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印良品
- “只用单色的朴素包装难道不行吗?”
- 无印良品的三个特征:”材料的选择“、”工序的的选择“和”包装的简化“。
- 设计的作用在于寻找功能和社会的接点,在功能上足以说明一切的前提下,装饰成分是可以节制的,如 何把握节制的度是考验设计师是否诚实的标尺。
- 我们有按着”家“概念,对商品的摆放进行了整合,调整后的无印良品专卖场让来到了这里的人们,就像 理想中”家“一样,这种以“家”的概念来对商品进行推广的方法在之前也是不曾有的,推出之后一下子吸引了让你买的共鸣。
- 消费者对商品不只是有物质方面的 需要,对商品背后蕴含的思想其实也是抱有兴趣的。
- 我们五个人团队非常合拍,可能也是因为大家的生活习惯和喜好都在无印良品中得到了共鸣吧。
- 好的产品+好的推广信息+好的展示环境
- 虽然我们身处的是奢华时代,而对无印良品来说,不可高级国土,控制住这度是关键。
- 用比富人更聪明的方式生活带来的满足感,也是他吸引人的重要原因吧。
- 空间设计师、产品设计师和策划默契前行。
- 今后,没有性格特征的商品恐怕很快会被淘汰出去的。
- 人就是有这种天性,在痛苦的时候,回想着或许明天一切就会好起来,而在幸福的时候又会隐隐不安 于未来可能遭遇的不幸。
- 品质好寿命长的商品更具有美感。
- 在古代的日本,有一种叫做“空寂”的美学。
- 在平面设计领域内,我们具有作为 企业代言人和广告释义者的一面,即被称为艺术指导的这层身份。
- 这种追求精神性的广告与设计,不 喜欢添加甜美的调味,而是越来越强烈地具有艺术画与社会化的倾 向。
- 设计也无法脱离“环境的再生”、“消费——使用——丢弃的文明怪圈”以 及“人情的复苏”这三重考量而存在。
- 思考受伤地球的再生,重新认识非 西欧文明,脱离整齐划一的欧陆风 格,控制舒适的过度追求,减少华 而不实的国际交流,弥合有认知不 同而产生的思想冲突,找回对非光滑善良之物品的审美等。
- 二十一世纪的设计将处于更多样化 与高科技的环境中,但同时,也走到了需要重新审视人类价值观标准的时候。
海报 - 因为简单,海报可以瞬间吸引眼球,使形象被记忆。也因为简单,海报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不借助机械设备来展示。只要有一张纸,海报就会一直保持着那种浓缩的象征性。
- 海报的目的是与全世界的人们沟通,所以其中的情感在设计表现上应该具有独特性和普遍性,我认为好的设计的作品是可以超越国界获得理解的。
文字与设计
- 如果去掉文字,画面和照片就会失去均衡和魄力,显得无趣。
- 没有文字的设计作品很容易失去社会性,从而致使属于作者的个人世界。文字着不同,及时离开了设计他也依然可以做语言而独立存在。
- 在交流方面,图片虽然具有超越文字的能力,但其本身却没有传达信息的功能。
- 如果将文字编排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创作对象,那么出乎意料的,完成它可能会比手绘创作需要更多地坚韧和个性支撑。
- 编排设计就是如此,在文字与句读的邂逅中迸发创意的火花,理解并挑战残留在他们之间的创造空间。
- 如果说插图和照片是一首歌曲,那么文字就好比是伴奏。歌曲会因为伴奏而变得更加优美,而伴奏却不可能因为歌曲而变得好听。
图案与设计
- 留袖是日本女性参家亲戚的婚礼和正式的意识、典礼是穿的礼服、以黑色为底,燃油五个花纹,在合服前身下摆两端印有团的是已婚妇女使用的“黑留袖”和服。另外其他颜色的面料上印有三个或一个花纹且下摆有团的交“色留袖”和服。
- 在现代的生活中,我已经很久没有像这样沉醉在一件物品之中而流连忘返了。这就是设计的力量。
