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着一份看似清闲实则忙碌不堪的工作,为此我曾忘记许多重要的日子,甚至家人的生日和我们的结婚纪念日,也没真正过过几次。还好有了智能手机的提醒功能,代替我俩记起这个特殊的日子——结婚纪念日!
既然是纪念日,似乎应买点什么做个纪念。可是买什么好呢?七零后的我们少了一份浪漫,鲜花美酒与我们无缘;甚至心血来潮说去拍婚纱,大冬天有点不合时宜;那就买新衣吧!上午我俩开始逛街。从会盟路转到盛瑞祥,又到“好又多”,还是空手而归。回来后斟酌再三,觉得盛瑞祥这件合适。下午,我便把新衣买回,顺便配个包包,趁机“奢侈”一回。
夜幕降临,我打开尘封的相册,再次穿过岁月的眼眸,回顾我们那段青葱过往——
因为工作关系,我和老公在1995年元月份乡里组织的期末考试期间认识,后来交流一段时间,确定彼此关系,并于1996年12月份结婚。想想那时的我们,彼此交往纯粹靠人品和感情,家庭情况根本不在考虑之列。
老公兄弟姐妹共五个,他排行最小。早在我们认识之前,老公已经失去母亲,而且还和几位兄长一起分担了母亲丧葬以及病重期间的开销。老家院里只剩几间破旧的土瓦房,第一次到他家去,发现居然连个凳子也没有,家具就更不用说了。当时的情形,若用“家徒四壁”概括,一点儿也不为过。而我家的情形,也好不到哪儿去。母亲曾说,若是我俩都在农村没有工作,这门亲事她断不会答应——这样的家境,谁家愿意女儿嫁来受苦?
当时老公和他的老父亲一起生活,农村生活不方便,好多事需要自己动手做。也是在那时,老公学会了做饭:炒菜、擀面,甚至蒸馒头。我们的婚事,全靠老公一个人操持,与同龄人相比,非但没有父母补贴,还得供养老人的生活。那时物价贵,工资又低,结婚后我们还欠下了近万元的债务。
结婚前夕,老公就调到县城工作,我还在老家中学上班。居无定所,又无电话沟通,每周往返一次。当时和我们情形相同的还有几位,都在苦苦挣扎着,彼此的财力精力全花在路上。怀孕期间,我每回县城一次,买好一周所需的蔬菜水果,大兜小兜的掂回去。那时多亏了年轻身体好,上完课不但要自己做饭,还要到井台上打水提回来。我当时教着初一六个班的生物课,几乎天天有早晚自习。冬天夜间的楼梯,每一步都小心翼翼。
儿子的降生,给我们平淡的生活增添了无数欢乐。产假过后,我又争取到(好像是事先安排的人不愿来)在县城进修学校学习一年的机会。儿子从小脾气和顺,很少吵闹和大哭。因为没有老人指点,两个年轻人带孩子不知所措,儿子从一岁过后,身体不太好,一年总要往医院跑几趟。三岁之后上幼儿园后,小朋友们相互传染,几乎每个月就要输液几天。有时半夜醒来发烧,抱起来去医院打针的次数也不少。那时我俩每个月的微薄工资,除了买菜买奶粉,剩下的就全送进医院了。
两地分居也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大考验。有了孩子,生活真的经不起折腾。而工作调动又谈何容易?于是每到暑假,老公的神经就绷得紧紧的。生活真正稳定下来,已经是2003年,然后又开始筹划着买房子。蜗居一室的日子,除了局促不安,还有种种不便。所幸那时还有许多如我们一样的老邻居,同样来自农村,无房无车,连孩子们也像难兄难弟一样亲密无间。至今老邻居们街头见面,还是倍感亲切。
2005年,我们买房了!尽管亲戚朋友借了一大圈,但终于结束了居无定所的日子。这时儿子也上了小学,而且身体比先前好多了。我们的生活,终于像个“城里人”了。
也许是我长期从事低年级教学的缘故,深知习惯培养的重要性。从儿子上幼儿园起,我们就坚持让他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作业:读书、写字、计算、折纸、讲故事,从来不打一点儿折扣。身为教师,更理解基础教育阶段老师工作的艰辛,因此对老师布置的每一项工作,我们都全力支持配合。儿子也自幼习惯于把老师的话当圣旨一样遵守,路边摊、小零食,他从来没买过。可以说,儿子的好多习惯,在幼儿园时期就培养起来了。也得益于这些好习惯,儿子从小学、初中,直到高中,学习上自觉自律,我们真的特别省心。
两个人都在学校工作,下班后紧张忙碌的生活,也间接造就了全家人吃饭不挑食的好习惯。有时,我们也会为了一些琐屑小事拌嘴斗气,懂事的儿子居然会从中调停,生活又在磕磕绊绊中继续前行。双方的亲戚都在农村,遇到困境难免拉扯不开,彼此也生过小闷气。与千百万家庭一样,也曾说过诸如“离婚”之类的气话,但每一次都妥协于生活和最初的那份怀念。
21年的岁月里,我们经历了两地奔波劳累、工作调动、买房、两位父亲病故,老公一次大病住院,双方家族后辈一个个步入大学并成家立业......如今,我们的儿子也顺利考入大学,业余生活再次安静下来。
岁月无声,却悄然而去。没有婚纱照,没有纪念册,甚至没有留下当年结婚时的一张彩照。记得儿子年幼时,看到邻居家里挂的婚纱照,把我拉到一边悄悄问“妈妈,你和爸爸结婚没?为啥咱家没有婚纱照?”儿子的话让我们既甜蜜,又苦涩......
日子如日历一页页翻过,我们的婚姻也一路走到今天。往事历历在目,一切犹如昨天,曾经的欢笑伴着泪水,宛如小河涓涓流淌。当年的热血青年,今已两鬓染霜。21年的岁月,足以让我们在彼此的心里安居。如今,偌大的家里仅剩我俩彼此相望。后半生的岁月里,我们依然是彼此的依靠和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