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人生】之三:DOS游戏
20世纪90年代,是PC技术不断发展的时期。大学时,我们计算机组装课老师就讲述了他90年代为了追求计算机性能,不断更新计算机配件,但由于计算机配件更新地太快,以至于让他倾家荡产的惨痛经历。先前已经可以熟练使用的设备、软件,一转眼间,就都消失不见了,又出现一堆新的不会用的东西。想当初,90年代,我妈还做过高中的计算机老师,教学生使用dos版wps,现在我妈连在网上下载个微信都不会。
现在,若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可能都不会听说过dos这个词了吧,更不会想到几十年前,所有计算机开机后看到的就是这个只有黑底白字的操作系统。如今,dos摇身一变,成了windows中的一个小程序,叫“命令提示行”。好比黄金梅丽号报废了,在万里阳光号里成了一个小运输船一样。
说起我第一次接触电脑,还是上学前,到父母单位玩时看到的。我爸在国企,当时是办公室职员。我就记得被带到他的单位玩,也记不清是什么原因了。可能因为两人都上班,没人带孩子,所以只能带到单位。如今,我现在工作了,我的前辈同事,也会在周末带孩子来公司玩,然后让孩子在公司写作业。。。
当时也就是1996年左右,我爸办公室有几台电脑。当年的电脑是CRT显示屏,15寸,像一个正方体一样。显示屏下面压着横躺着的机箱,宽度和屏幕宽度差不多,机箱上有软驱,有的是5.25英寸软驱,有的是3.5英寸软驱。当时3.5英寸软盘看起来很有科技感,外侧是塑料外壳,上面是有弹力的金属片,拉开可以看到里面的黑色碟片,一松手,金属片就“啪”地一声弹回原位。小时候的我把这东西当玩具了,感觉挺好玩的。
为了让小孩消停,当时我爹给我调出游戏来玩。
印象中第一个玩到的游戏,就是大名鼎鼎的“吃豆人”,就是那个经典地图,小小的吃豆人在迷宫中绕来绕去,吃掉路上的豆子,四只小鬼在迷宫中四处游荡,一开始要避其锋芒,等到避无可避时,就要全力奔向一处大豆子,吃了大豆子后,吃豆人变大,回头反杀小鬼,小鬼四散奔逃,我的吃豆人追上前去,一口将其吞入肚中。几秒钟后,吃豆人变小,又得继续猥琐发育吃豆子。大豆子只有4个,都吃完后,再面对小鬼,那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跑了。这游戏难度还挺高的,第二关,还是同样的地图,但鬼的速度更快了,我就躲不开了。
后来在我爸电脑上玩到的第二个游戏,是五子棋。这地图完全是字符拼成的,对手的棋子用“X”表示,自己的棋子用“O”表示,当时是我也是玩了好久。五子棋是我一直都比较喜欢的游戏,不但线下拿棋盘棋子和各路亲戚朋友切磋过,在线上也在QQ游戏大厅,以及手机版QQ五子棋上长时间玩过。自认为自身的五子棋水平略高于普通人,但若是遇到真正的高手,也是难以取胜,更别说遇上那些会“必胜棋谱”的对手了。
说起文字字符,如今计算机专业的我当然知道其原理。字符嘛,本质就是数。一个数字,就可以对应一个字符,这个字符就是一副小的点阵图。那么数字也未必一定要对应文字,也可以对应图画,如标点符号,如表情。如今流行的emoji表情,不过就是将字符编码中拿出一些编号用于显示表情图片。不过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这个原理,有次在玩dos版wps时,无意间发现输入法可以输入特殊符号,我看到那特殊符号中,就有象棋棋盘的各个部分,如横线,十字交叉,边角,还有全套的象棋棋子。于是我就不断输入这些符号,调整位置,用符号组成了一副完整的象棋棋盘,棋子都已摆好,似乎下一刻就可以出招了。既然字符集中都有这些字符,那么能用这些字符做出个五子棋、象棋之类的游戏,也就不奇怪了。
雷电2,也是我在父亲办公室电脑中玩的游戏。我还依稀记得,我爹还调了金手指,让我的小飞机能放无限炸弹。我第一次玩这么炫酷的游戏,子弹炸弹满天飞,操控飞机躲避敌人的攻击,吃图标提升武器威力。但由于技术不佳,似乎那自带的4条命最多支持我玩到第3关。待到十几年后,我上大学时,才重新捡起这款游戏,将其玩通。而在这时,雷电2已经是个只能让人随便玩玩的小游戏了。但时间回溯到90年代,那时,相比吃豆人、五子棋,雷电2可是名副其实的“大”游戏。