- 那件京都站台上的和服却静静地体现出设计的真正内涵,他不是打折“设计”旗号制作而成的,而是源自传统文化中潜血的思考和能工巧匠们无与伦比的高超技艺。
- 还记得一年级的时候,每天从早到晚都是写生和便化,所谓“便化”就是把事物的特征提取出来并加以强调,然后做成相对简单的造型,也可以乘坐图案素描。每天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周而复始。
- 到了二年级就开始临摹金画。
简单化与设计
- 现代设计在创始时期就是以对虚实的抵抗和消除来实现量产的,那是还勉强算得上是“单纯化”。
- 不论是石亭、茶道还是能乐【日本传统舞台艺术】,他们的表现形式都可以说是一种从和谐的对话中抽象而出的对自然地精神告白。
- 过去的“无”代表着“忘记”,而现在的“无”代表着“虚无”。
- 人类一方面希望在感受性上找回昔日情愫,一方面投在新视觉的体验中不由自主的沉浸迷失。
37.流行艺术在现代是一种促进内部运动的力量,是在机械文明的中感受到危机并不断沉溺的人的深层心理轰动的外在表现,那么普罗艺术的视觉性就是积极地向外界进行的具有科学性的视觉体验。
38.比如买那些幻觉的、让人眩晕的美,他们超越了是觉得感官体验,让包含了感性、情念、理念在内的肉体五官直接产生共鸣,迸发出火花。这就是透明而干燥的“单纯”之美。 - 简单化包含了两个角度,一个是现代人生活模式中easy care这种即席性的渗入,另一个就是在造型表现上的单纯性。
- 作为日本艺术根基的“单纯”,是一种立足于某种精神注意而对漫无边际的东西进行的集约化。
- 写实性成为了直观感觉中的灵光一闪
- 不仅仅是技巧,与思考、想法相关的方法论也有了胎动,悄悄地发生着位移,现代就这样在揭除一个个限制条框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 在大众聪明的进行判断之前,单纯就是所有。比起那些扭曲的行动,在宣传中那些具有极端视觉性的作品会给人一种特别干脆的形象。
日本广告和设计
- 好的广告应该是有新意的,从一个与众不同的点切入,体现非比寻常的主题思想并用高度完美的新鲜造型完成执行。
- 唯有将知性的内容以贴近生活的温情与优美并自然地加以抒发,才是最符合这个时代的表现方式吧。
东方和西方的黄金感觉
46.即使是卖的是东西,广告也不会单纯的去讲他的功效、美味或是优点,而是会去探寻一些共通的感受,从而得到手中的共鸣。
一次性纸杯
- 一想到这样不费心劳就能获得方便的东西一旦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开来,我们的地球一定会变得无比乏味,我的这种恐惧感十分强烈。
用眼睛去发现森林
- 现在的艺术和设计领域,已经到了设计者们将各自国家和民族固有的东西通过现代手段表现出来,并相互争鸣的时代了。
- 去除吊事显现出最真实的感性的日本式的风格和传统。
- 归根结底都是以企业为中心的工作,设计过程中并没有去考虑邻舍、街道、城市乃至村落的协调。
- 我认为历史纵轴各要素之间的摩擦真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横轴为东西文化,纵轴为时间线。
永远的琳派
51.琳派是日本十七、十八世纪的装饰画派,他追求纯日本区委的装饰美。
- 琳派的世界充满着相当的日本式体温,以及一种馥郁的香气,让我只想躺在她的怀抱里。
- 在设计行为中,他凝视了永恒之美。
- 宛如用平假名拼的歌,所有的作品都把人类的新包容在温柔地曲线里。
宗达与设计
- 雅乐是日本皇室庆典时演奏的仪式音乐。
- 阳春三月太阳般的光滑触感和明亮感正是最日本的风格,十一令人忍不住依恋的世界。
