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薇泩铃单月征文」第五期【童年】
童年记忆里的“偷”果子,打平伙,看戏,看电影是逝去的青春岁月里最美好的时光,更是那个饥饿年代里让人值得回忆的幸福时刻。至今忆及它曾经带给我童年的乐趣,回忆满满,使人久久难以忘怀。 ——题记
一 “偷”果子
我家脑畔疙瘩山峁子上有棵老果树,树上结满花果,色泽鲜红,闪闪诱人。爷爷在树的周围栽着一圈酸枣圪针枝,树下被他用钉耙挠的光光的,平时照看的紧紧的,生怕有人偷他的果子。但是人常说“老鼠攻墙,家贼难防”,等他街上赶集去的时候,我会神不知鬼不觉地偷偷爬上树去饱餐一顿,然后再在褂褂里转上一怀,完了不忘挽棵黄蒿倒退把脚踪抹掉,生怕留下作案“罪证”。真的是“前人栽树,后人吃果”。
还有硷畔上那颗老枣树,枝头挂满灯笼般的大红枣子,也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我的心,直到某天放学,我看见枣树空朗朗的,窑檐下木楔子挂的铁钩子上多了个红条筐子,里面盛满了勾魂的枣儿。这样晒成干枣是要等到过年的时候做枣糕和来年端午节包粽子吃的。当我馋得实在不行了,就找准时机趁父母地里干活未归,从柴坬里抽上根向阳花杆杆轻轻地在筐底戳几下,便会噼里啪啦地掉下几个来,赶紧捡起来在布衫上抹一抹便迫不及待的塞到嘴巴里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生怕被大人发现责骂,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囫囵吞枣”吧。
二 “数”着买的果子
南乡多瓜果树头。每逢中秋前后,我家硷畔底下沟里的大路上就会络绎不绝出现许多头上拢着羊肚子手巾的老汉,他们有背着袋子赶着驮箩筐的毛驴,也有担筐挑担的,筐子里面不是色泽鲜红小果就是清香诱人的老果、桃子,一边走一边高喉咙大嗓子吆喝着叫卖。
每当听到卖果子老汉“数果子啰……”的叫卖声,我们小孩子的魂儿也随着那诱人的果香被勾走了,便立马央告大人给上几毛钱去数上几颗吃。有时大人不许,便使尽浑身手段,无非是死缠烂打,祈求祷告,更有甚者跺蹄撒脚或躺在地上嚎啕大哭耍无赖,一般情况大人终究是拗不过小孩的顽劣,最少一毛钱也得打发,得手后一溜烟似的飞奔沟底而去。
那时候的果子桃子都是数着卖的,就是一毛钱买几个,不论斤两。我手里紧紧地攥着来之不易的贰毛钱,反反复复在筐子里挑拣又红又大个的果子,这时还不忘嘴里在塞上一个。随着一群人一轮“扫荡”过后,卖果人宣布降价了,就是一毛钱可以数到的数量更多了,我有些懊悔自己有点买早了。到了最后,他还会把挑拣剩下的残货倒在土滩滩上分成几堆贱粜,既便宜又实惠,这下我更后悔了。
买果时机灵的孩子会问让不让尝,看甜不甜,因为这样至少可以免费吃一个,也算是沾光了。也有卖桃可以先吃完再数桃核算账的,不乏有个别调皮鬼趁着卖桃老汉不注意偷偷扔掉两个的,也有捣蛋顽劣者踩进脚下土里几颗的,他们无论施什么法子,无非都是为了多吃上两口。
三 打平伙
打平伙是小时候村里的一次盛宴,一场“狂欢会”,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AA制。每到寒冷的冬日里,总有几个热心的农人聚在一起张罗着选择一户勤快、干净并且光景好一点的农户来打平伙吃炖羊肉,这家人贴锅灶、调料,除了不用出份子钱外还可以接羊血,羊头和羊下水是折价的。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美美吃一碗滚烫的羊肉是多少人朝思暮想的期盼。每次打平伙,总有热心的后生飞身一跃跳进羊圈逮住一只山羊羯子拉出来,三下五除二宰掉剥皮后把羊肉剁成带骨小块后就下锅了。负责做肉的人,不时的尝着肉,其他人则眼巴巴的看着。终于等到他说“能吃了!”众人赶紧争先恐后的把碗放在灶台上,掌勺的人先是一块块分肉,生怕分不公道,最后把汤汁也均匀舀进每一个碗里。烟气迷蒙窑洞里的炕上、地上挤满了人,人们端起肉狼吞虎咽的吃起来。我拽着父亲的衣服紧跟在他身后,他一边自己大口吃一边给我喂,那是迄今为止我吃到过最好吃的羊肉了。现在,那种村人围在一起欢聚一堂,其乐融融,老幼有序,最后在热闹的气氛中尽兴而散打平伙的日子虽然一去不复返了,但它永远是每一个经历过打平伙的人心中最柔软最温馨的记忆珍藏。