再说到我妈单位玩电脑。我妈本来是高中生物老师,但有段时间学校需要,她就带了一段时间的计算机课。那次应该是那学期的最后一节计算机课了,我妈允许学生玩游戏,当时各个电脑上都装有“fox”游戏,中文名叫火狐冒险。当时屏幕是黑白的,我是没看出来这游戏人物是狐狸。后来在彩色显示器上玩了,才看清。但总感觉彩色显示器中怪物的样子和黑白显示器中的样子有很大的不同。但实际上应该只有一套程序。当时,整个机房中每台电脑上都是这个小狐狸在跳来跳去。我妈也找了台机器给我玩,我玩了半天,第一关都没过去。后来大学时,我和朋友聊起这个游戏,他告诉我按回车是可以拣地上的东西的,我纳闷这么关键的操作我之前怎么就不知道呢,我一直把这个游戏当只能躲避的游戏来玩的,因而只玩到第3关就过不去了,第三关boss必须打死才能过。这一游戏还是很好玩的,主角是个狐狸,碰到敌人就死,因而玩起来很惊险。敌人千奇百怪,有狗,有蜜蜂,有打飞镖的,有砍人的。道具也很多,有小车,有飞毯,弹簧等等。玩起来也算是斗智斗勇。
我接下来,我上小学了。小学3年级时,开了计算机课。机房在最高层,里面铺着地毯,想进入,必须脱鞋。好嘛,那机房因此就常年弥漫着脚臭味。后来可能老师也觉得太臭了,就提倡使用鞋套。实际就和宾馆中赠送的套头发的塑料袋是一样的东西,不过大一些。就是个上面扎着松紧带的塑料袋。有需求就有交易,很快学校门口小卖铺就有卖鞋套的了。由于我3年级时我家就买了电脑,而且我对电脑技术有极大热情,因而我在小学的计算机课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这时的计算机,仍然是dos系统,大“脑袋”,横卧机箱,有软驱的机箱都少。我记得计算机课教过logo语言,编程让小乌龟画图。教过练指法,五笔字型,都是很基本的东西。我当时在家在学校都苦练指法,记得当时的打字练习软件叫JP,就是5个字母一个空格,打对了加1分,打错了扣1分。当时小朋友普遍1分钟只能打30,40分,而我能打到100分左右。在当时的全校趣味竞赛中,我参加了全校打字比赛,当时我以精湛的技术,行云流水般的指法,力压群雄,勇拔头筹,获得了全校第一的好成绩!(算上我一共就3个人参赛)。另一款名叫TP的打字软件比较高端,其中有个小游戏,是上面落下英文单词,我在它下落到底前将单词打出,就会发射出一个子弹将这个单词消掉。玩得越久,出现的单词越多,单词下落的速度也越快。这个游戏我也是当时班中玩得最好的。有一次老师看到我玩这个打字游戏,见我打得很快,称赞了我一番后,自己露了一手,我一看不得不服,老师的打字速度比我快出许多。那时我想到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可骄傲自满。后来,我见过专业的打字员,捧着我说不出形状的专业键盘,上面领导讲话,下面她在那咔咔敲个不停。领导说完,她就打完,同步录入,实在让我望尘莫及。但若是语音识别技术再进一步,人说的话就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转化为文字,那么这些打字员是不是也会失业了呢?
有计算机,就有游戏。更何况很多时候计算机课时老师不管,直接默许学生玩游戏。当时在小学机房中,曾玩过一个好玩的野蛮人打恐龙的游戏。自己操控一个野蛮人拿着大棒子,见到对面的小恐龙,一棒子下去,恐龙就晕了,然后野蛮人走过去,恐龙就变成了肉,意思是恐龙被吃了?由于这游戏有很强的对抗性,打到后来还得打boss,因而很受同学们欢迎。我印象中这游戏玩了好多节课。
再一个游戏,就是大名鼎鼎的DOS版“波斯王子”,控制一个小白人,在黑白的世界中,上蹿下跳,踩踏板,躲机关,解难题,遇到敌人,抽出宝剑,动作笨拙地和敌人搏斗。由于操作甚不方便,游戏也比较考验脑力,我记得当时没几个同学能打过第一关的,因而也没领会到这游戏的精髓。毕竟一次只能玩一节课,也不能存档,无法对一款游戏有沉浸式的体验。我依稀记得,好像出生后向左走,就会来到一个空间,这里上下左右都是门,每个门旁边都有一杯茶。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玩的,随便找一杯茶喝下去,就毒死了23333。我反复进入这个地方,尝试喝各个地方的茶,每次都被毒死,后来就懒得过来了。当时的我不会想到,波斯王子这一IP后来做成了炫酷的3D动作游戏。
