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个月我因为个人原因关注了一些与产前/产后抑郁症有关的科普内容,微博也以分享抑郁主题相关知识、讲座、妈妈们的树洞私信与答疑为主。
近一个月来因为每天记录橋橋的作息时间已经成为了我的新习惯,所以微博上也在不间断的分享每晚的哄睡情况、偶尔的睡眠小问题、以及更有针对性的写了一些关于婴幼儿睡眠的个人经验总结等等。
通过这几个月与来自天南地北的妈妈们沟通与互动,我发现大部分妈妈最终都能够战胜轻微的产后抑郁(其实大部分妈妈都是因为产后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生理性情绪波动,即“Baby Blue”),不管是通过自我调节也好,通过与家人和朋友的沟通也好,产前抑郁也是相似的情况。
而在短暂的情绪波动过后,最最影响妈妈们(和其他家人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问题出现了,即宝宝的睡眠问题。
新生儿在被包裹着的、舒适的、安全又温暖的睡眠环境里度过了近十个月的漫长睡眠,当他们初临人世,面对陌生的、光怪陆离的环境和人,面对嘈杂的声音、冰冷的小床和包被,出现睡眠问题其实一点儿也不奇怪,甚至是理所应当的。
有一些宝宝在最初的三个月里非常敏感,各种各样的环境因素和微小变化都会影响到他们的睡眠质量。
还有少部分宝宝在最初的三个月里表现的神经比较大条,睡眠质量很好,完全不需要家长操心。
大部分的宝宝在这三个月里都是会出现一些睡眠问题的,可能是某一天或某几天的睡眠不好,也可能是白天或夜里交替性的睡眠不好,但总体上都会完成“吃了睡、睡了吃”这一艰巨任务。
关键是,面对宝宝的睡眠问题,我们到底是不是过度焦虑了?
我收到很多妈妈们的留言,举几个最具代表的例子吧。
“我家宝宝白天睡不到1小时就起来了怎么办?”
“是不是没吃饱?”
“吃饱了呀!”
“有时候宝宝睡一会起来,也是一种睡眠模式,如果有时间精力可以多陪她玩一会儿,或者尝试给她接小觉。如果实在不睡,只要保证每天的睡眠总时长也是没有问题的。”
“晚上睡的挺好的,就是白天一个小觉只睡不到1小时。”
“我家宝宝两个月每晚要起来吃三四次奶。”
“新生儿三个月以内夜奶频繁是正常的。”
“别人家的宝宝两个月都可以睡五六个小时了。”
“我家宝宝必须要抱睡奶睡,尤其是晚上。”
“白天也抱着吗?”
“白天抱着倒无所谓的,但是晚上每次夜醒都要抱或者喂奶实在是太折磨人了。”
发现问题了吗?
很多时候宝宝睡眠成为家长们最头疼的问题,其本质不是因为宝宝们的睡眠有多么差,而是他们的睡眠模式跟成年人不一样,使家长们原本正常的作息和生活受到了影响。
宝宝们的睡眠到底有什么问题呢?
● 宝宝白天浅睡眠较多,正常;
● 三个月内的宝宝频繁起夜吃奶,正常;
● 宝宝习惯了白天抱睡奶睡,晚上会因为安全感的需求增加更依赖抱睡奶睡,正常。
大人们到底有多不知足呢?
● 宝宝晚上睡的好,要求宝宝白天也睡的好;
● 按照别人家的宝宝来要求自家宝宝;
● 自己给宝宝养成的不好习惯,却抱怨宝宝的坏习惯折磨人。
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或事物,更别说是还未定性的新生宝宝了。每一个宝宝都有不同的适应环境的方法,除去高需求宝宝,大部分宝宝都会在家长们的耐心引导之下形成越来越规律的睡眠习惯和越来越稳定的睡眠质量。
我们在头疼宝宝睡眠问题的同时,也应该做一下自我反省:是不是对宝宝的要求太苛刻?是不是在按照完美的范本要求宝宝?是不是用成年人的要求来要求宝宝?
这里我鉴于自己的个人经验,借鉴了一些有关婴幼儿睡眠的科普知识,做了一份给三个月以内宝宝家长的自查表。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家长们划清宝宝睡眠问题与自身焦虑问题的界限。
表格内只有红色打勾的选项是家长需要立即干预的睡眠问题
其他选项都属于新生儿睡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正常情况,不需要人为干预
需要进行长期训练的选项表示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改善的睡眠问题,家长无需特别焦虑
表格选项仅鉴于个人经验,内容还有待完善,欢迎家长们进行补充
新生儿降临的最初三个月,是他们最难熬的三个月、也是他们成长最快的三个月,这三个月里他们要面对以分秒为单位的自身变化,要克服很多以他们幼小的身躯、微小的力量难以克服的困难。
但每一个宝宝都是勇敢的、坚强的,他们对这个世界最初的认识,来自于对我们的爱和信任。因此,这也是家长们最辛苦的三个月,请给宝宝多一些耐心,也给自己多一些耐心。
最后,分享一句我每次看到都会瞬间动容的话,来自西尔斯。
“宝宝最终会断奶,有一天他会彻夜睡觉,这种高需求的育儿阶段很快就会过去。宝宝在你床上的时间,在你怀里的时间,吃奶的时间,在人的一生中都是非常短暂的,但是那些爱与信任的记忆会持续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