- 不去思考到什么程度是设计,从哪里开始是绘画,这既是宗达的艺术吧。
纹样美学
- 纹样的美妙,在于它超越了事物具体的形象,而是呈现出图案本身纯粹的美。
- 纹样之所以美丽,还因为它的构成要素极其简单,既不需要工艺也不需要色彩。
- 纹样始终是平时的,边框和轮廓达到最强烈的对比效果,完美至极。
- 一、从正面看、从后面看看、从侧面看,或是窥视。。。。不同的角度就变化出不同的结果。还有正方形与负形的不同也变化出不同的表现。此外还有对比、差异、重叠、巨龙、分散、提升、下降等在设计设计和修饰上的变化,以及折叠、扭转、链接等手段的变化。
- 二、 周围轮廓的变化。例如圆形就有包括从毛圈、线圈、中圈、圆圈、粗圈等这些逼到渐粗的变化。
- 三、 变形。日本纹样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和其他的纹样排列组合呈现出一种奇妙的变形图案。梅变鹤,蝶变花。
缟与色
- 缟都是用经线和纬线构成。
- 木棉缟,天生带着大自然的朴质手感,又在用线,又在用线、染色、纺织等不同阶段融入了地方特别的编制技巧。
- 积聚力量,一气呵成反而更符合日本人的感觉。比如无法重来的书法、水墨画和日本传统乐器鼓、尺八等,从布局结构到气息运用,都可以体会到日本人这种即兴创作的本质。
- 与在光影变幻中表现颜色强度与柔度的西方传统不同,日本是在直接感知颜色本身的性质。“鲜活“、”忧郁“、”明亮“等形容词,都体现出他们更多的时在用衍射诉说心情。
- 因此,日本人对颜色的使用,永远简洁而充满对比。
- 有人说和服之美在于它图画般的美丽花纹,里复制酶在于他贴近人体的造型。
- 西洋人对色彩的思考,更贴近于其基本的物理性质。
-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条纹、格子和水珠这三种图案必定会周而复始的成为设计的宠儿,无论从感觉上还是从功能上,他们都可以说是人类图案的根本。
白与黑中显现的红
- 红是一种不稳定且时常摇摆的颜色。蓝色和黄色很容易在平面上定位,而红色乌尔会随周围颜色不同而发生很大的变化。
- 对人类而言,红色象征着生命。
- 与白相对,黑是一种吞噬所有光明的颜色。
饥饿与过饱
- 不知不觉,我们一卷入了这里人执行呢的信息漩涡之中。信息岁多却一点也不让人有充实感。
海报·日本
- 海报,仅需一张纸就可制作完成。而在这二维的平面中排列的,是如日本
俳句和短歌般洗练的内容,朴素、简洁、富于象征性,在墙面上又可以作为装饰画。
中国与汉字
- 北京的柳树的行道树和苏走果园。
- 我从上衣口袋拿出了制片何必,在纸上写下”柳、姿、美“这几个字,终于连个人像是而笑,我也确信我的感动已经传达到了。
民族的椅子
- 原始性、民族感与西欧的知性美相结合,创作出了一种新的风格,正是这一点深深地吸引了我。
每日设计赏四十年
- 设计在以功能性与健全为目标的努力中,同时展开了对新时代生活方式的探索。
木纹之美
- 对欧美的复制可以到此为止了,我多想看到那些真正属于日本的东西出现在各地。
琳派和设计
- 如果问我日本的美到底是什么,我会回答说事”琳派“。
- 宗达《舞乐图》中的松树、《源氏物语》中的桥都是表现的正好,多一份即流于平庸,少一笔则不明就里,直剪裁到恰到好处的为止。
我眼中的仁清【野野村仁清,京烧彩绘陶器大家】
- 从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她把淘气作为高级品的态度,和他对当时京都的工业所抱有的热情。
过剩包装
- 那原本送礼的美好用心,就这样被商业主义歪曲,变成了这种让人一看就觉得很豪华的表演,而事实上却更显现出内心的匮乏。
待客的美学
- 大家带着当天的状态进来,然后慢慢放松下来并享受酒的乐趣的酒吧。