但好像上计算机课玩游戏,也不是每次都允许的。有时老师不让玩,但我们又想玩,该如何呢?那就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在家下了一个dos游戏,也不知是什么名字,自己操控一个小狗,到处走,躲障碍,躲怪物,去救小动物。带各处的小动物回基地,这一关就过了。这小游戏还是有些好玩的。我把这一游戏拷到了软盘中。待到上计算机课时,我特意找了一台有软驱的机器。老师讲完了让我们自行练习,我偷偷掏出软盘,插进软驱,面对眼的"C:\>"和闪烁的光标,我紧张地输入"A:",进入软驱目录,而后"copy ... ..."拷贝文件,最后执行文件,屏幕一亮,我拷过来的游戏运行起来啦!我玩了一会儿后,吸引了旁边同学的注意,他们也想玩,我也给他们拷贝然后运行。这次的经历让我感觉很有成就感。同样的事情,在高中时我也干过一次。那次计算机课,老师讲完后让我们自行练习,我连上了网,下载了CS1.5,然后把它放到共享文件夹,最后呼朋唤友来拷贝。下课前,我们后两排10多名同学都已经在“雪地”中举枪互射,你来我往多个照面了。
在那之后,平时都使用windows,我也很少再玩基于dos系统的游戏了。但有一款dos游戏不得不提,那就是“台湾麻将”。我也记不清我最初是如何接触到的这款游戏,但这款游戏是我至今为止唯一玩过的麻将类游戏,现在还偶尔玩两次。游戏设定很有特色,主角是在一个麻将馆修炼的学生,修炼什么?一方面是牌技,另一方面,也包括“出老千”的水平。一边修炼,一边也要到江湖上历练,“挑战各路高手”。所谓各路高手,就是城市内各个地区打麻将的。先挑战集市,再挑战学校,然后是图书馆、办公大楼、商业街。想和高手攒局,必须出足够的“准备金”,每一“台”的大小也水涨船高。
台湾麻将和我们本地麻将不同,我们是计“翻”的,最后输赢的数目是要按情况翻倍。他们是计“台”,有一台就加一定的钱。一个是指数曲线,一个是线性曲线。但这台湾麻将说法甚多,胡大了,也是可以赢到不少。比如,这里就有“大三元”,“小三元”,“清一色”,“一条龙”等等我们那儿不兴的说法,还有完全不同的规则,如北方麻将想胡,牌里必须要有幺九,在台湾麻将中,断幺九能加台数。如北方麻将中,想胡必须先开门,台湾麻将中不开门也能胡,还要加一台,叫“门清”。一般大牌我是很难胡到的,但台湾麻将中有一个机制很是刺激,那就是连庄。如果这次自己是庄,第二次胡了,那么这次你就有个说法“连一拉一”,加一台。下次又胡了,那就会获得“连二拉二”,加二台,我记得最多一次连到5次,但一旦自己是庄,点炮了,或让人家自摸了,这个“连X拉X”的代价,自己还要付给那个胡牌的人。这真是爬得越高,摔得越惨。这游戏里,打麻将耗体力,打一阵后还要吃东西恢复体力。
每打完一轮牌,还会增加经验。经验够了,可以找师傅提高自己的段位,好比“晋职称”。晋职称后,可以学一个技能。都有啥技能呢?我玩到的,一个是藏牌,一个是起手就拿一套风,或者起手就拿一套中发白。打麻将时使用技能会耗费精力,精力没了就得吃药,要是商店买的,需要花钱,而钱,需要靠打麻将去赢。这就形成了个闭环。其中还有赌博小游戏,可以赚点钱,但入场券是赠送的,不能买。这游戏也并非公平,当我打到办公大楼那个水平后,明显感觉电脑AI上来了,赢牌变得十分吃力,难道电脑也会出老千?我见过我姥爷在老年活动室和其他老头打麻将,我见过我爹在麻将社和朋友打麻将,也许不多年后,那个在桌上打麻将的人,就是我了。
Dos系统1981年问世,我这个1990年出生的人也就赶上dos时代的尾巴,待到我小学3年级(2000年)家里购买电脑时,windows操作系统就已经流行起来了。人们再不用对着光标输入命令了,只需用鼠标点一点就行。也不知在那之前,学校特意开设课程教学生dos系统的操作,有何意义。这就是计划不如变化快吧。Dos年代还有很多我没接触到的经典游戏,如金庸群侠传等。那些游戏都因为现在已经出现大量画质音效更好,剧情更曲折,游戏性更强的游戏,而让人没有理由再去玩那些老物。能想起那个年代游戏的,还能去下载DosBox把那些老游戏装上玩上一玩的,也只有像我这个岁数的,还有心思怀旧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