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寂静的湖边,生活了两年半,过着在世俗人眼中孤单的生活,这就是梭罗。
和陶渊明的士大夫隐归生活的抱朴守拙相比,梭罗的这种生活更接近于和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是那种“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安详。他倾听着大自然的声音,过着最简单、最质朴的生活,写下了如此美丽的文字,让我们看到了自然生命的美丽,看到了大自然奏出的华美乐章。
在梭罗的文字中,每一句都是对自然的赞美,对生命的思考,虽然在整部著作中不乏智慧的语言,例如”我们本性中最优秀的品质,就像果实上的粉霜,只有最为精心的对待,才能得以保存下来“;或是”人要如此牢固地将自己植根于土地之中,不就是为了能够同样地伸向天空吗?;再或如“人们在脱去了衣服的情况下,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他们相对的地位,这是个有趣的问题”,所有的这些充满哲理的言语,和他对大自然的描述比起来,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梭罗用最朴实、细致的文字将瓦尔登湖的风景带给了我们,在你静心读取每一段文字、每一句话的时候,都禁不住赞美自然的美丽,感叹人的个体生命或者说人类的生命史和自然的生命史比起来,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山就在那里,湖就在那里,他不断重复着四季变化看着人类的兴衰起落,而我们的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显得多么的渺小。
在对景物的描写上,梭罗的文字是自然的流露,译者王家湘先生功不可没。梭罗的文字不同于沈从文那种细腻到极致的语言,前者是男人对自然的描述,而后者对自然的描述很显得女性化,感觉到了一丝的“甜腻”。
我不知道为何很多人看不进去这本书,或者是觉得看起来很费力。在我的阅读过程中,深深的被文字的优美而吸引。甚至可以说,这是我今年或是在我阅读的所有过程中最值得看的一本书,而且值得不断重复的翻阅、诵读。如果说他是一本能够对心灵作出救赎的书籍也一点不为过。
“一个人能够放下的东西越多,他就越富有”;“我不希望过不是生活的生活”;”灵魂所需的必需品,一件也不需要用钱去买。”灵魂所需之物是爱、真理、信仰、对美的追求与体验,是对生命终极目标的追寻,所有的这些能用金钱来换取吗?如果一个人心中充满了对物质和金钱的渴求和欲望,那他的心中还能装得下灵魂所需的必需品吗?
“有哪个少男少女是和大自然的原始丰饶的美协调一致的呢?她独自欣欣向荣,远离人类居住的城镇。谈什么天堂!你们侮辱了大地。”看到这句话让我为自己深深的羞愧,是啊,一个不爱大自然、不热爱土地之美的人有什么资格去高谈阔论的讲述天堂呢?我们只知道对自然疯狂的攫取,内心充满了对奢侈品的渴望,确实是没有资格去谈论天堂。天堂在我们的心中早已失去了意义,变成了一个符号而已。
我们应该不断的反复的诵读《瓦尔登湖》,因为他谈论的是自然、是生命,而不是那些所谓的风花雪月、儿女情长,也不是那些大众的娱乐、明星的八卦,亦或不是我们需要填补的那些所谓碎片式的知识,他告诉你的是我们要和自然合为一体、享受质朴生活的乐趣、感受生命的内在的含义。
“每一个人都为他敬奉的神明、完全按照自己的样式建造一座庙宇,这庙宇就是他的身体,就是建造大理石的庙宇也代替不了。我们都是雕塑家和画家,我们的材料是我们自己的血肉和骨头。任何崇高的品质立刻会使人的面貌变得高雅完美,任何卑下纵欲则会使之变得粗暴残忍。”
瓦尔登湖,梭罗的湖,也是每个人的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