- 在考虑现在的兴趣的同时也会进行综合的尝试。然而“收音机”试试咳咳考虑不要影响到客人这一天的心境和品位,她展示了我们好不容易达到的“待客的美学”现在的位置。
一个人的创想之旅
- 设计师的工作,往往始于概念终于方法论,留下的时试试在在的作品而非个人印记。
- 喜欢设计结束后那种终于完成任务的感觉。我喜欢漂亮的完成一项工作后,像侠士那样潇洒的离去。
- 设计绝对不能变成痛苦的工作。如果感到痛苦的花,就会神仙困境而不可自拔,而一旦有被逼迫的噶虐,就容易钻牛角尖。如果能一边哼着歌一遍法相当然是最好的,做出来的东西也会更有新鲜感。
- 设计师工作的原点是观察。观察世界,观察人类,观察文化。
- 助手进入我的事务所满三年后,我就会让他一个人去海外旅行。不管是建筑还是绘画,尽可能接触好的事物,直到对自己所做的东西感到羞愧,并充分浸染了这些实物的气息后再回来。
- 如果从未尝过真正的美味,也就体会不出什么是难吃。而如果从未见过真正的美,那么自然也辨别不出丑。
- 只是这样的旅行一定要一人独自完成,万万不可结成团队,因为如果不是一个人行走,是吸收不到有助于设计的养分的,而越是单独行动,才有机会更多地与人和物接触。
- 越观察越会引发出新的兴趣,从而得到比较的能力。
- 有正确地观察,才能获得反思的能力。而对我们的设计工作来说,“具有反思的能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 “反思”与“创想”是直接关联的,这是改变视点的源头,我们平时都是在有限的范围活动,无论再怎样努力的奔跑,我们的交也不可能离开地面。舒适和不舒适,孝顺和不孝顺,信赖和不信赖,在思考这两极对比之间的空间到底有多大的过程中,灵感往往就产生了。
- 只有努力用心观察的人,才能源源不断的获得灵感。而依靠团队来获得创想几乎是不可能的,创想只能在一个人的脑中独立完成。
- 我也曾在阅读音乐评论时,试着将“音乐”二字换成“设计”,从而发现全文即变成对设计的评论,由此得到新鲜的感触。
- 原本毫无关系的A工作和B工作,优势就会意外地发生有趣的联系。越超高水准的设计师,就越丰富的在大脑中积累着这样的创想启示。
- 年轻的时候,创想常带着滋润的水汽闪闪发光而来,有时又恰好在内在意象上与时代主题相合拍。但是,这种本能的灵光一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减弱。
- 在开始的时候完全未曾设想过他的成长,只是单纯的将一个一个设计都认认真真的做好。
玻璃窗边的版面设计
103.望向窗外,西边的青空已从云雾中透露出清澈的一角,并渐渐地向左右展开,隐藏数日不见得富士山慢慢显露出来。
- 书还是要以题材为第一位的,而再好的设计似乎也无法将平庸的书变成一极品。
三宅一生、高田贤三、森英惠
- 高田贤三【Kenzo品牌的创始人,他将东方的沉静与拉丁的热烈完美熔于一炉,善用出其不意的色彩和缤纷的花朵弹创作独特的效果】
- 编辑与海报不同,如果不是每一页都细心的检查,很可能会导致巨大的差错。
平面艺术的时间
- 此时,我的书桌上被彩纸、画稿、素描等东西慢慢地堆积着,已经完全看不到空白了。
- 设计是要全面考虑目的与功能的,所以做出的解决办法通常很客观,这也使个人的本质得以隐藏起来。但是绘画和版画就不同了,挂在那,感觉就像赤裸裸地接受别人参观,会感受到强烈的羞耻心。个人和才能都无处躲藏,这很让人羞愧。
- 当桌上摊着如此多的设计作业和其他琐事时,脑袋是不可能一片清朗的。
- 平日里的设计工作首先要考虑的时普遍性审美,平面艺术却可以释放我身体里被一直压抑的个性审美。
书桌上的三个商标
- 埃托·索特萨斯【意大利国宝级设计师,1980年创办孟菲斯设计公司,颠覆了现代设计的单调形象,将通俗文化引入设计,是后现代设计风格的代表。】
