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极其强烈推荐给,想了解HRBP的HR/业务领导/企业家!
书名:《HR+三支柱 人力资源管理转型与实践创新》
作者:马海刚 彭剑锋 西楠
.https://mp.weixin.qq.com/s/oCFTQktod3tlsYmFhirqVg
亲爱的,我们为什么想转型HRBP?
我们渴望在薪资上更上一层楼,我们期待职能的HR更好地服务业务、支撑业务。
我们在参考IBM的三支柱模型,期待HRBP岗也能如此,然而事与愿违,我们得到了HRBP的头衔,却依旧是HR职能的工作和效能,我们困惑,为什么不能如我所愿?
其实,我们想要拥有高效能的HRBP,关键不在头衔名称,而是思维理念。
整理了书中的搭建三支柱模型的干货,分享给宝子们。
一、为什么传统人力管理要改革到三支柱?HR要转型到HRBP?
1、HR总隔岸观火,不躬身入局
2、]HR总追求效率,而不是价值
3、并非天资最聪明的人,凭什么一个比我差的人对我指手画脚
4、HR是代表企业利益在工作,不考虑员工利益
.
总结起来,就是上下左右不待见,因为HR:
上不能支撑战略
下不能和业务很好联系
左不能正确面对员工
右不能很好地服务内部客户
在CUVA时代,这些弊端注定了需要被改革,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定义人力资源的工作,于是出现了尤里奇的四象限模型和IBM三支柱模型。
二、IBM三支柱在中国“水土不服”的原因?
IBM三支柱模型给企业带去了巨大的效能,然而在中国企业却“水土不服”。因为东西方的土壤不同:
.
西方世界HR三支柱产生的环境:
讲理性
重事实
轻关系
弱互惠
.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
讲究人情面子
关系信任
传统文化
.
于是,中国企业升级了HR三支柱模型,形成了中国式强关系的HR三支柱模型:以SDC为平台,托起HRBP和COE。
三、中国企业的三支柱模型是什么样的?
中国企业从4个维度升级了HR三支柱模型:
1、视野拓展
由仅从内部视角升到到【内部视角+人与环境视角】
2、平台支撑
由SSC的服务中心,作为行政事务类的汇集,升级为SDC的平台化,支撑COD和HRBP
3、对象清晰
由模糊的服务对象,升级后明确了服务对象包含的组织、人才与业务
4、丰富文化内涵
由原来的三个节点,升级后是房屋模型,家文化,强调相互扶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
四、如何构建中国企业的三支柱?
书中分三部分阐述,分别讲解了COE\HRBP\SDC分别应该如何构建。
如何搭建COE部分,特别强调了COE需要加强的沟通、需要提升的能力、以及需要共享的资源,并对COE提出“用战略的心做专业的事”。
如何搭建HRBP部分,重点分析了为什么很多企业的HRBP形同虚设,究其根本原因是:
1、HRBP的角色定位不清晰
2、HRBP没有得到充分授权
3、HRBP的能力有待提升
为此,书中也就组织层面、个人层面应该如何做,才能帮忙HBRP发挥应有的价值。
HRBP相当于一位懂业务的HR通才,俗话说“业余选手和专业选手的差别,就在于工具化、流程化上”,HRBP的工具箱可以归纳为:
一个中心:以业务为中心
两种知识:HR知识+业务知识
三板斧:感知、诊断、推动
四种思维:贯通思维、杠杆思维、前瞻思维、服务思维
五大模型:战略规划的BLM模型、分析用户需求的狩猎模型、将想法转化为行动实现的HCD模型、提升培训效果的GAPS模型、用语组织诊断的六盒子模型。
我们看书学习HRBP或者三支柱,更多的是为了看见三支柱的全貌,从全盘去规划自己的职场改怎么走,而不是只看见一角而以偏概全地想当然。
如果你也想转型HRBP,或者想在公司设置HRBP,不妨看看这本书。你会发现,HRBP不是简单的一个岗位名称,三支柱也不是一个虚无缥缈高深莫测的模型,而是一种理念,一种全局服务的思维。
更多HRBP的学习与分享,我也将在我的X红书账号持续分享哦,更多读书笔记也将在我的公主号持续发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