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把它当做咱们的祖宗树,应该没有问题。
这是一棵有着大约4000年树龄的银杏树,位于山东莒县县城西的浮来山上。据《左传》记载,“鲁隐公八年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来”。想来在那个时候,公元前715年,此树就应该枝繁叶茂,绿树成荫了。
银杏树又名公孙树,公孙树,顾名思义就是说,爷爷栽下的树,到孙子才能结果。可见其生长极其缓慢。这棵银杏树在会盟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在历史上留下痕迹,说它是“天下第一银杏树”,名副其实。
这棵树有多高多粗呢?咱们不用枯燥的数字,我来讲一个故事吧。
相传在明朝嘉靖年间,莒县东边有一秀才进京赶考,途中天降大雨,就躲到这棵高大的银杏树下面躲雨。雨越下越小,那个秀才闲来无事,忽然兴致上来,想丈量一下这颗银杏树到底有多粗,当时又没有合适的丈量工具,秀才就用搂抱的方式来测量一下银杏树的粗度。秀才在起点的位置放了一条木棍作为记号,就一搂一搂的搂了起来。秀才竟然搂到七搂还没转到起点,正在秀才搂到第八搂的时候,被眼前的情况惊呆了?在秀才放木棍当做起点的地方,竟站着一位年轻的小媳妇。原来小媳妇也是到银杏树下避雨的。由于银杏树特别的粗,所以两人谁也没看见谁。搂到这里已经七楼了,小媳妇站在这里怎么办呢?秀才有心想让那小媳妇让一下吧?又没好意思开口。但是已经量到这里了,秀才又不想放弃自己的测量,怎么办呢?于是秀才开始改用手拃的方式,当拃到第八拃的时候正好到了小媳妇的身边,可是小媳妇所占的位置怎么量呢?秀才想不出别的办法来,就把小媳妇的体宽也算是一个测量的长度。于是浮来山的千年银杏树就有了“七搂八拃一媳妇”的粗度。
这棵树在浮来山上悠闲自在的生长着。后来有个叫刘勰的人来了,在这棵树下的定林寺中写了一部流芳千古的书《文心雕龙》。
定林寺千年银杏树下进月洞门,便见一清雅小院,院内垂槐罩地,青桐参天。桐槐深处有一幢二层小楼———“校经楼”。关于这座校经楼,《南史》载:“定林寺经藏,勰所也”,此楼就是当年刘勰校经藏书之处。刘勰于此,耳听晨钟暮鼓,埋头校经,直至圆寂,埋骨塔林。
这棵树最漂亮的时节是在深秋,满树金黄的叶子,地面也是一片金黄。在这棵树下,所有的世间的烦恼不值一提啊。想一想这棵树,应该看遍了世间的轮回,明月清风,文人墨客,侠客猛将,最终都不过是世间的一抔尘土而已吧。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祖宗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