年历的变迁
- 一方面内容更具文化性与知性,一方面表现手法却更为内敛。
店铺设计
- Loft店铺,将建筑材料原原本本的表现出来,回归自然。
- 一种空虚夹杂着满足和疲劳,就在这难以言表的心境中,我离开了这座城市,渐渐远离了那隆重典礼上的掌声。就像戏剧大幕落下的时候,曾经的主人公消失在忙满人海中,进入了一个流浪的世界。
从平面艺术的“植物园”说起
- 我只是在其中想象出花朵应有的姿态,和可能发生在这些姿态上的事情。
- 百合花 百合在花蕾的时候最美。
- 牡丹花 在花瓣的重叠之间,我创造了抽象的造型,这个形象与其说是牡丹,不如说是牡丹,不如说是江户时代园艺图鉴中的香椿得到的灵感,红、白色斑点的香椿花瓣重重叠叠,展现出牡丹那样的艳丽,并且比牡丹更多了几分可爱的感觉。
- 菖蒲 那种厚重的深深的紫色,仿佛带有日本文化的芳香。
- 龙色草 加上颜色以后,雄蕊和雌蕊如果拥有像手风琴那样可以深深走入的舌头一定也很有意思。
通向“茶美会·然”之道
- 茶艺以“道”的形式介入人们的生活。赋予这种手作的不经意之美以美学价值,这种独特的美学价值,我在这次茶会上深切的体会到了。
- 设计师们意识到了日本风格的东西其实会更有丰厚的设计生命力。
- 物质文明和消费文化的高度发展迫使人们重新开始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金热促发了人们对偶素之美的再认识。
- 茶道与艺术是密切相关的,并且是各种艺术争奇斗艳的绝妙载体。
接近浮世绘
- 但今天我却切实的感受到了人类手工的伟大之处。
泰然的触感
- 这里没有现在流行的表面视觉,也没有用皮膜包装着的信息,全部的素材都以天然、强韧的状态泰然的存在着。他们绝不企图伪装成其他东西,就连表面也都是真实地自己。
- 将化了浓妆的二十世纪末的设计媚态,以迅猛的速度剥离下来吧!
我的古典
- 缺乏构筑性是日本文化的特质之一。西欧文化则是将要素集中后再进行无数的修整,最终得出洗练的结论。
- 以简单聚集为特征的形式,可以在日本的许多传统里见到。前田家流传下来的阵羽织与先积累小单位再构筑大量感的西方方法论进行对比,两者的不同就显而易见了。
- 京都以它浓厚的文化底蕴散发出无限的魅力。自政治权力中心随幕府迁离京都后,留在这座故都中的日本雅致的美意识便从朝廷转移之民间,逐渐形成了日本文化的本质。
- 典雅的设计与精巧的技术,高品质与合理性都体现在着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而这正是设计的源头。
- 所以,现在京都人还说着“光琳氏:这样的称谓,就仿佛他依然活着一样。
- 所谓古典,并不仅仅与某个时代或某样名作相关,而是包含了深深栖息在人体某处的灵魂。
来自日记
- 设计是分两种,一种是执拗的追求自己的风格,不管是什么样的主题都以强韧的个性斗争到完全掌控内容;另外一种则是像处处照顾自己的太太一样,根据主题努力的考虑塑造主题的办法。
- 日本人是如此的纤细而敏感,这是一位他们锁国的是这样的日常生活吧。
- 那个年代,虽然什么都没有,但是拥有永不枯竭的旺盛的好奇心,可能是更幸福的一点的。
- 然而在日本外国人不管什么时候都永远被当做外国人,真是很可怜。
- 落语【日本单口相声】当时的通知阶层对于这些通过平民的努力而创作出来的东西,更多的是忍耐,而不适合观赏和品味。
- 就像是风中的野狼一样,必须以不属于落语的速度保持活力向前冲。
- 一直到本世纪初的装饰艺术和新艺术运动的时代,空间和美术都还是一种浑然一体的美。
- 歌舞伎的乐趣,归根于它的表演与剧场感。写实与幻想,谎言与真实,魅力与丑陋,一起玩都融入到舞台上那浓郁的氛围中。
- 单一色调之所以魅力,是因为映入眼帘的主色会给人留下强烈的存在感。
