生在质朴的农民家庭。从小就知道知识改变命运,所以他的童年是右手拿锄头、左手捧书本度过的。
嵩山学道
农村娃王昌龄种地种到了23岁,意气风发地放下锄头,是准备科考了吗?不,他开启了嵩山学道之路。
王昌龄是要消极避世吗?
其实,唐朝采取的是“三教”并用的宽松文化政策,道家和儒家是统治者最为信奉的,道教经典甚至成为科举取仕的考试内容,读书人可以通过道举入仕。
作为无背景、无人脉、无财力的王昌龄,选择这条由“隐”而“仕”的道路,是非常聪明的。这就像咱们先找个地方实习,用以敲开大厂大门。
学道一晃过了三年,没有发现机会,倒是增加了自然浪漫气质,对他之后的诗作起到不少影响。
王昌龄看着学道不成,准备换个思路。这时,唐玄宗实施军事改革,进行募兵制。驻守边疆的官兵,国家待遇福利都不错,甚至可以封侯。于是,抓住这个外派机会,斗志昂扬,准备立功边塞。
边塞诗人
724年,27岁的王昌龄西出玉门关,参军入伍。
边疆环境十分艰苦,但是壮阔的风景、奋勇杀敌的将士让人热血沸腾,这种身体和心灵的强烈刺激,激发了王昌龄极大的创作灵感。脍炙人口的《出塞》便是这个时期作品: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慨叹边境战事不断,国无良将,期待能够平息战乱,让老百姓过上安定生活。可见此时的王昌龄心系国家,豁达积极地想做些事情,悲壮而不凄凉。
2年的时间,虽然他没有立功封侯,却创作了70多首边塞题材的诗歌,成为无数战士的精神食粮。大唐有了著名的边塞诗人,“文艺兵”王昌龄迎来了自己人生高光时刻。
但是当时的名气变现能力并不好,他还是那个无背景、无人脉、无财力的王昌龄,转业兵没有分配到工作。只好再换个路子,这次他选择最常见的 -- 科考。
还是得科考
出身寒门的王昌龄,是很能吃下苦的,头悬梁锥刺股,用心刷题做准备。功夫不负有心人,727年,30岁的王昌龄顺利及第,以为自己的人生剧本终于开始走向巅峰了,然而命运却仿佛盯紧了他。
高中的王昌龄,授予了秘书省校书郎职位。“校书郎”大概就是编辑校对图书的闲差,妥妥的芝麻小官。现实与王昌龄的理想相差甚远,从他的《放歌行》便可看出:
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
升平贵论道,文墨将何求。有诏征草泽,微诚将献谋。
冠冕如星罗,拜揖曹与周。望尘非吾事,入赋且迟留。
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甫愁。
但营数斗禄,奉养每丰羞。若得金膏逐,飞云亦何俦。
作者虽然觉得有薪水拿心存感恩,但看得出来他自叹失意,对现状不满又无奈。就这么认了吗?不,我们的王昌龄还是有些傲骨在身上的。
再考再中
7年后,734年,王昌龄再次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又一次登第。官职改为河南汜(si)水县尉。
县尉又是什么官?就是唐代最底层的治安管理员,其实是和校书郎一样的芝麻小官。底层官难做,治安管理员更是需要一个情商高、上下通达的人。小王现在虽然37岁了,依然耿直踌躇满志,就越容易碰壁。
悲剧的仕途
做了5年汜水县尉,41岁的王昌龄被贬至岭南边境,一路跋山涉水、颠沛流离。他边走边郁闷,想想自己每一步都在拼尽全力,却都事与愿违,他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还好绝处往往有转机。
739年,玄宗大赦天下,王昌龄被赦免,奉命北上任江宁丞。乘舟北上,他心情好多了。遇到了正在四处求官的李白,两位大诗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李白赶紧向他介绍自己的偶像,看到我之前帖子的朋友应该知道,就是孟浩然。也应该知道,正是正次,王昌龄一不留神送走了孟兄。
王昌龄路过襄阳,去拜访正在隐居的孟浩然,孟不顾医生要求忌口,俩好友喝酒吃鱼,毒疮复发,满腹诗书的孟浩然死在了酒桌上,王昌龄心中悔恨不已。
此时的王昌龄积累了太多创伤,又值不惑之年,他纠结是“隐”还是继续“仕”,心神不定,工作也开始漫不经心了起来,他常常遭受非议。正赶上好友离别,苦闷的内心,使他写下《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消极怠工最容易授人以柄。748年,51岁的王昌龄以所谓“不护细行”又一次被贬,做湖南怀化龙标县尉,县尉是啥解释过了,但这一次他的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身边的好友李白、王维接连辞职躺平,他也开始向往世外桃源,放下不纠结生活便自在一些了。
莫名冤死
756年,安史之乱第二年,59岁的王昌龄到底没有混出个名堂,终于决定退休回老家躺平。没想到,命运依然没有放过他,竟在路上被亳州刺史的闾丘晓杀害。
闾丘晓仅仅是个刺史,与王昌龄是同事。俩人一武官一文官,往日无怨今日无仇,为啥会要了王昌龄的命呢?可惜史书并无记载,留下千古之谜供后人猜测。
很多人猜测“忌而杀”,即闾丘晓妒嫉王昌龄的诗才和名气,一代大诗人就这样倒在一个险恶的无名小卒手里,让无数人感叹可惜。还好最后闾丘晓被宰相张镐以贻误军机罪处死。
据说行刑时,闾丘晓可怜兮兮跪地祈求张镐放他一马:“家有老母亲要赡养,给我留条命吧。”张镐正义凛然:“王昌龄也有老母亲,谁来赡养?” 天道好轮回,算是为王昌龄报了仇了。
结尾
这就是王昌龄心酸曲折的一生,他出身寒门却积极求变,满腔抱负却处处碰壁,仗剑天涯却死在小人之手。命运一次次捶打他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却给我们留下了诸多正能量的诗句,是智慧的瑰宝。
我敬重他每一次的期望与失望,敬重他的执着和信仰。读书人,当如此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