四 看戏
童年的记忆中看戏总是一件让人非常兴奋的事情。每次庄里唱戏,我总是早早吃过饭就带个小板凳去戏场占个好位置。村庙下面的空地上临时搭起的台子前挂起幕布和灯光设备,上面安上了大喇叭,开始上演人生百态,古今世事。前来看戏的人很多,老年人居多,清一色的戴着白色的帽子。有席地而坐的,有坐板凳的,有搬砖头石块的,也有站在后边看的。他们一边看一边对台上的演员唱功演技评头论足,偶尔也给旁边看不懂的人讲戏。小孩子们有时候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戏场也是一个百货场,到处都是卖小吃各种玩具。最牵动心弦的是冰棍,卖冰棍的在自行车后面座上用绳子绑着一个白色小木箱子,递上一毛钱,他会揭开木箱的盖子,再掀开里边的小棉被,箱子里立马会冒出一团白色的冷气,里边码放的整整齐齐的冰棍的甜味儿也似乎随之飘散出来了,冰棍的颜色多种多样,有淡绿色的,也有粉红色的,还有纯白色的。每次我总是迫不及待的打开冰棍的包装纸,再小心翼翼地把冰棍放在嘴里慢慢吮吸,那种清凉香甜的味道至今难以忘怀。那时的戏好像都是晋剧团演的诸如《打金枝》《铡美案》这类剧目。最为神秘的还是后台,那时总是偷偷趴在帆布外边透过缝隙或者破洞朝里面看戏子们在脸上涂抹各色油彩,很是羡慕。有时候帆布不结实,窟窿被扒得越来越大。闻着扑鼻的脂粉味,看着他们拿着镜子涂抹,好看的满地行头道具……这里面的一切都让人心驰神往。那个时候的我们,非常羡慕,感觉唱戏也许是世上最好的营生了,曾想长大了要是也能唱戏该有多好的想法。每次庄里唱完戏,我们小孩儿用红纸浸水染脸,再披上床单门帘也演起戏来。记得我们前村有个小伙儿初中未毕业就去学唱戏,有一次我遇到他问他在团里演什么角色,他自信满满的回答:“当兵”。所谓的当兵其实就是跑龙套的小配角,那也是让人羡慕的。每次唱完戏拆台后我总会和小伙伴们争着去捡散落在戏台上花花绿绿的塑料片……这些给了我苦涩童年增添了无比的快乐。虽然那不是一个幸福感十足的时代,但是在那样一个并不美好的时代里出现的诸多日子,让我忘记了饥饿痛楚和哀伤。一切都与生命成长的生活有关,而与之有关的一切细节总是值得回忆的……
五 看电影
童年的记忆中看电影同样是一件让人非常兴奋的事情。记得每次村里放电影,总是下午就叫妈妈快做饭,想着吃了饭早早去占个好位置。等不得太阳落山,我草草吃罢晚饭,就急忙跑去看。看到大人们正在往两个高高的木杆上,挂一幅大白幕布,安上了高音喇叭。不一会儿周围就挤满了来看电影的人,有席地而坐的,有坐小板凳的,有搬砖头石块的,也有站在后边看的……记忆中的好像都是战斗故事片,诸如《南征北战》、《地道战》、《英雄儿女》、《铁道游击队》……那时候,只要听说邻村有演的,也必定三五成群地结伴去看。有时黑灯瞎火满怀希望走上十多里路去看电影,当我们一群人赶到那里,村子里很安静,一打听,才知道是假消息,根本没有放电影,大家怨恨责怪那个缺心眼的乱传消息,回来时一路上还会讨论以往看过电影的精彩情节。天终于慢慢的黑下来,一束强光照到大幕布上,调皮的小孩站起来摇着手,想让自己的影子映到屏幕上……看电影最怕发电机、放映机故障、下大雨。每次总要看到那个“完”字才恋恋不舍的回家。非常感谢那些银幕上的老艺术家们,我一直怀着敬仰的心。感谢他们为我们创造了那些经典的银幕形象。给了我们苦涩童年无比的快乐,也净化了我们的心灵。也许,那不是一个美好的时代。但是在一个并不美好的时代里出现的许多美好夜晚,让我忘记了白天的饥饿痛楚和哀伤,一切都与生命成长的生活有关,而与生命有关的一切细节总是值得回忆的……