日本人的审美观
- 日本的艺术中可能并不存在西欧国家那种怪诞形变,而是不论老抽、妖怪、幽灵都在最深处与美紧紧相连。
- 对没有特别主张的形态的观察,就像是一种在观测预兆的肩上美学,就是日本人特有的心理特征。
- “鉴定”指的不仅仅是从大量的东西中挑选出一个造型漂亮的器具。从一个小小的器具中看到世界的感受力和有韧性的凝视力。
设计与日本文化
- 设计其实是一个“概念”,就是在发现造型和工艺不好的时候,果断地将其终止或舍弃,这也可以说是设计。
- 拥有佳佳的思考能力和出色构思的人,及时不画线不上色,也可以说是设计师。
- 日本文化有着浓厚的市民文化土壤,而掌权者的文化政策反而显得有些薄弱。
- 然而欧洲企业却更倾向于创造独具匠心的产品,这些产品以他们的独特性收到特定人群的喜爱。我想如果能坚持不懈的创造出有特色的产品,并且让每一件都具有文化内涵,那么就可以摆脱制造大国的形象了吧。
- 在日本文化根基中,充满了紫式部和清少纳言式的淡淡忧伤与怜悯温柔,以及优雅地审美意识。
日本的城市与色彩&平面设计
- 从便当中就可以看出,日本人本就喜欢将各种各样的东西一点点排列起来。
- 在色彩的洪流中吃的过饱后,自然到了开始重新看待色彩美感的时候了。
- 好像日本人就是喜爱这种混合式的生活,对能够带来便利、兴趣的其他文化,他们不但不抵触,还会将他们吸收到自己的生活中,完美的同步发展,这似乎体现了日本人某种不同寻常的能力。
- 除了装饰性,日本的设计还有平面化的传统背景。与雕刻相比,日本更喜欢绘画,与书相比,他们有更喜欢卷轴。
- 在色彩上,比起用丰富的色点构筑出阳光下的形体,在日本人则选择用多种平面色彩来进行对比。
写乐的大手绘
- 大手绘【浮世绘的一种,即描写脸部特写的半身胸像】
- 写乐吸引我的最主要原因,是他的作品摆脱了“典型”
- 他吧演员当做一个一个活生生的人来描绘,以这种独特的视角描画出每个人不同的内在性格。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到今天还能深深的打动我们。
信贵山的缘起
- 一般的演剧和物欲都有“序、破、急”【开始乐段、乐曲速度逐渐加快、乐曲速度最高点】
日本画的文学性
- 雪舟出生于中国,室町时代的画僧,著名的水墨画家,被誉为画圣。
- 无论是伊年的《莺之细道》还是光琳的《燕子花》。都不需要任何的说明,如同音乐一样,抽象和优美就是他的主题。这种萃取的美正是日本人特有的东西。
爵士乐与色彩
- 只是喜欢让这些音乐像空气一样将我围绕着。
- 这就是即兴创作的魅力,相同的曲子在每一次不同的演奏中有了不一样的灵魂,反复聆听都不觉得厌烦。
- 演奏者仿佛迎着“色彩”出发,进入了一个独自冥想世界。时而奔放,时而焦躁,多彩的遐想被融汇在特定的时间中并描绘出各种层次。他是自由呼唤着人类的肉体与感性向着极限燃烧。
- 而我的灵感还是更多地受到现代艺术家们提出的共同问题、思考与实验的启发,不但设计师如此,工程师和企业者也都是这样的。
- 我更喜欢在日常生活中享受音乐,让它温暖我、净化我、甚至燃烧我重新投入生活的激情,这才是我这个创作人感受到的真实。
关于火
- 既要让火苗越烧越高又要能镇住火势,既要自在又要安全,既要现代,又要浪漫,大概不会有这样使用火焰的方法吧!
品尝设计
- 在京都不仅仅是料理,木头、竹子、纸张等所有的东西都有自己的用法和感觉。
- 真正擅长烹饪的高手,及时用冰箱里残留的食材也可以烹调出有趣的料理。而那些一手拿着教科书,一手测量多少克、多少cc的人其实从一开始早已输掉了这场竞赛。
- 做出美味食物的最大秘诀就是要看透材料的本质:是突出原本的鲜味,还是制造出丰富的调味?这些都要用直觉判断。
- 打开冰箱以后脑海里却什么都没有浮现,这不正是与设计师在课题和条件限制条件面前素手无策一样吗?
