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贺(约790-816),字长吉。因其祖籍陇西,常自称为“陇西长吉”。又因其居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被后人称为李昌谷。李贺本为唐宗室后裔,但到他这辈时家道早已没落。他“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从小就聪明伶俐,七八岁时便会作诗,十五六岁时所写的乐府诗已和李益齐名。与李贺争名的人,说他应避父讳(其父名晋肃,“晋”、“进”同音)不举进士,李贺应试,但终不能及第。他后来做过三年奉礼,一生郁郁不得志,加上体弱多病,仅二十七岁就离开人世,被后世称为“诗鬼”。
鉴赏: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813),此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李凭,当时著名的宫延乐师,善弹箜篌,技艺精湛,远近闻名。箜篌,古代的一种拨弦乐器,也称“坎侯”或“空侯”,有竖箜篌、卧箜篌等多种样式。“引”是古代乐曲的一种体裁或形式,类似于“引子”、“序曲”或“序奏”。
此诗是李贺听李凭演奏篌曲后写下的。这是一首极力表现音乐美的诗。诗人凭借丰富的想象力,造就了这首古典诗歌中以诗喻乐的又一绝唱。清人方扶南说:“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琴师》,李长吉《李箜篌》,皆摹写声音之至文。”但此诗又与另外两首诗有所不同。白诗、韩诗主要通过比喻、象声等手法对音乐形象作现实主义的描摹和比拟。而李贺主要是以浪漫主义的手法来描写音乐的“美感”,表现音乐强烈的、惊心动魄的艺术魅力。
全诗可分为三段。开头四句为第一段,虚实结合,虚写为主,一开篇就写出了音乐的神奇魅力。第一句“吴丝蜀桐”不仅说明箜篌构造精良,而且说明演奏者技艺精湛。接下来的两句主要写乐声。乐声比较抽象,无形无色,难以捉摸,不好用文字表达。诗人故意避开这一点,从空山之上为这美妙乐声停留的浮云下笔,以物写声,以实写虚,亦真亦幻。同时,诗人还联想到善于鼓瑟的湘娥和素女,猜想她们也会被这悦耳的弦声触动愁怀,泪流满襟。这两句通过奇特的想象写出了乐曲“动天地泣鬼神”的惊人魅力。最后一句交代了演奏的人物、时间和地点,此句为实写。
接下来的四句为第二段,这一段仍然是虚实结合,但侧重于实写。“昆山”一句以声写声,主要表现乐声的跌起伏;“芙蓉”一句以形写声,着力渲染乐声的美妙优雅;“冷光”一句则以温写声,夸张地表现了乐曲所造成的热烈气氛;最后一句中“紫皇”一语双关,指当时的皇帝也可指玉帝,诗人用这种巧妙的过渡手法,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世扩大到仙界,这就是诗人为什么不用“君王”而用“紫皇”的原因。这一段从听觉、视觉、嗅觉、触觉上来描摹比拟起伏多变、优美动听、妙不可言的乐声。
最后六句为第三段。这一段诗人突发奇想,让自己的想象伴随着优美的乐声飞上神山,飞向天庭。乐声传到天上,女娲听得入了迷,居然忘记了自己正在补天,导致石破天惊,秋雨滂沱;乐声传入神山,不仅使传说中最善于弹箜篌的女神为之倾倒,就连神山上的鱼和龙也感触颇深,以致“老鱼”、“瘦蛟”都不顾自己年迈体弱也随着这优美的乐曲在水波中翩翩起舞;乐声直上月宫,使得正在伐桂的吴质(即吴刚)如醉如痴,就连蹲在一旁的玉兔也被这美妙的乐声感染,哪怕清秋的露水把毛浸湿,也久久不肯离去。这一段想象是何等的大胆新奇、匠心独具,让人不禁拍案叫绝!随着这新奇、罕见的诗句,读者也进入了广阔辽远、神奇瑰丽的境界。
全诗充满了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洋溢着神异奇特、流动摇曳之美,不愧为“诗鬼”之大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