集中的美学
- 秋色转浓,树木渐渐枯黄,秋风将染了色的树叶和果实吹落在树木与岩石的影子上,这便是“集中”。
- 集中最初的起源是将各种各样的东西结合起来,而不同种类的东西之间不会相互结合。
- 与其说是被集中,它们更像是被自然界所协调出的无法计算的美所平衡着。大概就是日本吧。
- 日本的特质也就隐藏在这杂然而又多样的东西背后,并偶尔展现出他的真面目。
回想爵士乐
- 一个个被汗水打湿的肩膀紧紧的排靠在一起,在这个仿佛静止了的空间里,只有声音在记录着时间的流失。每个人都冰柱呼吸抵膝倾听着。
印象派的色彩
- 粉红、橙色、黄色、紫色这些复杂的颜色想乐谱一样的搭配起来,就像是合唱中的男低音、男中音、男高音一般和谐,我想一定是它们脑中有有某种特殊的系统才能将颜色变作乐章一般来演奏吧。
床之间和西洋的墙壁
- 床之间【设置在和室靠墙约半叠或一叠大小的空间,通常是木质地板,比和室榻榻米稍微高一点,古代是祭拜神佛的场所,现代则是当做一种装饰空间】
- 而当天主人与客人的话题便会从床之间的艺术品开始。这是一个在第一时刻传达主人所有的教养及情绪感觉的地方。
- 如果说日本的床之间是严格选择而凝视于一点的艺术,那么西方的墙壁则是集中了各种各样的视觉,是一种拼贴的美。
- 床之间一直都是清淡的,就像是尖锐的低声和鼓声一样,严格的要求着一种寂静的感觉。他通过一点点的剥离去追求事物的核心部分,是减法的美学。
在京都俵屋感受日式清凉
- 那些质地紧绷、出汗后不容易粘在皮肤上的布料很受欢迎。像给夏季的和服上浆,在身体和布料之间留出通风的空间一样,都是最为朴素的设计
- 然而梅雨季节,小雨中的日本风景也如同水墨画一般美丽。因此日本文化也不喜好干燥的东西。
- 然而这样的清凉盛宴,是要在真正和夏季融为一体之后才能体会到的。
对于通俗的认识
- 不将家里的的肮脏示人,直接将客人带到最里面的座位上去,这种粉饰太平的想法其实也很正常。
- 与时代及风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领域,其通俗性往往出乎每个人的意料。此外,对事物本身的涵义与意义以及超越民族差异的共鸣也是非常重要的。
后混合文化
- 而我一直深信,设计这项工作从石器时代就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因而我已经不由得开始重新思考新型地球上的设计问题了。
附录一 | 设计英雄的时代
- 他的运动神经不行,设计神经却特别发达,并且什么都要自己亲自体验,用眼睛看、用手摸、用大脑思考。
- 在那决定设计方案的关键一刻———高度紧张地状态突然消失,内心充溢出轻松感的其妙瞬间。他好像没有在听别人讲话,而是一个人忽然跑到遥远的地方玩去了。
- 在那一瞬间田中一光与其设计相同的那种开阔心境,以及由于广泛交流而带来的开朗性格。
- 田中一光身上体现出的种既紧张又松弛的矛盾的东方精神不仅成就了他的设计,额充溢在设计室的每个角落。
- 谦虚而文静的田中一光为大洋两岸架起了一座平面设计的桥梁,他把东西设计的精华浓缩在自己的作品中。他是真个
- 田中一光坚信,“文化冲击是培养人的重要因素一”。
- 田中一光每天必做一道菜摆上餐桌,做菜本来就是他的一大乐趣。
- 田中先生做菜和他工作一样,绝不生搬硬套的把材料拼凑在一起。看准手中的素材、快速决定创意,而后有条不紊的投入去做。
- 按照田中一光的教育理念,一天下来都没有时间喘息。这里仿佛是一个人生修炼场。
- 写作即思考,身体可以休息但头脑绝不允许休息。
- 十年中的每一天都可能要在自信与不安的夹缝状态中度过。
- 田中一光完成了从描写设计这门工作到讲述自己设计师生活的随笔集
- 设计作品中乘不下悲伤
- 艰苦的修炼还要继续
- “现在是时候把摸索到的东西方文化相融合的宝贵经验汇报给全世界了”
- 仅仅把这些古老的东西当做摆设是不够的,如何把它运用到西安爱社会,它对现代社会又有什么新的意义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 田中一光严于律己,敢于正视真实的自我。在他的眼中,再没有什么比创造更有尊严、更高贵、也更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